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红树林树种育苗及营造技术
红树林树种育苗及营造技术报告人:郑松发1、红树林的概念2、红树林在沿海防护林中的地位与作用3、我国沿海红树林的分布及期主要树种4、建设多功能防护红树林体系的基本原理及技术1、红树林的概念红树林在英语中称为“mangrove”或“mangal”,是葡萄牙语mangue和西班牙语的mangle和grove(树林)的复合。Mangle或mangue的意思是染料,因此,mangrove的合称就是染料的树林。汉语中红树林这一名称的使用,就是因为这类植物被砍伐后或皮部被割破后,其中的单宁在空气中呈现红褐色而得名。红树林中外的词意来源是相通的,都是因单宁而产生。以后其词意延伸为这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2、红树林在沿海防护林中的地位与作用•泥沙质海岸防护林的第一道防线,被公认为海岸“绿色卫士”。发达的支柱根、呼吸根、板状根和繁茂的枝叶,可有效地保护海岸,减少强热带风暴和海啸所带来的灾害a.白骨壤的地下根和呼吸根b.红海榄的支柱根c.榄李的膝状呼吸根红树植物呼吸根的类型和共性红树林防浪护岸作用是通过消浪、缓流和促淤三大功能实现的。研究表明,沿海滩涂红树林防护林带宽度100米,高度4米至6米,郁闭度达到40%,消浪效果可达80%以上。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作用使林内的水流速度仅达潮水流速的1/10,红树林纵横交错的地上根系促使粒径小于0.01毫米的悬浮物沉积量增大,淤积速度是附近裸滩的2倍至3倍。广东西江三角洲有红树林区的年沉积厚度为6.66厘米,年沉积速度为每平方米573.9克至864.8克;但相同地段的无红树林区则分别仅为3.33厘米和212.6克。在热带风暴影响下,红树林背风面林高5倍和15倍处风速分别降低56%和30%,即距该林带100米的堤围尚能得到降低风速30%的保护。因此,红树林是海岸生态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在防浪减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红树林带相对宽度和和郁闭度的消波系数红树林背风面林高5倍和15倍处风速分别降低56%和30%•红树林又是天然的污染处理系统,它可从水中吸收大量的富养成分,能固定湿地系统中氮150–250kg/hm2.a,磷15–20kg/hm2.a,故能让海水富营养化得到缓解;根部吸收的重金属占总吸收量的90%,从而避免通过食物链向其它海洋生物传递,进而避免通过海产品传递给人类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还能将污水中的典型藻类如扁囊裸藻、裸藻和颤藻“包陷”致死,因而可以缓解赤潮的发生。•红树林树种是招鸟树种,由其创造的湿地生境是留鸟及候鸟的优良繁殖和栖息场所,在我国红树林中生活的鸟类共2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2种。•红树林区资源丰富,目前我国已记录的浮游动物有110种,大型底栖动物有650种,红树林鱼类有80种,对建设蓝色海洋“菜蓝子”工程及提高海岸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海南岛人自古就有“万亩红林养万人”的说法红树林区地理位置独特,空气清新宜人,奇根、异果、绿叶与碧水蓝天相互交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开展学习海岸地貌、海洋生物学和海岸居民生活文化等科普活动的好场所。3、我国沿海红树林的分布及主要种类由于沿海地区的围塘养殖、围海造地,使我国的红树林资源在短短的50年锐减了68.7%。红树林的盲目开发导致了自身生长的退化和生存危机。幸存的不足20000hm2红树林中约80%为次生灌丛;拟海桑、海南海桑、红榄李、水椰等物种濒临灭绝;那么,我们需要多少红树林才能保障沿海生态安全?居安思危,在可能的灾难到来之前,针对红树林建设工作,我们必须尽早做哪些事情呢?红树林维护沿海生态安全的功能与林分结构和树木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防浪护岸林一般要求红树林覆盖度大于40%,林子宽度达到100米到150米,高度达到2.5米(小潮差区)和4.5米以上(大潮差区),才能产生较好的消浪护岸效果。由大海到陆地,由灌木、小乔木、乔木组成的红树林带防浪效果更好。