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与策略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与策略【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当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深度缺乏等问题,通过转变角色意识、优化教学程序、掌握倾听艺术等策略,可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策略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讲授、灌输成了教学的主要方式,重视了交给学生知识,忽视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如果缺少互动就缺少了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灵动。1.师生互动的有关概念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互作用、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因教学关系而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是师生间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互动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是在一定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2.师生互动的主要类型大量研究表明,师生之间心理和行为上的亲近与和谐程度以及学生对教师寻求指导、帮助的心理和行为的不同表现和特征决定了师生互动的基本性质和总体特点,由此师生互动可分为单向型互动、双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等类型。单向型互动指师生单方面作用于对方。如教师单方面实施的不结合学生反应的讲解,或者学生得不到教师任何反馈和支持的小组讨论等。这种形式的互动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常见,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双向型互动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如师生之间的提问、对话或师生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教与学行为等。这种形式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多。多向型互动包括隐性和显性多向交流,前者如教师与某一学生单独的交流会影响其他在场的学生,后者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集体讲授、提问、要求等,可以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并都在实质上与教师发生着互动。混合多向型互动包括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彼此来回交往,互相影响。3.师生互动的存在问题3.1形式单一,多师生互动,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学生可以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师生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单个学生互动、教师与学习小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也可以是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据有关调查,目前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比较多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较少,形式比较单一。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动手70%,学生教别人95%。加强生生互动,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3.2内容单调,多认知互动,缺情感互动师生间的互动一般包括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课堂教学通过认知获得知识、丰富技能、形成情感、提高智慧、完善人格。目前课堂教学多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重视认知互动。由于无法直接检测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彼此借鉴,共同进行情感体验。3.3深度缺乏,多形式互动,缺实质互动许多课堂互动徒具形式,无实质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思考价值和实质内容。4.有效互动的策略4.1转变角色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供保证2研究表明,师生互动受教师各方面特征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教育方式、管理风格、对学生的期望值等都会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一样,师生互动的效果也不同。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标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中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明确有效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而不是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师角色,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一员,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不能“一言堂”,应该给予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主动发言、共同参与的机会;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不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互动的“主力”,另一部分学生成为互动的“替补”;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寻找学生的思维火花。4.2优化教学程序,拓展有效互动的空间4.2.1设计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手段,是师生互动的平台。一般教学活动中,师生都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但主要存在一下一些问题:(1)问题比较直观,缺少思考价值。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要有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的提问,首先应该在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问题进行发问,提问的内容应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形象到抽象,逐步逼近生物本质。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启发思维活动,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其次,教师的提问要形式多样,可将问题设计成填空选择题或判断改错题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深刻认识。提问既可师生对答,又可进行生生互答,教师在适当时候点拨提炼,也可以由学生向教师进行提问,提高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再次,教师要努力创设接近本质的生物问题情景,在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反思的过程中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适时提出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索方向和思维途径。最后,教师的问题有具有发散性,以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和课堂有效互动的空间。问题可让学生有多种解决策略、思考方向、操作方法的选择,由此产生更大的互动空间和需求,增强的互动的需要性和有效性。4.2.2设计合作学习,增加互动途径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增加生生互动的途径。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学生无目的瞎聊,教师不主动指导,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等现象。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同进行异质分组,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小组学习时,要让每一位组员在小组内部充分发表意见,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时,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补充。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更主要的是要帮助组员实现个人目标以及实现小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个体间发生互动,了解他人学习方式,模仿他人行为,增进彼此感情,提供互相借鉴的机会。4.3掌握倾听艺术,将有效互动的领向深处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似乎是学生的事,教师娓娓道来,学生细细倾听。但事实上,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的意图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初中生天生具有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倾听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和高度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精心呵护他们心灵的成长和智慧的萌发,他们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3展和提高。教师倾听学生,就是对智慧的欣赏,对知识的尊重,对生命的敬佩。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倾听,就能唤起学生更加自主、专注地投入学习,实现真正的有效互动。教师的倾听,不仅仅要倾听学生的言语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观察学生脸上的表情、了解学生言语背后的情绪,从而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真正理解,思考的方向是否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恰当,同时适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用自身的倾听作表率,引导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掌握倾听技巧,从倾听中得到收获。对于课堂上常有学生没有耐心听别人发言,一定要帮助纠正,告知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只有倾听、思考、理解后的互动才能从别人处学到更多的东西。要在做到有效倾听,首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到安全、信任,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时要真诚地与学生有目光交流,让对方知道你正在认真倾听。在倾听过程中一定要有回应,用眼神、表情、言语表示出和对方的交流与互动,要耐心地对待对方的表述,耐心地引导他们多想多说,在愉快的交流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总之,增强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只有教师在课堂中有所作为,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教学效果才会凸显出来。
本文标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与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3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