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66液压爬模使用手册
****大塔身施工液压自动爬模系统使用手册****模板公司二○○七年二月目录一、主塔工程简介二、液压自动爬模系统简介三、外爬架体系安装与调试四、内爬架安装与调试五、内、外模板安装与调试六、操作规程七、维护与安全八、其它一、主塔工程简介-1-****立交桥采用宝石型空间索塔。塔柱底面高程为8.500m,塔顶高程为210.000m,索塔总高度为201.500m。索塔包括塔柱、横梁以及索塔附属设施。下塔柱高度为41.000m,中塔柱高度为92.000m,上塔柱高度为68.500m。下塔柱顺桥向外侧面的斜率为1/7.7358,内侧面的斜率为1/5.2564,中塔柱顺桥向外侧面的斜率为1/6.323,中塔柱顺桥向外侧面的斜率为1/7.0498,上塔柱双肢合拢,上塔柱顺桥向面起始段为半径200的圆弧,上部为斜率为1/50.5412;索塔横桥向两边的斜率为1/80.6。具体内容请参考****大桥塔结构图,见图1。图1二、液压自动爬模系统简介-2-本系统根据****大桥塔身施工的具体要求及相关技术条件(节段斜长4.5m、浇筑强度30m3/h等),采用****模板公司研究开发的ACS100型液压自动爬模系统的技术成果,选用其通用部件配置成两套液压自动爬模系统,专用于主塔塔身施工,本系统爬模标准施工节段斜长4.5m,索塔共设46个施工节段。由于塔身为双肢对称排列,桥墩基座以上每个节段的浇注高度为4.5m,故采用的模板系统也为相应的对称结构,大面积模板设计高度为4.85m,其中下部0.25m作为新旧砼面的压踏脚,加强一组对拉螺杆,上部0.10m防止砼浆水溢出污浊砼表面和工作平台,从基座底至墩顶,总的爬升工作周期为42。图21.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3-本系统由大面积模板体系,爬升主体及钢结构工作平台构成,如图2所示。大面积模板体系通过钢梁结构与爬升主体相连,液压自动爬架设6层工作平台。平台之间采用固定扶梯相连,在同一平面上,平台间连成一条贯穿的通道,为防止火灾发生,在平台面上设置防火板或钢格栅。单个爬升装置的承载力为130kN。爬升装置由油缸驱动,操作十分方便快捷,液压顶升系统由多台液压油缸及相关的控制部件组成,可方便地完成提升工作。在塔柱施工过程中,设置在周回的爬升装置均同步爬升,带动大面板模板共同均匀上升。单个油缸通过控制调节器相互协调同步工作。另外,液压油缸配备了防止油管破裂的安全装置。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爬升装置单元设计额定垂直爬升能力100kN最大垂直爬升能力130kN·爬升装置单步步长163mm·最大爬升倾斜角±17.50·最大施工节段高度4.5m·模板、浇筑、钢筋绑扎工作平台单层最大承载能力3kN/m2总体额定承载能力3kN/m2·爬升装置工作平台最大承载能力1.5kN/m2·修饰及电梯入口平台单层最大承载能力1.0kN/m2·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20MPa最高工作压力25MPa·供电制式三相交流,380/220V·外形尺寸最大高度15.52m最大宽度2.96m2、简要工作原理液压自动爬模系统爬升的工作原理如下:⑴起始浇注段中,按照设计位置埋设锚锥,并保证其位置准确。-4-3.系统具体配置:外模:组合模板4×1套。爬升装置4×12套。移动模板支架4×8套。悬吊系统4×6套。4.5m拼装式外上爬架4×14套。拼装式外下吊架4×16套。动力装置及管路系统4×1套。最大提升能力:1040kN/肢。工作平台:6层。本系统适用于墩身折线段施工。三、外爬架体系安装与调试外爬架体系包括预埋件、爬升装置、爬升导轨、模板移动支架、外爬架、液压系统等通用部件及部分“非专用标准件”组成。(一).爬升装置1.主要功能·在塔肢节段施工时支撑整个系统,并承受系统自重及相应施工荷载。·在一个节段浇筑施工完成后自动爬升,至下一个待浇节段位置,如此进入新的一个循环周期,直到完成塔肢的施工。2.构造型式爬升装置由锚锥、锚板、锚靴、爬头、轨道及其下撑脚、步进装置、承重架及下支撑等部件组成(详见图4)。-6-⑴在模板设计吊点焊接安装连接器。⑵在上爬架横梁上安装好悬挂轮,通过连接板与悬吊纵梁连接。⑶在悬吊纵梁上安装好悬挂轮,通过精轧螺纹钢筋与连接器连接。⑷在上爬架竖杆上安装联系纵梁,通过精轧螺纹钢筋与模板连接。