一方面要将红树林可生长的滩涂尽可能划为造林用海域,另外国家应将随着海平面上升红树林的后退空间考虑在内,将历史上原本为高大红树林生长区的沿海虾塘、盐田、盐碱地部分恢复为滩涂,在其上种植当地高大的红树植物,这样可使我国的红树林宜林滩涂扩大到约7万公顷,增加我国受红树林保护的海岸线长度,使生态防御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要加强红树林次生林改造造林,增强防御能力,目前我国现有大量的红树林低矮、林分结构简单,也使得抗台风暴潮的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因此需切实加强对红树次生林的改造。4、建立多功能防护红树林体系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这是我们近几年来在广东的番禺、电白和珠海营造的红树林。成功地营造究竟要应用到那些基本原理及技术?4.1地域性分布原理任何一种红树植物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随着纬度的升高,年均温的下降,红树植物种类逐步减少。确定种植树种一定要考虑其适应范围。一般地说,选择其分布范围内的树种,造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根据红树植物与气温的相互关系,可把它们分为嗜热种和抗低温种,前者又可细分为嗜热窄幅种和嗜热广幅种。嗜热窄幅种分布区常年无霜,昀低年均温不低于150C,极端昀低温不低于20C,而年均温高于240C,在,如水椰(Nypafruticans),红树(Rhizophoraapiculata),角果木(Ceriopstagal)等;嗜(shi)热广幅种分布区全年基本无霜,昀低平均气温大于100C,年均温大于200C,极端昀低温大于00C,如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红海榄(R.stylosa)、海杧果(Cerberamanghas);抗低温种的分布区可伸至昀低平均气温小于90C、年均温小于200C、极端昀低温小于00C的区域,如秋茄(KendeliaCandel)、老鼠簕(A.illicifolius)等。嗜热窄幅种:水椰(Nypafruticans),红树(Rhizophoraapiculata),角果木,昀低年均温不低于150C,极端昀低温不低于20C,而年均温高于240C嗜(shi)热广幅种: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红海榄(R.stylosa)、海杧果(Cerberamanghas)昀低平均气温大于100C,年均温大于200C,极端昀低温大于00C抗低温种:秋茄(KendeliaCandel)、老鼠簕(A.illicifolius),昀低平均气温小于90C、年均温小于200C、极端昀低温小于00C4.2成带分布原理天然红树林在潮滩上呈带状分布规律,分布于较低潮带的树种可以成功地种植于较高潮带,相反,较高潮带的树种不能种植于向较低潮带。造林时要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特别注意树种配置的方向性,否则,就有可能导致造林的全面失败。4.3物物相关原理海滩严重污染使种植6个月的木榄胚轴不能生根4.4协调稳定原理4.5相生相克原理和生态位原理4.6适地适树原理4.7美学设计原理评判工程建造效果是否达到生态美的的三个特征尺度:第一特征是系统的生命力;第二特征是和谐;第三特征是健康。4.8负载定额原理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减少人为干扰,排污强度要加以限制,开展红树林生态旅游注意旅客容纳量。4.9困难生境改造技术对缺乏红树林生长条件或生长条件极差的海滩进行生态恢复,使其具有生产力或生态功能的技术。沿海岸线笔直、水深浪大不少海涂污染严重,造林成活极其困难。4.10恢复与重建技术对受损伤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的方法,把现代技术与传统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巧妙结合,使红树林生态系统重新获得一个既包括原有特性,有时包括对人类有益的新特性状态的管理与操作过程。4.11渔林相结合的复合生态工程技术4.12采种育苗技术4.13栽植技术海莲根皮层通气组织:a.皮层通气道TheEnd
本文标题:红树林树种育苗及营造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8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