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动态型综合问题探究——中考复习专题体验中考•(2014江西中考)22.如图1,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1)求△OPC的最大面积;(2)求∠OCP的最大度数;•审题,动中求静,即找出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和变量;•化动为静,借助图形找出图形运动时符合要求的“静”的时刻;思路点拨:试题解析•解:(1)∵AB=4,∴OB=2,OC=OB+BC=4.•在△OPC中,设OC边上的高为h,•∵S△OPC=OC•h=2h,•∴当h最大时,S△OPC取得最大值.•如答图1所示,当OP⊥OC时,h最大,•此时h=半径=2,S△OPC=2×2=4.∴△OPC的最大面积为4.•(2)当PC与⊙O相切时,∠OCP最大.如答图2所示:•∵sin∠OCP=∴∠OCP=30°•∴∠OCP的最大度数为30°.1221,42opoc2015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动态问题动态问题并不可怕,要有信心!动态型试题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它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动点问题、动线问题、动形问题。在解这类问题时,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不要被“动”所迷惑,而是要在“动”中求“静”,化“动”为“静”,抓住它运动中的特殊瞬间,寻找确定的关系式,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类型一点动问题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在射线DA上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提示:化动为静,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思考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哪几种情况?解析:(1)点P作PM⊥BC,垂足为M,则四边形PDCM为矩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利用t表示,就得到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三种情况:①若PQ=BQ,②若BP=BQ,③若PB=PQ.在Rt△PMQ中根据勾股定理,就得到一个关于t的方程,就可以求出t.方法规律:“动”中求“静”,找出变量和不变量,构建函数模型;化“动”为“静”,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构建方程模型。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的直线l从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扫过正方形OBCD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类型二线动问题探究关键:化动为静,以直线运动到特殊位置为分界进行分类讨论,根据自变量不同的取值范围得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射线QN与等边△ABC的两边AB,BC分别交于点M,N,且AC∥QN,AM=MB=2cm,QM=4cm.动点P从点Q出发,沿射线QN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经过t秒,以点P为圆心,cm为半径的圆与△ABC的边相切(切点在边上),请写出t的一切可能取值(单位:秒)3类型三图动问题探究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紧扣三个特殊时刻:(1)圆与边AB相切,(2)圆与边AC相切,(3)圆与边BC相切t=2或3≤t≤7或t=8策略是:“化动为静”,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以不变应万变。明确运动路径、运动速度、起始点、终点,从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出相应的图形。找出一个基本关系式,把相关的量用一个自变量的表达式表达出来。解决图形运动问题关键是:小结:收获一:化动为静收获二:分类讨论收获三:数形结合收获四:构建函数模型、方程模型作业:请将你做过的图形运动问题重新归类整理,通过整理你自己有哪些独特见解?
本文标题:动点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6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