(四).外爬架1.功能外爬架由上爬架和下吊架两大部分组成。上爬架拼装后构成上部工作平台的支架,下吊架拼装后构成下部工作平台的支架,爬架从下到上共设置六层工作平台,分为-2,-1,0,+1、+2、+3层,各层工作平台功能如下:-2层:设置电梯入口;-1层:主要用于锚锥的拆除及修饰塔肢砼表面;0层:用于爬升装置的操作;+1层、+2层:主要用于模板的安装、调整、拆除,锚锥的安装;+3层(顶层):主要用于未浇砼段的塔肢钢筋绑扎处理及砼浇筑。2.外爬架构造(a)上爬架上爬架是由若干基本单元构件(包括竖杆、横梁和可调斜杆等)拼装而成,采用螺栓和销轴连接。整个上爬架支撑在分配梁上翼缘板设的支座上。其构造如图7所示:-18-(b)下吊架所有部件均为拼装构件,采用螺栓和销轴连接。整个下吊架悬挂在分配梁下翼缘板设的吊耳上。其构造如图8、图9、图滚轮承重架木面板主纵梁纵梁吊耳Ⅰx2吊杆2xXDG-Ⅰ吊杆2xXDG-Ⅱ横梁XHL-Ⅰ横梁XHL-Ⅱ销轴4xφ25x95销轴4xφ20x95图8下吊架VI-19-10所示:滚轮承重架木面板主纵梁纵梁吊耳Ⅰx2吊杆2xXDG-Ⅰ吊杆2xXDG-Ⅱ横梁XHL-Ⅰ横梁XHL-Ⅱ销轴4xφ25x95销轴4xφ20x95调节撑杆SCG-Ⅱ销轴2xφ20x120图10下吊架VI3.拼装与调整⑴按照图7进行上爬架预拼装。通过测量对角线差值,控制拼装精度,保证架体横、竖杆的夹角为直角。⑵按照图8~图10进行下吊架预拼装。通过测量对角线差值,控制拼装精度,保证架体横梁和吊杆间的夹角为直角。(五).总体拼装及相关施工工艺按照施工工艺图逐步进行系统总体装配、系统平台附件的安装,所有连接必须可靠,以确保施工安全。1.起始段下塔柱第二节段高4.291m,利用液压爬模的外模板加固定支架施工;第三节段高4.5m,可利用液压爬模的外爬架系统,施工平台锚固在第二节段上,模板采用液压爬模模板,起步段施工工艺可参见图11。-20-图11起步段施工工艺示意图2.塔柱肢段浇筑层数:44层(2#~45#节段)。外模依附在自动爬架上,随着桥塔截面的变化,工作平台的尺寸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调节。双塔肢施工区液压爬模施工示意见附图《ACS-JTBZ-01~ACS-JTBZ-09》。(六)、液压系统1.构造型式系统由液压动力站、快换管路、液压缸和电控及其操作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1)液压动力站动力站由泵组、油箱系统、阀组、冷却系统和电器操作控制几个模块部分组成。泵组采用立式电机将泵沉入油箱中;液位、油温、油路堵塞信号分别置于油箱系统和电气控制箱上;由于采用了管路集成块和带风扇电机冷却器以提高散热功率,整个系统可靠性较高,操作维护性能好。(2)管路系统动力站内的管路布局基本固定,动力站外的管路全部采用软管,而且各液压缸与主油路,主油路与动力站之间均采用开闭式的快换接头,有利于它们之间的-21-拆卸隔离、安装组合,各液压缸油路上安装有二通球阀以便于控制压力油的通断。(3)液压缸同步运行及其安全自锁保护液压缸采用并联负载刚性连接的同步方法,并在运行前利用手动二通阀作适当调节,以减少偏载的影响。在液压缸承重腔油口配置有防管路破裂阀,系统工作转换、停止或中断时,液压缸承重腔油口可快速封闭保压,以保证系统的安全。(4)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动作操作控制是独立的,液压缸不运动时系统卸荷,降低功率消耗,起动时系统卸荷起动。当油箱油温高于70℃,液位低于液位下限时控制系统停机并鸣示,当冷却器出口温度高于47℃,其温控开关启动冷却器风扇电机运行,而当油箱油温低于10℃时,控制系统卸荷,并由泵泵油循环加热。各项电控操作集中于控制面板上,用按钮操作。(5)电控系统(a)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中心点接地系统,电压380/220V交流。控制电源220V采用隔离变压器供电,以防止一次系统操作运行对二次系统的干扰,保证二次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自控仪表可靠运行(b)电控操作系统设电气控制箱一台、就地操作器一个,控制箱和液压站连为一体,就地操作器通过数十米拖拽电缆与控制柜相连。