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1第9单元总复习共六课时第一课时课时位置与方(1)【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1题(1)、(4)及练习二十三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地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根据图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地辨认其余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位置)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课堂交流归纳总结1.复习位置与方向。师:位置与方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在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中,我们具体学习了哪些知识呢?(1)组织学生回顾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内容,并在小组中交流。(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根据学生整理的情况引导汇报并板书:2(3)完成教材“总复习”的第1题。①师:我们知道,在生活实践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面图。为了看图方便.图上的方向一般是如何规定的?②出示第1题主题图。③组织学生观察社区示意图,了解社区示意图上的总体布局。组织学生议一议:a.从小清家到健身园可以怎样走?到其他场所又该怎样走呢?b.你还能说出哪些与位置方向有关的问题?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学生学会看平面图、路线图,能按照路线图找到一个确切的地点,这不仅仅是掌握了一种知识,更是获得了一种技能,提升了数学素养。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并在班级内相互交流。学生运用前两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自己阅读教材,回忆、整理有关面积的知识,并做好笔记,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整理变得有条理,利于学生掌握,便于学生正确地应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得知识,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3【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面积第9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教材109~110页第1题第(3)问和第2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2.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3.能通过自我反思,检查纠正计算中存在的问题。4.提高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1.明确复习内容。师:从今天起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42.再现知识。(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复习。出示复习提纲:①整体快速阅读这两单元的内容,弄清楚这部分内容分几个小节。②仔细阅读各小节,弄清各小节有几个例题。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2)学生组内交流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3.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你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建构的重要途径,详细的复习提纲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整理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感受自我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备在组内交流。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引导。学生组内交流,小组间进行交流。通过整理使学生对本册的乘、除法计算有了清晰的整体认识。进一步弄清在乘、除法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除法计算。二、深化提高51.计算246÷5,并验算。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说说在除法计算中要注意什么。2.完成教材第109页“总复习”的第1题第(3)问。3.完成教材第110页“总复习”的第2题。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4.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的第1-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复习乘、除法的有关知识。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三、同步训练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板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本笔算除法笔算除法除法的验算有关0的除法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进位6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复数统计表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3~17题。教学目标1.借助对收集的简单数据的分析,培养初步的判断与预测能力。2.能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感受统计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简单的数据整理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统计”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板书课题:统计和解决问题)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课堂交流1.复习统计。(1)回顾整理。在本册的“统计”单元中,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组织学生翻阅教材,并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相互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7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3题。①出示第13题。②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2.复习解决问题。师:沙尘天气的频繁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让我们行动起来,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环境。出示:(1)东方小学三年级有8个班,每班有50人,每人栽7棵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2)如果有一块地种了6行树,每行有9棵,这些树每天一共可以制造5400克氧气,那么一棵树每天可以制造多少克氧气?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对不同的解法要予以展示。3.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17题。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整理和回顾统计的相关内容,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四、同步训练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板书设计】8统计和解决问题根据数据多少分析简单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变化分析第9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年月日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1题第(2)问。教学目标1.能按顺序排列出学过的时间单位,知道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会计算某事件经过的时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1.明确复习内容。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2.再现知识。(1)按四人一小组,自主复习。出示复习提纲:①整体快速阅读“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弄清这部分内9容分几小节。②仔细阅读各小节弄清各小节有几个例题。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笔记,以备在组内交流。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引导。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2)组内交流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3.“年、月、日”知识梳理。(1)复习时间单位。师:除了年、月、日,还有哪些时间单位?请大家把我们所学过的时间单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2)复习所学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说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3)复习24时计时法。①说说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是如何转换的?②抢答:要求一学生说12时计时法,其他学生说出对应的24时计时法。(4)计算经过的时间。师:怎样求经过的时间?通过对时间单位进率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加深了对时间单位的整体认识,对时间的长短也10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初步形成时间观念。二、深化提高1.完成教材“总复习”的第1题第(2)题,练习二十三第8~9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知识的正向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双丰收。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四、同步训练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年、月、日大月、小月、每月天数判断平年和闰年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经过时间的计算11第9单元总复习第5课时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1题(3)及练习二十三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面积,发展空间观念;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面积”。(板书课题:面积)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课堂交流归纳总结1.复习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1)根据复习提纲整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提纲:①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请按单位大小的顺序排列;②整理单位之间的进率,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③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各需要哪些条件?如何计算?(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6题。12(4)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7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参与全班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并在班级内相互交流。学生运用前两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自己阅读教材,回忆、整理有关面积的知识,并做好笔记,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如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通过整理变得有条理,利于学生掌握,便于学生正确地应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得知识,并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法、善用学法。四、同步训练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板书设计】一、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3第9单元总复习第6课时小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3题。【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的实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进一步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小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生更好地掌握乘、除法计算。整理知识1.明确复习内容。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2.再现知识。(1)按四人一小组,自主复习。出示复习提纲:①整体快速阅读“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弄清这部分内容分几小节。②仔细阅读各小节弄清各小节有几个例题。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笔记,以备在组内交流。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引导。14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2)组内交流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例题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8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