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西历史联系与比较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274200第一编中西通史阶段特征比较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中西阶段特征比较时期世界的阶段特征中国的阶段特征中国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下表)BC前8世纪—BC3世纪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BC770——BC476)战国(BC—475—BC221)1.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从梭伦改革(BC594年开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9年开始)——伯利克里执政(BC443——BC429),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BC450年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2.经济:雅典的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3.思想: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以智者学派(BC5世纪)和苏格拉底(BC469——BC399)的思想主张为代表。总体特征: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1.经济: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产生。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礼乐制度也遭到破坏。3.思想:学术下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发达。BC前3世纪——3世纪中国处于秦汉时期BC221——2201.政治:BC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称为“元首制”。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政治: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初步发展。3.思想: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世纪——6世纪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1.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500年左右,西欧进入了“中世纪”其特征是:(1).政治: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2).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3).思想:有文化的人几乎都是教士,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2.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执政期间,汇编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总体特征: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大融合。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2.经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3.思想: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7世纪——9世纪中国处于隋唐时1.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古代中华2期,581——90714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1.经济:工商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明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但是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不断发展,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3.文化:唐朝时期的文化全面繁荣。如诗歌、绘画、书法等方面。4.对外关系: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0世纪——14世纪中期中国处于宋元时期,960--1368总体特征: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古代中华文明继续发展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北宋中央设二府三司,地方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来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取得了对地方分权斗争的绝对胜利。元朝中央实行中书一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台湾、西藏正式归中央管辖。2.经济: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坊市制被打破;交子;夜市;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发达。3.思想文化:理学兴起,古代科技发展出现了新高峰,文学艺术多元化、世俗化、市民化。4.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此期间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第二单元世界近现代史时期的中西历史阶段特征比较1、16——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中西比较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形态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面貌变化上,人类由相对隔绝逐渐走向联合;从文明发展的进程上,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而中国处于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落。项目西方中国明清时期特征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总体特征: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表现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展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文化: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弘扬了人文精神。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政治:.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英国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国家获得了独立,颁布1787年宪法,政府权力结构实行三权分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在明朝中后期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还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内阁、军机处)文化:推行文化专制,程朱理学成为正统思想,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压抑了人个性发展,由此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文学上出现一批反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文学作品。外交:由开放转为闭关锁国。2、18世纪的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西对比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向欧美扩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中国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主导),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或中国近代化的孕育表现1.经济: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完善并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近代体制的建立,德国王朝统一战争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法国民主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人民掀起太平天国等革命斗争。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推行洋务运动;文化: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开眼看世界,33.思想文化:思想界自由主义兴起(亚当·斯密《国富论》),社会主义学说产生,《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达尔文与进化论,瓦特与蒸汽机;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巴、托);4.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英国海外殖民霸权和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体用之争外交:由闭关锁国到向资本主义被迫开放。社会生活:新潮冲击下交通、通讯等社会生活变化,社会习俗开始展现时代特征。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对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西方中国特征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或中国近代化的启动。表现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体制逐步成熟,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政治发展不平衡,出现民主与专制两种类型。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相对论和量子论,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对外:资本输出,世界瓜分完毕经济:列强资本输出,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政府成为傀儡;人民掀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当政者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文化: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思想形成,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深远,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生活:继续近代化4、1914年——1927年的世界与中国世界中国特征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一战;人类社会开始现代历史。民主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的过渡。表现经济:在战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一战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文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军事,现代艺术兴起,电影和电视,对外: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俄国1.政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苏俄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黄金发展时期,但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政治: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日本侵华,1914年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5年同中国签订〈〈二十一条〉〉,人民继续斗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外交:参加一战,巴黎和会外交失败。6、1927年——1945年的世界与中国世界中国特征资本主义世界由战后的相对稳定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向动荡而爆发二战;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表现经济: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推行计划经济,建立斯大林模式。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分化(德意日法西斯,英法美民主制度);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文化:艺术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重大变化对外:英法绥靖政策,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战爆发。经济:官僚资本形成,日伪政权对沦陷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掠夺;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民族资本主义在困境中日益萎缩。政治: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当政者为南京国民政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开始。文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7、1945年至70年代末的世界与中国世界中国特征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中西联系与比较:第一编----中西通史阶段特征比较(zxls-2018061514440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2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