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讲评:2015年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详细解析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方屯中学2015年全国一卷讲评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解析】A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人可以养活更多人,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错,认识错误,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C错,说反了,应该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D错,认识错误,一般认为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A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C【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外戚干政【解析】A错,“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可能也有当丞相的,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B错,“家天下”观念强调父系血缘关系(嫡系),与外戚干政无关C对,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PS:都能封侯和当执政大臣,难道是轻视?)故C对D错,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外姓人干政无关☺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解析】A错,中国古代官方是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哪怕是已经海上贸易发达的南宋,政府也不主动鼓励海洋开发,故A错B错,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C对,常考史实:南宋偏安于东南,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其中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发达。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这时候,朝廷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D错,材料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C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解析】A错,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误;B对,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兴盛C错,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D错,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解析】A错,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错,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C错,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D对,史实: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拉过来的英国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拉回去。steven寄语:材料无法推断,就不要选,大胆下手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解析】“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ABC项错误;D对,皖系军阀(段祺瑞)和直系(冯国璋、曹锟)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B【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解析】A错,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B对,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对C错,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等城市无关D错,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考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工业化)【解析】A对,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B错,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C错,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和大跃进不同,故C项错误;D错,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D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考点】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解析】A错,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B错,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C对,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D错,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D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解析】A错,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这并没有侵蚀光荣革命的成果B错,“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项错误;C错,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故C错D对,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某些名义权利,故D项正确。D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B【考点】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制度)【解析】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保险制度。❶A错,《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错误;❷B对,1935年《社会保险法》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对❸C错,《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❹D错,《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A【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两大经济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史实:世界银行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重建,后6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复兴并崛起,援助并没有停下来,世界银行转为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❶A对,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项正确;❷B错,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❸C错,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❹D错,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答案】(1)不同:❶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❷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发展:❶更加重视《论语》《孟子》,❷重视思辨,❸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答案】共通:❶回归原典、回归孔孟,❷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❸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答案】态度:❶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❷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❸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7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本文标题:讲评:2015年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详细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8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