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2012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卓越)专业培养方案
2012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卓越)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源与环境这两大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背景,以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新型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等为知识落脚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树立较为扎实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观念,具有清洁能源生产、火力发电及其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制冷与低温、空调与人工环境等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具备在能源与环境及相关领域进行技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造就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宽广的专业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工程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能承担起相应工程师岗位的职责。本专业分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认识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及系统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以能源转化、涡轮机械原理、热力环境控制、热工信号处理技术、热力系统工程、能源生产过程自动化、新能源等为主要内容,或者以制冷与低温、暖通空调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5.具有较强的能源与环境系统技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6.了解本领域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具有进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7.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理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传热学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传热学制冷原理低温原理燃烧基本原理和建模低温制冷机研究型课程: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低温工程材料讨论型课程:热能工程试验技术基于循环经济的能源环境系统制冷与人工环境英语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超导技术及其应用校企联合培养课程: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燃烧污染与控制、热力系统工程、能源生产过程控制、强化传热技术、制冷与低温测试技术、制冷与低温设备、暖通与空调、流体输送及控制、新型制冷与除湿技术、制冷与人工环境课程设计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2.0-1.0一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2.0-1.0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3.0-2.0三秋冬,春夏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第1、2学年,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3110021军训+2.0+2短031E0020体育Ⅰ1.00.0-2.0一秋冬031E0030体育Ⅱ1.00.0-2.0一春夏031E0040体育Ⅲ1.00.0-2.0二秋冬031E0010军事理论1.51.0-1.0二秋冬,春夏031E0050体育Ⅳ1.00.0-2.0二春夏03110080体质测试Ⅰ+0.50.0-1.0三秋冬,春夏03110090体质测试Ⅱ+0.50.0-1.0四秋冬,春夏(3)外语类9学分(A)必修课程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51F0030大学英语Ⅳ3.02.0-2.0二秋冬(B)选修课程6学分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可以以考代修。新生入学须参加英语分级考试以确定“大学英语”课程修读的起点级别,建议按由低到高顺序修读“大学英语”各级别,但允许优秀学生跳级修读。学生应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建议学生通过“大学英语Ⅳ”考试后,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51F0010大学英语Ⅱ3.02.0-2.0一秋冬051F0020大学英语Ⅲ3.02.0-2.0一春夏(4)计算机类选修5学分分为A、B两组,由学生选一组修读(允许以考代修)A)A组5学分(Ⅰ)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211G001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2.0-2.0一春夏211G002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2.0-2.0一春夏211G0030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2.0-2.0一春夏(Ⅱ)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2学分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211G0060大学计算机基础2.02.0-0.0一秋冬211G0090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2.02.0-0.0一秋冬B)B组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21186020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4.03.0-2.0一秋冬21120420程序设计综合实验1.00.5-1.0一春夏(5)其他通识课程选修16.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和学科导论。工学类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2)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3)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A)通识核心课程2学分B)人文社科组6学分2.大类课程47学分(1)大类必修课程必修25学分见工学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必修课程。要求修读“大学物理(甲)”组和“工程图学”。A)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8学分(Ⅰ)“微积分”课程组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170微积分Ⅰ4.54.0-1.0一秋冬061B0180微积分Ⅱ2.01.5-1.0一春061B0190微积分Ⅲ1.51.0-1.0一夏(Ⅱ)“数学分析”课程组9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Z0010数学分析Ⅰ4.54.0-1.0一秋冬061Z0020数学分析Ⅱ4.54.0-1.0一春夏B)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Ⅰ”课程二选一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200线性代数2.52.0-1.0一秋冬061Z0040线性代数Ⅰ3.53.0-1.0一秋冬C)以下“大学物理(甲)”与“大学物理(乙)”课程组二选一6学分(Ⅰ)“大学物理(甲)”课程组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211大学物理(甲)Ⅰ4.04.0-0.0一春夏061B0221大学物理(甲)Ⅱ4.04.0-0.0二秋冬(Ⅱ)“大学物理(乙)”课程组6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212大学物理(乙)Ⅰ3.03.0-0.0一春夏061B0222大学物理(乙)Ⅱ3.03.0-0.0二秋冬D)以下“工程图学”与“画法几何”课程二选一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C0130工程图学2.52.0-1.0一秋冬121C0090画法几何2.52.0-1.0一秋冬E)必修课程4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010常微分方程1.01.0-0.0一春,夏081C0251工程训练1.50.0-3.0一春夏061B0240大学物理实验1.50.0-3.0二秋冬(2)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必修22学分以下课程必修。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C0170机械制图及CAD基础1.51.0-1.0一春061B0423化学实验(丙)0.50.0-1.0二秋061B0410工程化学2.02.0-0.0二秋冬061B909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2.0-1.0二秋冬261C0070工程力学3.53.5-0.0二秋冬261C0080材料力学实验0.50.0-1.0二冬061B0070计算方法2.52.0-1.0二春夏081C0191机械设计基础(甲)3.03.0-0.0二春夏101C0010电工电子学4.54.5-0.0二春夏101C0020电工电子学实验1.50.0-3.0二春夏3.专业课程65.5学分(1)专业课程必修17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C0100工程流体力学(甲)Ⅰ2.02.0-0.0二秋081C0110工程流体力学(甲)Ⅱ1.51.5-0.0二冬08121380工程热力学(甲)Ⅰ2.02.0-0.0二春08120600热工实验Ⅰ0.50.0-1.0二夏08121392工程热力学(甲)Ⅱ1.51.5-0.0二夏0812030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乙)1.50.0-3.0三秋08121050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2.02.0-0.0三秋08121321传热学(甲)Ⅰ2.02.0-0.0三秋08123580自动控制理论2.02.0-0.0三秋08120610热工实验Ⅱ0.50.0-1.0三冬08121331传热学(甲)Ⅱ1.51.5-0.0三冬(2)专业方向课程28.5学分1)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25.5学分(A)必修课程18.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95460透平机械原理2.02.0-0.0三秋08121060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2.02.0-0.0三冬08121290热工信号处理技术及实验2.52.0-1.0三冬08195520透平机械调节与强度1.51.5-0.0三冬08121070热交换器计算及设计1.51.5-0.0三春08195310热力环境控制2.02.0-0.0三春08195320热力系统工程2.02.0-0.0三春08121160能源生产过程控制2.02.0-0.0三夏08195230流体机械1.51.5-0.0三夏08195330热能工程试验技术1.51.5-0.0三夏(B)选修课程7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83780微机原理及应用2.01.5-1.0二春08124010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1.01.0-0.0三冬08193220能源工程管理1.51.5-0.0三冬08195480现代分析测试技术1.51.5-0.0三冬08195580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1.51.5-0.0三夏08195300燃烧污染与控制1.51.5-0.0三春60188010科研实践2.0+2三短08121171能源与环境实验Ⅰ0.50.0-1.0四秋08121172能源与环境实验Ⅱ0.50.0-1.0四秋08193330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1.01.0-0.0四秋08195120化石燃料清洁应用1.51.5-0.0四秋08195290强化传热技术1.01.0-0.0四秋08195590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1.51.5-0.0四秋08195690燃气轮机基础1.01.0-0.0四秋08590030燃烧基本原理和建模1.51.5-0.0四秋0859
本文标题:2012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卓越)专业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3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