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全方位透析等效平衡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三大理论之一,它是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基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新教材总体上对化学平衡降低了难度,但它仍是值得重视的高考热点。其中等效平衡是化学平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为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等效平衡,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有关等效平衡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一、等效平衡的原理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二、等效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等)有关,而与建立平衡时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的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2SO2+O22SO3①2mol1mol0②002mol③1mol0.5mol1mol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比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三、等效平衡的规律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Ⅰ类: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与原起始量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Ⅱ类: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起始量之比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2、定温、定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任意型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起始量之比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四、等效平衡的解题思想——极值法无论平衡从哪个方向建立,在判断时,都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把生成物全部推算成反应物或把反应物全部推算成生成物,再与平衡开始时加入的物质的量相比较。推算公式是: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成生成物而消耗了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原来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理解了上述等效平衡的概念和建立方法,就能顺利应用到实际的解题中。五、等效平衡的应用等效平衡的应用通常有三类,第一类是改变起始加入量,第二类是反应物分批加入,第三类是等效平衡的综合应用,现就此例析如下。1、改变起始加入量时有关等效平衡的计算⑴改变起始加入量判断平衡时体积分数的大小例1(2005年江苏化学卷,18题)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2molC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C、1molB和1molCD、2molA、3molB和3molC解析:本题考查了上述“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规律中的第2类等效平衡问题。首先把各选项中的C都折算成A和B,再与题干相比较。选项A中把“2molC”完全转化为“4/3molA和2/3molB”,可设想分两步进行,第一次先加入4/3molA和4/3molB,与题干中比例一致,与原平衡等效,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第二次再移走2/3molB,会使平衡逆向移动,A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总物质的量减小),故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选项B中所充入的“1molHe”不能改变各组分分压,对平衡无影响,只需分析加入“2molA、1molB”的情况即可,其分析原理与选项A类似,故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也大于a%;选项C中把“1molB和1molC”完全转化为“4/3molA和5/3molB”,也可假设分批加入,第一次先加入4/3molA和4/3molB,与原平衡等效,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第二次再加入1/3molB,会使平衡正向移动,A的物质的量减小(但总物质的量增加),故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小于a%;选项D中把“2molA、3molB和3molC”完全转化为“4molA和4molB”,与原平衡等效,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故符合题意的为AB。⑵改变起始加入量时计算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例2(2004年北京理综卷,14题)在一定温定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是0.10mol/L,达到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时,则平衡时的H2浓度(mol/L)是()A、0.16mol/LB、0.08mol/LC、0.04mol/LD、0.02mol/L解析此题仍运用等效平衡规律处理,仍假设第一种情况的反应体系的体积为VL,第二种情况的反应体系的体积为2VL,则在等温条件下,两者建立等效平衡。其中H2的平衡浓度相同,为0.02mol/L(由第一种情况平衡时,HI浓度为0.16mol/L,可推知H2转化浓度为0.08mol/L,则剩余浓度为0.02mol/L得)。这样,由第二种情况的反应体积为2VL压缩到VL时,平衡不移动,但H2、I2和HI的浓度均增大2倍,所以H2的平衡浓度则为0.04mol/L。应选C。⑶利用等效平衡讨论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例3、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配比投入,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为()A、1B、2C、3D、4解析看题意多数学生认为这是“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问题,常用极端假设法,即完全推算到A、B这两种反应物一端,即有0.6+1.4×2/x=2,或0.3+1.4×1/x=1,得x=2,应选B。然而还应考虑到等效平衡的另一种情况,即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起始量之比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即为当x=3时的情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C。2、反应物分批加入时有关等效平衡的计算⑴反应物分批加入时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例4(2003年全国新课程卷,12题)某温度下,在一容器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小1mol解析本题考查了上述规律中“定温、定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问题。选项A、B中三者比例为2:1:2,与题中比例一致,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动。C可设想为两步加入,第一次加入1molA、0.5molB、1molC,此时平衡不移动,第二次再加入0.5molB(此法与一次性各加入1mol等效),提高反应物B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D中均减小1mol,也可设想为两步进行,先将A减小1mol,B减小0.5mol,C减小1mol,此时平衡不移动,再将B减小0.5mol,降低反应物B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故本题应选C。⑵反应物分批加入时判断平衡时体积分数的大小例5(2004年广东化学卷,5题)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2,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解析有关“等效平衡”问题,一般都假设过程:设原平衡在建立前初始时,只放入NO2其物质的量是amo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VL,再加入的NO2是namo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1+n)VL,两种情况下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等效平衡),此时NO2的体积分数相同。再把容器的体积由(1+n)VL压缩为VL时(因为题设条件是等温等容,所以需把假设过程的虚设体积恢复至原体积),该可逆反应的原平衡会发生正向移动,再建立新的平衡状态,此时反应物NO2的体积分数会比原平衡减小。故应选C。3、等效平衡的综合应用例6(2003年江苏化学卷,26题)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⑴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⑵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⑶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则x=mol,y=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判断的理由是。⑷若在⑶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Ⅱ.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⑴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⑸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将b与⑴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选填一个编号)。(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恒容和恒压两种情况下的等效平衡。Ⅰ中的后三问都是考查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Ⅰ、⑴由反应A(g)+B(g)C(g)知,反应到达平衡后,若有amol的C生成,则必有amol的A消耗,此时剩余A的物质的量为(1-a)mol。⑵起始量改为3molA和3molB,相当于3个1molA和1molB,或理解为需将容器扩大为原来的3倍,才可保持恒温、恒压。根据第⑴问答案,C的物质的量为3amol。因而可确定,在定温定压的条件下起始量为3molA、3molB和0molC与1molA、1molB和0molC为等效平衡。所以这两种状态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一定相同,因而状态⑵下,A、B、C的物质的量都是状态⑴下的3倍。⑶将状态⑶与状态⑵看成是等效平衡,把xmolA、2molB和1molC全部转换成反应物,为(x+1)molA、3molB、0molC,故可求出x=2mol,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与状态⑵相同,故反应后A的物质的量y=(3-3a)mol,B的物质的量为(3-3a)mol,而(3-3a)与2大小比较,完全取决于a的数值。若a>1/3,则n(B)<2mol;若a=1/3,则n(B)=2mol;若a<1/3,则n(B)>2mol,故答案为“丁”。⑷根据化学方程式,状态⑶中,2molA、2molB和1molC等效于3molA、3molB和0molC,在此平衡混合气体中再加入3molC,相当于6molA、6molB和0molC,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多少,根据上述规律,应与1molA、1molB和0molC中的C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A(g)+B(g)C(g)起始量:1mol1mol0mol平衡量:1-amol1-amolamol故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2-a)。Ⅱ是考查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⑸因此时容器的容积不变,而⑴中容器的容积缩小,⑸小题中容器相当于在⑴的基础上减小压力,使所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故答案为(乙)。答案⑴(1-a)⑵3a⑶23-3a(丁)理由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3a=1,则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若3a<1,则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⑷a/(2-a)⑸(乙)因为⑸小题中容器的容积不变,而⑴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⑸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⑴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启示解此类题目首先判
本文标题:等效平衡例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5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