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2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试卷
第1页共6页cab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教学质量调研(五年级科学)主题一:物体的沉浮(共12小题)1.小明把一些物体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1-1.下面三种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A.小石块B.小铁钉C.泡沫塑料块1-2.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掉一半后放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A.沉入水底B.浮在水面C.半沉半浮2.小明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再放进水里观察它们的沉浮。2-1.小明提出的研究问题是,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有关吗?A.体积B.轻重C.形状2-2.在这个实验中,这些小球的()条件必须保持相同。A.体积B.轻重C.颜色2-3.根据右图的实验结果可以知道,实验前的三个小球的排列顺序是()。A.abcB.acbC.cab3.小明用挂历纸做了一艘小船,并在船里放了小弹珠。3-1.请在右图中用箭头线画出小船受到的浮力。()3-2.纸船的最大载重量和船底的()有关。A.面积B.颜色C.厚度3-3.一个一个地取出船里的小弹珠,小船受到的浮力会()。A.慢慢变小B.慢慢变大C.保持不变仔细阅读:1.考试时间40分钟。2.答题前,请在指定位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3.试题内容涉及4大主题50小题。4.选择题只有一个合理答案,作答时请填入相应答案的字母。5.问答题只需要对问题作出简要的回答。第2页共6页4.小明测量同一个钩码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0.50N0.50N0.50N0.50N钩码在液体中的重量0.40N0.36N0.35N0.42N钩码受到的浮力————————————?4-1.实验中,小明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温度计B.弹簧秤C.量筒4-2.通过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A.0.92牛顿B.0.42牛顿C.0.08牛顿4-3.如果某个物体在浓盐水中是上浮的,那么它在浓糖水中会()。[请利用上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A.上浮B.下沉C.时而浮,时而沉4-4.请根据实验记录表,写出一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主题二:热与物体变化(共12小题)5.小明想探究衣服到底能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他事先将衣服展开挂在阴凉的房间里。实验时,小明将温度计的液泡塞进折好的衣服里,记录下开始时的温度。他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数据。5-1.温度计是利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A.固体B.液体C.气体5-2.小明提前把衣服展开,挂在阴凉的房间里,主要目的是()。A.把衣服中的气味散发掉,因为气味会产生热量B.可以就近得到实验材料,免得实验时手忙脚乱C.在实验开始时,让衣服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5-3.实验过程中,小明观察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保持不变5-4.多穿衣服,人体为什么会觉得热?请做出合理的解释。我的解释:第3页共6页6.小明想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他把一个剥去壳的熟鸡蛋小心地塞入玻璃容器的管口(如右图)。熟鸡蛋使容器内的空气与外界隔绝。6-1.图中的玻璃容器叫做()。A.量筒B.烧瓶C.烧杯6-2.小明用手捂住容器的球形部分,观察到熟鸡蛋在管道中慢慢地()移动。A.向容器外部B.向容器内部C.来回6-3.上题中,熟鸡蛋的移动现象说明了容器内空气的()在变化。A.重量B.体积C.浮力6-4.如果小明往容器的球形部分倒一些冰水,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做出预测。现象预测:7.小明想探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他用蜡把火柴固定在铁丝上。右图是他的实验过程。7-1.蜡遇热后,会()。A.变色B.变硬C.融化7-2.实验中,首先掉落的火柴应该是()。A.①号火柴B.④号火柴C.②号火柴或③号火柴7-3.实验证明,热传递的方向总是()。A.从左边一端传到右边一端B.从冷的一端传到热的一端C.从热的一端传到冷的一端7-4.为了提高这个实验的准确性,小明在实验中要怎么做?请写出一种做法。好的做法:主题三:时间与物体变化(共14小题)8.在用水测量时间的探究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水钟,如下图。8-1.图中的水钟属于()水钟。A.泄水型B.刻度型C.受水型去壳的熟鸡蛋④③②①受水部分泄水部分刻度第4页共6页8-2.图中,随着泄水部分的水位下降,水钟的滴水速度()。A.越来越慢B.越来越快C.保持不变8-3.图中,水钟上的刻度表示()。A.水量的多少B.滴水的时间C.瓶体的高低9.小明用铁架台、细线、螺帽组装了一个摆(如右图)。他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摆在15秒钟内摆动了16次。9-1.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保持不变9-2.摆在自由摆动时,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A.越来越短B.越来越长C.保持不变9-3.如果在细绳上挂2个螺帽,细绳长度不变。那么这个摆在15秒钟内()。A.摆动8次左右B.摆动16次左右C.摆动32次左右9-4.下表是不同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次数的实验记录。表中虚线处填写()。A.摆动幅度B.摆锤高度C.摆绳长度56cm39cm29cm22cm17cm14cm摆动次数1012141618209-5.在上表所示的对比实验中,()条件要保持相同。A.摆锤重量B.摆绳长度C.摆动次数9-6.根据上表数据,将右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9-7.利用统计图表推测,当细线多长时,摆在15秒钟内摆动22次?我的推测:cm。9-8.请仔细观察统计图或统计表,写出一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螺帽细线横杆第5页共6页10.小明把一根长25cm的细木条系在横杆上自由摆动,然后再把一个圆形重物固定在细木条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10-1.图中,摆得最快的摆是()。A.a摆B.b摆C.c摆10-2.经过测试,()在15秒钟内的摆动次数接近15次。[请利用第9-4题中的实验数据记录表]A.a摆B.b摆C.c摆10-3.为什么圆形重物在细木条上的位置不同,摆的摆动快慢会不同?请做出解释。我的解释:主题四:地球的运动(共12小题)11.小明在一个白色乒乓球上画一个黑点,然后用这个乒乓球当地球、手电筒光当太阳光,来验证关于“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猜想。11-1.小明所采用的这种探究方法,科学上称为()。A.观察实验B.对比实验C.模拟实验11-2.实验中,()现象能表示“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A.乒乓球上的黑点进入小明的视线范围,又离开小明的视线范围B.乒乓球上的黑点进入手电筒的光照区域,又离开手电筒的光照区域C.乒乓球上的黑点出现在乒乓球的一侧,并逐渐移动到另一侧11-3.通过验证,下列猜想中的()不能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A.地球不动,太阳自转B.太阳不动,地球自转C.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11-4.请在空白框内画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的实验示意图。用箭头线表示运动方式与方向。昼夜交替现象实验示意图第6页共6页12.为了知道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真相,小明通过阅读、实验、观察等方式不断地寻找各种证据。12-1.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认为,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是()形成的。A.地球自转B.太阳绕地球转C.地球绕太阳转12-2.傅科用()证实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A.数学公式B.理论推算C.摆的实验12-3.根据太阳、星星东升西落的现象,能推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12-4.对北极星“不动”的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北极星是宇宙中唯一一颗不会运动的星星B.北极星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北极星旋转C.地球自转过程中,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13.为了研究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小明绘制了一张地球公转示意图。13-1.请在上图中用箭头线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13-2.图中,地球公转到夏至位置时,a点处于()。A.春季B.夏季C.冬季13-3.图中,地球公转到冬至位置时,b区域(涂黑部分)出现()。A.极昼现象B.极夜现象C.昼夜交替现象13-4.地球上的季节变化,除了与地球公转有关,还与什么原因有关?请写出一种。我的分析: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图不成比例)地球公转示意图a点b区域
本文标题:2012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6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