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七年级上四五单元试卷及答案分析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45分,卷面5分)一、语言的积累和应用(36分)1、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句。(10分)(1)《过古人庄》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的是,。(2)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3)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4)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借月亮来表达思念家乡或思念亲人的诗句一句。(上下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嶙峋.(xùn)啜.泣(chuò)迸.溅(bèng)忍俊不禁.(jīn)B.收敛.(liǎn)骸.骨(hé)峰峦.(Luán)一瞬.(shùn)间C.喑.哑(yīn)静谧.(mì)潜.行(qián)头晕目眩.(xuàn)D.狩.猎(shòu)预兆.(zhào)圆弧.(hú)更胜一筹.(chòu)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仙露琼浆伫立喧滕丝丝缕缕B.一丝不苟葱拢弥漫惊慌失措C.开膛破肚喧嚣和睦昂首挺立D.一页孤舟椭圆劫掠海枯石烂4、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2-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B、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像都躲藏了起来。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D、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4分)说明方法有:A列数字B引用C打比方D作比较E下定义(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出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C、《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D、《贝壳》的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著有《七里香》、《有一首歌》等。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3分)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8.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7分)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3-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lO.1%每读必做O%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1)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二是。(2分)(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2分)(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3分)正方:二、古文阅读(16分)河中石兽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4-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二石兽并.沉焉()⑵山门圮.于河()⑶阅.十余岁()⑷不亦颠.乎()10.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2分)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1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1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三、现代文阅读(38分)(一)(15分)①那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叫卷云。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找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③卷云丝丝缕缕的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白色的绫纱。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他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的分散着,迎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色的光辉。⑦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⑧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5-高积云。⑨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⑩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14.文段说明对象分别是:(2分)15.本段的中心句是(2分)16.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分)17.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3分)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18.文中的“一般”和“常”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二)(23分)善良是心灵的灯盏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6-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19.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20.请在选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7-21.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4分)22.请赏析选文第⑾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4分)23.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4分)24.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4分)四、作文(二选一)(55分)1、请自拟题目,但题目中必须有“故事”一词。字数500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提示:可以写家庭的故事,学校的故事,也可以写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还可以写老师同学们的故事,亲朋好友的故事;可以写身边的故事,太空里的故事。也可以写真实的故事,或虚构的故事……,总之,你可以写的真是太多了。还等什么呢,动笔吧!2、假如我是世界首富(字数500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答题卡一、1、(10分)(1),。(2),。(3)。。(4),。(5),。2.()(3分)3.()(3分)4.()(3分)5.()()(4分)6.()(3分)7.()(3分)8.(1)一是;二是。(2分)(2)(2分)(3)正方:(3分)9.(4分)⑴()⑵()⑶()⑷()10.(2分)古义:()今义:()11.()(2分)12.(4分)⑴⑵13.(4分)-10-14.文段说明对象分别是:(2分)15.本段的中心句是(2分)16.(4分)17.()(3分)18.(4分)19.(3分)20.(4分)21.(4分)22.(4分)23.(4分)24.(4分)四、(55分)1、请自拟题目,但题目中必须有“故事”一词。字数500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提示:可以写家庭的故事,学校的故事,也可以写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还可以写老师同学们的故事,亲朋好友的故事;可以写身边的故事,太空里的故事。也可以写真实的故事,或虚构的故事……,总之,你可以写的真是太多了。还等什么呢,动笔吧!3、假如我是世界首富(字数500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11-200-12--13-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10分)(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C)(3分)3.(C)(3分)4.(B)(3分)5.(C)(B)(4分)6.(C)(3分)7.(B)(3分)8.(1)一是绝大多数中学生阅读缺乏整体计划,随意性强;二是不做读书笔记,缺乏阅读积累和思考习惯。(2分)(2)读高雅书,做高尚人。读经典书,做书香人。(2分)(3)正方:针对反方问题,给出合理解释
本文标题:语文七年级上四五单元试卷及答案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0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