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122班:王姜曼董晓宇关于瓦山旅社的早期草图关于瓦山旅社的早期草图目录设计师简介1瓦山旅社总体概况瓦山旅社平面功能流线分析3瓦山旅社细部特点4瓦山旅社设计创意部分52小结6设计师简介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成为获得这奖项的第一个中国公民。王澍瓦山旅社总体概况项目面积:7500㎡建筑面积:6200㎡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夯土围护墙体、木结构。主要材料:竹胶模板混凝土、回收瓦及缸爿、生土、松木。校区周围是山脉末端的一些破碎的丘陵地貌,这样的地貌不仅是新校区设计的背景,同时也是种种灵感的源泉。总平面图平面功能分析一层平面图酒店入口茶室庭院进入二层的坡道观景台东面主入口到直到西端.依次分为4段:饮茶、会议、餐饭、住宿。从空间区域去划分.则分为7段。而以那些南北向大墙为划分依据,则可分为18段。一层功能分区二层功能分区流线分析流线分析将屋顶融入山中景色,这只是种种思考之后的一个具体表现。王澍用屋顶作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媒介,类似国画家画山水——他们都意在用一种方式传达个人在自然中的感受,经验和思考。总长度100米的屋顶。这些屋顶将在东部沿海那经常发生的暴雨中保护夯土墙不被冲毁。屋顶特点这座长屋顶是整个设计的中心,不论具体物质上还是概念上都是。不论你站在建筑的哪个角落,这座屋顶都仿佛无所不在,显示着他那由木头支杆组成的复杂纹理(当然实质上主结构还是钢材)。这是瓦山旅社的一个居住单元。复杂的屋顶结构及夯土墙十分显眼。这座绵长的建筑内部本身就应该成为一种山水。当我们从建筑的一边穿到另一边,这个行走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视觉与空间体验的变化都是构成这个“山水”的一部分。结构形式特点——木构架、钢结构挂在房子北墙外侧的曲折山道如站在长焦镜头内的木拱洞瓦山西尾木构架屋顶那复杂的木支杆结构,以及下面隐藏着的钢结构主体。立面特点瓦山旅社的南立面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材质,有木支杆的屋顶结构,有竹子,有水泥,也有王澍著名的“瓦片墙”。而北立面则着重于显示屋顶的结构以及夯土墙。在这一面,建筑的主要形象与山景相衔接。剖面特点剖面具有的韵律感,就如同魏晋时代的田园诗,短小轻巧而且自由。这样的韵律左右着瓦山旅社的空间变化——他们就像诗一样顺畅。瓦的运用王澍用瓦来表现传统房屋类型无疑是非常敏锐的选择,因为古瓦旧墙是构成江南水乡古镇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墙面和屋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坡道的运用在王澍的建筑中,坡道是他惯用的建筑语言,将建筑内部空间变成一个没有界限的整体,让人可以不自觉地畅游其间,处处是景。我们可以从底层不自觉地慢慢走到楼顶,乃至瓦片顶上。山道的运用内部回廊瓦山中腹院落回廊古典元素西部内部的洞瓦山的缝隙小憩之处在这里的每一个场景似乎都经过精心编排,设计地恰到好处。西面的水池,让住宿者犹如置身于园林当中,宛如来到一个世外桃源一般。山水共融小结总结:不足之处:1、瓦山旅社虽然很富有独特韵味,但在流线上较为复杂。2、因为本酒店是在学校内部,住房数量较少。也许会有人批评说瓦山旅社只是一座穿着传统外衣的现代结构,但王澍已然从亲近和理解传统文化中发展出了他自己的一套老练的建筑语言。在了解王澍之后,确实会受到他的一些启发,希望在本次山地旅馆的设计中,能够学习他的一些写意的建筑手法,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让自己的设计更具古典韵味。
本文标题:水岸山居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4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