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12013级临床专科《预防医学》试卷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1.现代医学模式为()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造血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神经系统3.急性中毒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毒物是()A.有机磷农药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硫化氢4.若持续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生的疾病是()A.速发型矽肺B.迟发型矽肺C.早发型矽肺D.晚发型矽肺5.只属于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A.亮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6.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居民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A.鸡蛋B.牛奶C.瘦肉D.粮谷类7.铁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是()A.海带B.绿色蔬菜C.动物血D.蛋黄8.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毒物是()A.黄曲霉毒素B1B.黄曲霉毒素B2C.黄曲霉毒素G1D.黄曲霉毒素G29.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A.3个月以后B.4个月以后C.5个月以后D.6个月以后10.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A.体重B.体重指数C.皮褶厚度D.体脂含量11.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手术室和病房要求应小于()A.75dB(A)B.65dB(A)C.55dB(A)D.45dB(A)12.发病率的分子是()A.患病人数之和B.新病人数之和C.感染人数之和D.死亡人数之和13.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A.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负离子发生器消毒B.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红外线消毒C.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碱化消毒D.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氯化消毒14.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15.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构成图B.直条图C.线图D.直方图16.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17.作两样本均数(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A.t检验B.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1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A.F值B.SS总C.SS组间D.SS组内19.队列研究主要用于()A.研究发病机理B.研究职业种类2C.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20.疫源地消毒可分为()A.隔日消毒和终末消毒B.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C.隔日消毒和随时消毒D.三日消毒和终末消毒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2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毒蕈碱样症状B.肺水肿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迟发性脑病E.烟碱样症状22.职业性肿瘤的诊断原则是()A.肿瘤的诊断必须确实可靠B.有明确的职业致癌因素接触史C.发病率与职业接触致癌物的量呈剂量-反应关系D.符合职业性肿瘤的一般规律E.肿瘤发病率和职业接触史呈负相关2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A.有明显的季节性B.中毒者有相似的饮食习惯C.可找到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D.符合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E.有细菌和毒物检测结果证明24.糖尿病病人不宜吃或少吃的食物有()A.糖果糕点B.土豆、芋头C.植物性脂肪D.玉米面E.甜饮料25.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A.标准误差B.计算误差C.系统误差D.随机测量误差E.抽样误差26.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指标有()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构成比27.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类型有()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E.庚型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8.终末消毒29.公害病30.相关系数31.矽尘作业32.噪声性耳聋33.散发34.心身疾病35.发病密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37.预防接种可出现哪些反应?38.简述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39.简述碘缺乏病的诊断标准。40.急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41.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某夏日,一食堂午餐后,有30人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频繁腹泻,水样便伴有粘液和血液,其中大多数病人发烧,体温在37℃~39℃之间,请问:①能否确定上述患者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什么?②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③对上述患者应如何进行急救处理?443.现有198份痰标本,每份标本分别用A、B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菌,结果见下表。问A、B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培养率是否不等?(比较界值为3.84)A、B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A培养基B培养基合计+-+48(a)24(b)72-20(c)106(d)126合计681301985《预防医学》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C2.A3.B4.A5.C6.D7.C8.A9.A10.B11.D12.B13.A14.D15.C16.D17.A18.B19.C2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21.ACE22.ABCD23.ABCDE24.ABE25.CDE26.ABCD27.BCD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8.是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使疫源地达到无害化。29.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地区性中毒性疾病。30.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31.通常将接触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作业称为矽尘作业。32由于长时间接触强烈的生产性噪声,听觉感受器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导致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永久性阙移,并发生语言听力障碍者为噪声性耳聋。33.指某病的发病人数不多,而且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发病水平。34.是一组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或综合症。35.若暴露人口不固定,人群产生了较大的变动,以人时数代替人数来计算,此种发病率称发病密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①生物因素(1分)②化学因素(1分)③物理因素(1分)④社会心理因素。(2分)37.①一般反应(2分)②异常反应(1分)③偶合疾病(1分)④预防接种事故(1分)38.①满足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1分)②应保证营养素之间的平衡③建立科学的膳食制度④合理加工烹调⑤食物应保持清洁对人无毒无害39.①居住在缺碘地区②经触诊或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③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40.①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②口腔炎③胃肠道症状④汞性皮炎⑤严重者可致间质性肺炎41.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特点(1分)②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1分)③疾病的监测(1分)④研究疾病的自然史(1分)⑤诊断(或疾病防治效果评价)(1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①不能确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因为没有实验室和动物实验检测结果②预防食物污染;控制细菌繁殖;使用前彻底加热③尽快排除毒物;对症治疗;特殊治疗43.①建立检验假设: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培养率相等。②计算X=(2分)X==0.36③判断结果:X=0.363.84,P0.05,差别无显著性。④结论:尚不能认为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培养率不同。
本文标题:《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6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