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1/10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选题1.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1.D【解析】《海上第一名园》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故C项错误;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项正确。2.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A.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B.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答案】2.B【解析】《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西国格致有用诸书”说明其创办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步,故B项正确。A项错在晚清的腐败政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C项错在该报纸并不能平息社会矛盾。该报纸并非晚清大众传媒的创新,创新是指以前没有而现在新出现的事物,没有证据说明该报纸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故D项错误。3.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A.强调信念一致B.强化公仆意识C.充实人民语言D.彰显平等精神【答案】3.D【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题意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信念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公仆意识主要针对官员,与民间无关,故排除B项;称谓的变化是为了消除官职高低和阶级之间的尊卑,并非是为了充实语言,而是为了体现平等,故排除C项,故选D。4.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影事概略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1927、1930年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20世纪50、60年代《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4.D【解析】由表格来看,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是属于戏剧电影,但是单凭这一个信息就说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戏剧电影为主是不准确的,故排除①;由1927、1930年来看,有声影片传入中国与有声电影开始拍摄时间间距较小,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故②正确;由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到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可以推断出③符合题意;电影用声光电的集中表现方式给人以视听感受,这种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故④正确;所以这一题应该选D。5.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答案】5.B【解析】材料中众多女子团体的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推动,这说明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出现于1927年,材料也未涉及女性的所有权利,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指的是反对帝制的观念,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D项错在“确立”,故错误。6.甲午战争前,有人认为《申报》是中外流氓所办的报纸,但甲午战争后《申报》成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3/10为时务的入门书,凡是有志前进的都不可不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注时局渴求新知B.江浙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出现C.维新人士办报热情高涨D.《申报》是影响最大的报纸【答案】6.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人们对时局的关注不断增强,导致《申报》地位的变化,故A项正确;《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维新人士的办报热情,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申报》的地位,故D项错误。7.《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7.A【解析】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士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A而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B;D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8.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A.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B.西方科技传播快速C.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D.交通管理急需解决【答案】8.C【解析】材料表明,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电车公司在筹建过程中屡屡受阻,说明当时城市设施建并非一帆风顺,C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的是城市社会问题,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西方科技传播问题,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交通管理问题,D项错误。9.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9.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冲击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故①②错误;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故③④正确;所以答案选C。10.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好军事团。女子精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B.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逐渐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答案】10.D【解析】辛亥革命期间和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启蒙思想,鼓吹自由、民主、平等,推动了女子成立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女子成立各种社会团体,无法体现“女性平等”,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女子成立各种社会团体,无法体现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排除C。11.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答案】11.C【解析】一位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崇尚西学也要保留国粹,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故A项错误;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故B项错误;辫子未全部剪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传统观念不能彻底决裂,固步自封,故C项正确;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故D项错误。12.1904年,由几位华商发起,成立北京首家服务于一般市民的发电企业“筹办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北京内外城一些主要街道和部分商户开始安装电灯,供电服务逐渐从宫廷、使馆、军政机关、商户转向民用。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A.城市化进程推动B.初步实现工业化C.国际市场的扩大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12.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城市的配套设施正逐渐完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故A项正确。1904年我国不可能实现工业化,故排除。材料与国际市场无关,也没有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信息,故排除CD两项。13.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其期目的是()A.提高民众素质,实现思想觉醒B.宣传传统文化,愚弄黎民百姓C.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D.培养忠义精神,抵抗日本侵略【答案】13.A【解析】为了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可以看出,此运动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故A正确;新生活运动意在提高民众素质,并非愚弄黎民百姓,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融入国际社会”的信息,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抵抗日本侵略”,排除D。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5/1014.下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A.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B.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答案】14.C【解析】从材料“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中可以电话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5.1908年的《申报》,在光绪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变化,连续报道达30次以上,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这说明A.民主思想传播,民众皇权思想淡漠B.清政府利用媒体,缓和与民众关系C.晚清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D.报刊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阵地【答案】15.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不能由人们关注这一报道判断出民众对皇权的态度,A错误;《申报》不是清政府官方报纸,不能代表清政府行为,B错误;报纸作为新的新闻传播手段,报道的内容和皇帝有关,这在传统社会是不允许公开传播的,反映出晚清社会生活和观念上发生重大变化,C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是资产阶级斗争阵地,故D错误。故选C。16.据《申报》1912年2月19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死。这表明()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革新与传统惰性并存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答案】16.B【解析】依据材料“剪辫者已十居其
本文标题: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0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