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班制”的启示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的受教育者所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少,自主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多。走班制就是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走班制,就是学科教师和教室固定,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和教师。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需求,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的权利的范围愈来愈广。打一个不大准确的比方,就像我们吃自助餐,各式各样的菜品和主食摆在我们面前,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满足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施展,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走班制意味着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传统的学校教育,班级,科目,教师固定,学生也是固定的。上了小学,几年下来,都是相同的同学,同样的教师教着同样的学科,相同的教师意味着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和固定不变的学习方法。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无所谓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所谓学生自主的选择的权利。无论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所定的科目是必须学习的,对授课的教师当然更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便学生心目中早已有了喜欢的教师。进入中学,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学生要面临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选择的权利根本就没有。中考高考的科目,是必须学的,不管你喜欢与否,愿意与否,而且是必须学好的。比如在初中这一阶段,面临着中考,语数外理化是必考科目,必须要学的,而且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绝大部分精力用到了这几科上。中考的科目高度重视,包括师生家长在内,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忽视考试科目,这个责任是谁也承担不了的。这就是目前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教师,没有选择。家长,没有选择。学生的选择就更无从谈起了。为了应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漠视。一些学生,可能根本就不喜欢某一考试科目,但为了考试,不得不学,同时也牺牲了喜欢的某一科目。为了应试,有多少学生的天资,喜好和意愿被无情的剥夺和泯灭了,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相信并可以确认的是,有些学生为了应试,而牺牲了自己内心的喜欢的某一学科,从而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因为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学生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可以看出,走班制确实代表了教育进步的一个标志。尽管是刚刚开始,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困难和阻力,但走班制的大势所趋是无法阻挡的。
本文标题:走班制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9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