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浅谈中西方英雄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英雄的差异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每个时代、每个国度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这些英雄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赢得百姓们的认同和爱戴。无论影响是大或小,抑或者是深远与否,他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对当时本国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英雄之于中国,绝大多数是岳飞、文天祥等视祖国存亡为自身头等大事的爱国英雄,在他们的字典中从来不会出现投降、屈服之类的字眼;英雄之于西方,则多为莎士比亚、恺撒之流,他们崇尚自由,他们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他们身上可能有着中国人未曾想到过的劣迹,但他们仍然被他们国家的人民捧为英雄的座上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差异?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在中国人心中英雄应该拥有宏图霸业、视死如归的精神,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人活着要有尊严,要有气节,这样的字眼在中国式的英雄人物眼中比生命还重要。西方英雄主义观的产生与其文化息息相关,个人本位主义、崇尚自由的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英雄及其观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言,它的产生和演变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英雄作为人与神的结合体,其身上的神性逐渐减少,人性不断得到彰显。作为两种异质文化,中西方英雄主义观念的差异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质。自古以来,中国的英雄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可死得轰轰烈烈,也绝不苟且偷生。他们认为为国家和民族大业、为百姓安居乐业舍生取义是理所当然的事。西方人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在战场上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存活,不受生命上的威胁。我认为这是中国英雄与西方英雄存在的本质差异,不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不同的英雄。下面我们来看两位英雄,让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中西方英雄文化建设存在的差异。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在他的一生中先后三次从戎,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不光是军事方面,岳飞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造诣,其作品《满江红》至今传唱于民间,脍炙人口。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英雄却被奸人所害,最终抱憾大理寺狱中,留下了一个千古之恨。这样一位大英雄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占据一定位置,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英雄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许会被淡化许多,但不变的元素中一定存在着视死如归的气魄,精忠报国的决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风度。这就是中国英雄的普遍特点,他们的性命一定是与祖国的存亡密切相关的,他们在我们的心中一定是完美无缺的。这是中国式的英雄,英雄的事迹与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也许不够真实,但一定是能够给我们以足够的教诲与无限的正能量的。再看看来自西方的英雄,在欧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若论将道、影响力、地位以及传奇色彩,恐怕人数不少,而其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当数马其顿王——响彻千秋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马其顿王菲力普十几个子女中最优秀的后代,他的启蒙老师是著名的底比斯才女,在他13岁的时候,他拜希腊著名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为老师学习哲学、医学、动植物学和地理,培养了他好学的精神以及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亚历山大是幸运的,在文化修养上,他继承了希腊世界的文化精髓;在军政才能上,他继承了菲利普一生纵横巴尔干半岛所向无敌的军政经验。可以说这样一个人如果说放在中国,同样也会被人记住,但一定不会像他在他自己的国度里那般受人爱戴,因为像他一样的人物在中国也有,成吉思汗,同样建立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帝国。但仍有诗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边是西方英雄与中国英雄的差异,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崇尚自由,将国家存亡扛于肩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是他们所推崇的。而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则是,西方人并没有掩饰亚历山大大帝身上存在的小瑕疵——他一生都不会自己系鞋带。不掩饰的瑕疵反而更加突出了英雄的伟大。结合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所塑造出的英雄的不同。一个是无所不能的神,他帮助他的百姓从百姓们所想到的任何一个方面,大到保卫祖国,抵御外来侵略,小到谁家的媳妇想要生个儿子。另一个只是一味随心所欲的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他们有时可以打跑外来侵略者,建立一个安定富强的国度,但有时他们甚至不会在乎百姓们的感受,但他的子民们仍然称他们为英雄。所以说西方人更喜欢优缺点并存的人物。东方人则喜欢把英雄人物神话化。
本文标题:浅谈中西方英雄的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1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