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箱上操作按钮实现液压泵的起动停止、实现液压油缸的伸缩从而带动爬模上升运作。当操作人员将切换开关转向就地操作器一侧,就地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器上操作按钮实现液压油缸的伸缩,带动爬模上升运作。就地操作器上设有液压泵运转信号灯,可指示液压泵运转情况;还设有液压系统油路异常信号灯和蜂鸣器,当液压系统油路发生异常,该信号灯燃亮同时蜂鸣器发出声响通知就地操作人员停止操作爬模。控制箱和就地操作器上均设有应急按钮,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操作应急按钮切断控制电源停止系统运作。(c)仪表自控系统设有相序闭锁电路。爬模工作电源为工地施工电源,为防止相序错接液压泵反转设有相序闭锁电路,当相序错接时系统控制电源不能接通,液压系统不能工-22-作。设有液压油温控电路;液压油温度低于10℃、高于70℃,液压系统均不能正常工作。当油温低于10℃时自动打开电磁溢流阀,液压油通过溢流阀、滤油器直接回到油箱,经过反复运转直到油温回升至10℃以上,电磁溢流阀关闭,液压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当油温高于70℃时自动断开液压泵运转电路,液压系统停止工作。设有液压油位自动控制电路;当液压油位达到液位上下限值时,油位控制电路动作,断开液压泵起动电路的电源,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此外还设有液压油过滤器堵塞报警电路:当液压油过滤器堵塞时,报警电路动作,信号灯燃亮提醒操作人员注意。(d)其它保护电路液压泵电机设有过载及短路保护。为减小液压泵电机的起动电流,液压泵电机采用星·三角起动方式。所有控制电路、继电器、液压电磁阀均设置断电闭锁电路,当发生事故断电时系统及液压油缸均处于闭锁状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拼装与调整2.1.主要步骤:⑴将液压系统各组件分别依照技术文件图样的要求安装在爬架上;⑵连接液压管路系统;⑶连接电控系统;⑷起动液压系统,检验其功能及密闭性能;⑸系统调试;⑹系统减压、管路拆除;-23-62437481图12.液压管路连接示意图2.2.分步安装调试2.2.1.液压动力站安装液压动力站运抵现场后,应检查设备配件是否齐全和损坏,检查所有外露油口堵盖包装是否齐全。按照本手册图三所示位置就位并稳固。2.2.2.液压管路连接液压管路连接可参见图12,软管连接不得拉紧,也不得拖拽磨损。⑴按管线布置图,用两根主管连接液压动力站A、B口;⑵连接三通接头;⑶连接四根主管;⑷安装四个四通变径接头;⑸继续连接四根主管、四个四通变径接头,完成液压主管线安装;⑹在爬架上固定液压主管,四通变径接头宜布置在每个工作面两个爬升装置中间;⑺按要求安装液压缸二通球阀、流量控制阀及上下支管;-24-⑻将液压缸有杆腔支管连接至液压主管A上的四通变径接头,无杆腔支管连接至液压主管B上的四通变径接头;2.2.3.电控系统连接⑴可靠连接液压动力站接地线,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0欧姆;⑵连接液压动力站工作电源380/220V。连接相序正确时,控制柜信号灯燃亮,否则应调换相序连接;⑶将就地操作器连接至控制柜接线盒端子;2.2.4.系统调试⑴按照YZ-234液压系统说明书,加入液压油至油箱液位计上限;⑵系统通电,检查控制柜信号灯指示正常;⑶启动液压泵电机,观察液压动力站压力、油温信号指示是否正常。当油温低于25℃时,应让液压泵在液压缸不工作的状况下运行约15分钟,直至油温升至25℃。液压泵稳定运行后压力表指示应稳定在20Mpa;⑷打开液压缸上所有双向球阀,关闭流量控制阀。再半开流量控制阀,用螺旋锁保护;⑸打开液压缸排气孔排尽所有液压缸内空气;⑹检查系统管路正确连接,检查所有液压缸同步运动,检查螺旋接合点紧密,在缩回和伸长液压缸情况下分别有压维持20秒。2.2.5.系统减压、管路拆除⑴断开驱动马达开关;⑵交替操作液压缸上升或下降按钮各5秒钟,逐
本文标题:66液压爬模使用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6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