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窦娥冤·楔子》翻译及解析原文见高中语文课本。卜儿(bǔér)蔡婆上场念定场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我是蔡婆。楚州的人,家里有三口人。不幸的是丈夫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孩子,年纪已有八岁了。我们娘儿两个相依为命过日子,好在家中还有一些财产。有一个窦姓穷秀才,去年向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到今天本金和利息总共该还我银子四十两。我多次催促索要,那穷秀才都说贫穷困难,没有能够把钱还我。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了,长的可漂亮了,让人喜欢。我看上了这女孩子,想让她给我做儿媳妇,就可以抵偿欠下的四十两银子,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是吗?窦秀才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亲自把闺女送到我家里来,老身我就不去索要欠债了,专门在家中他来。现在,窦秀才大概就要到了。解析楔子:戏曲的引子。一般放在剧本的开头,点明、补充正文,或者为正文做铺垫。卜儿:元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定场诗:杂居中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几句诗,叫作定场诗。有安定场面的作用。这段内容是蔡婆上场的一番独白。交代她与窦天章的瓜葛,为后面的故事做说明与铺垫。窦天章带着女儿端云上场念定场诗:“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我叫窦天章,是长安京兆人。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写得好文章。命运不好,没有获得功名,真是无可奈何!还有不幸的是妻子又死去,丢下小女儿。小女名叫端云,三岁时,就没了母亲,如今已经七岁。我一贫如洗,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流落到楚州这地方。这里有一个蔡婆婆,她家产很多。我因为没有路费,曾经借了她二十两银子,到现在该还她四十两。她催促我还钱多次了,叫我怎么还得出来呢?谁也没想到过,蔡婆婆常常派人来说,让我女儿做她的儿媳妇。况且,今年进士考试又要开始了,我正准备上朝应试,令人苦恼的优势缺少路费。我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把女儿送给蔡婆婆当儿媳妇。唉!这哪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给她当童养媳。如果这样办,能够抵偿欠她的四十两银子,另外得到一点东西,足够用来作应考费用,那就超过我的期望了。说话之间,不知不觉就到蔡婆婆家门口。解析冲末:远带杂剧角色名称,相当于现在的男配角。正旦:元代杂剧角色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女主角。缥缃:读作piǎoxiāng。指代书卷。缥,淡青白色丝织品;缃,浅黄色的丝织品。古时常用淡青、浅黄色的丝帛作书囊书衣。因此用来指代书卷。春榜:唐宋进士考试在春天,所以称之为春榜。这部分内容是窦天章的独白,窦天章交代了他艰难处境,将女儿送到蔡婆婆家是迫于无奈。从这里可以看到,高利贷成为了元代社会的毒瘤。窦天章问道:“婆婆在家吗?”蔡婆婆上场说:“秀才,请你到家中坐,我等你很久了。”他们行了相见礼。窦天章说:“我今天径直把女儿送到婆婆家,怎么敢说是让女儿做你的儿媳妇呢?婆婆你尽管使唤她吧。我眼下就要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把女儿留在婆婆家,希望婆婆照顾照顾。”蔡婆婆说:“这样说来,你是我的亲家了。你本钱和利息一共欠我四十两银子,这个就是你借钱的欠条,还给你。另外还送你十两银子做盘缠。亲家,你就别嫌少了。”窦天章做表示谢意的动作,说:“多谢婆婆。开先欠你那么多的银子都不要我还了,现在又送我路费,这大恩大德今后我一定重重报答。婆婆,我女儿有时做错事,请看在我的脸面上,原谅小孩子。”蔡婆婆说:“亲家,这些事情不需你说,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你的女儿到我家,我就当亲生女儿看待,你尽管放心去参加考试夺取功名。”窦天章说:“婆婆,小孩端云该挨打的,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骂她几句话;她应当挨骂的,你就训导她几句话。我女儿端云啦,现在你不比在我身边,我是你亲生父亲,可以顺从你,迁就你。现在,你在这里,有时淘气、调皮,就要挨骂挨打。儿啊,我也是迫于无奈哦。”窦天章用“仙侣”调子“赏花时”曲牌唱道:我因为不会营生家徒四壁,不得已把女儿割舍在两地。今天出发远去洛阳都城,不知道回来妇女相见在哪天。内心忧伤无比话难说。解析仙吕:宫调之一。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就构成一种调式。以宫声为主的叫“宫”,以其余各声为主的叫“调”,合起来叫“宫调”。赏花时:曲牌名。元杂剧同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串联成一套曲子。窦天章把女儿交给蔡婆,很是放心不下。希望婆婆给女儿照顾,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关心。窦天章称呼对方为“婆婆”,蔡婆婆成窦天章为“亲家”。这些不同称呼,能够看出窦天章内心并认同这门亲事。蔡婆婆说:“窦秀才把女儿留在我家当二媳妇,他径直去洛阳赶考去了。”端云(窦娥)做悲伤表情,说:“爹啊,你真的舍得丢下我!”蔡婆婆说:“媳妇儿,你在我家里,我就是你亲婆婆,你是亲媳妇,我们如同亲骨肉。你不要哭泣,跟着我一起料理家务好了。”解析借蔡婆婆的嘴,交代窦天章应考。蔡婆婆向端云说的话,可看作是向媳妇的一番表态,从此奠定了婆媳之间的亲密关系,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做前期准备。
本文标题:《窦娥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4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