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稀土永磁材料Nd-Fe-B11章-永磁材料--韩满贵内容永磁材料简介与基础理论12金属永磁材料3铁氧体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Nd-Fe-B4提纲1.稀土元素及其结构与磁性;2.稀土永磁合金性能概述;3.Sm-Co型合金;3.1.SmCo5;3.2.Sm2Co17;4.Nd-Fe-B稀土永磁合金;5.粘接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6.永磁性能比较及应用实例;1.1稀土族元素1.稀土元素及其结构与磁性⑴结构主要指原子序数为57(La)至71(Lu)的15个元素,加上性质类似的Y和Sc;晶体结构大都为密排六方结构。⑵磁性Gd从0K到居里温度293K只表现出纯粹的铁磁性,但磁矩的取向随温度而变。Gd以前的轻稀土Ce、Nd、Sm具有反铁磁性。重稀土金属Tb、Dy、Ho、Er、Tm表现为铁磁性或亚铁磁性。Y、Sc、La、Yb、Lu为非磁性稀土元素,但Y、Sc、Yb的离子具有磁矩。1.2.稀土族元素的结构和磁性3.多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目前开发的稀土永磁材料都是以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材料。4.晶体结构多为复杂的四方结构和六方结构。5.轻稀土化合物中3d-4f电子磁矩是属铁磁耦合,而重稀土化合物中3d-4f电子磁矩是亚铁磁性耦合。稀土永磁合金是稀土金属和过渡族金属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是目前具有最高永磁特性的永磁材料。用于制造大退磁场的行波管聚焦磁铁、微型永磁马达和发电机及微型高灵敏度仪表等。六十年代——第一代稀土永磁(1:5型R-Co永磁)七十年代——第二代稀土永磁(2:17型R-Co永磁)八十年代——第三代稀土永磁(R-Fe-B永磁)2.稀土永磁合金性能概述主要有3类永磁体,它们的性能概述:a)Sm-Co永磁体(1:5家族)–高矫顽力(可达到50kOe),高居里温度,退磁化以形核机制占主导作用,良好的温度稳定性;b)Sm-Co永磁体(2:17家族)–中等矫顽力,高居里温度,钉扎机制占主导作用,难以磁化它,良好的耐蚀性(好于1:5型),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易碎;c)Nd-Fe-B永磁体,高饱和磁化强度,高剩余磁化强度,高磁能积,矫顽力可达1–2T,耐腐蚀性差,低机械强度;3.1.第一代稀土永磁:RCo51)RCo5型型稀土永磁:其中SmCo5具有最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5–19X103kJ/m3,Ha=31840kA/m,Tc=7400C,Ms=890kA/m.2)SmCo5永磁材料的成分和结构Sm-Co之间可形成七种金属间化合物(如下页所示!)其中SmCo5属六角晶系,点阵常数a=5.002Aο,c=3.694Aο。按SmCo5分子式计算:成分:Sm——16.66at%实际上,Sm含量在16.85~17.04at%可获得最佳值。主要是因为Sm在制备过程中,约有1~2wt%被氧化。3.Sm-Co型永磁合金SmCo5永磁合金3)RCo5永磁的制备工艺粉末冶金法:配料→熔炼→磨粉→磁场成型→烧结→热处理→磨加工→检验还原扩散法:原料准备→混料→还原扩散→去除钙和氧化钙→磨料→干燥→磁场成型→烧结→热处理→磨加工→检验SmCo5永磁材料4)在制备时应注意的问题:配料时应补足可能发生的损失量。熔炼和烧结时应先在真空后充氩气的气氛保护下进行制粉应在介质保护下进行振动球磨合理的烧结温度、热处理工艺磁场成型SmCo5永磁材料5)SmCo5永磁矫顽力机理单畴矫顽力理论单畴颗粒和磁化强度可近似看做均匀转动,它的Hcj和Ku成正比。实际情况这类合金的矫顽力比理论值低得多(十分之一)。SmCo5单畴临界尺寸为d0=0.3~1.6μm,而实际获得最高矫顽力的颗粒尺寸D=5~20μm。且Hcj和Ku不成正比。晶界、晶体缺陷和第二相对畴壁的钉扎效应由反磁化畴的形核与长大的临界场Hs决定6)SmCo5永磁合金的退磁曲线3.2.第二代稀土永磁(2:17型R-Co永磁)R2TM17多数属于菱方晶系Sm2Co17是稀土永磁合金中磁稳定性最好的一种,居里温度很高,Tc=926℃,对于高温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单相型R2(Co、Fe)17永磁的矫顽力由反磁化畴的形核、长大的临界场决定,其性能不高,工艺不易控制。以Sm-Co-Cu三元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2:17型稀土永磁,是时效硬化型材料,其中,Sm-Co-Cu-Fe-M系2:17型永磁,代表第二代稀土永磁,已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Sm2(Co、Cu、Fe、Zr)17合金的磁性能最好,并已商品化。(一)、Sm2(Co、Cu、Fe、Zr)17永磁的成分这种合金的成分可表达为:Sm(Co1-u-v-wCuuFevMw)z其中:Z=7.0~8.3,W=0.01~0.03,u=0.05~0.08,v=0.15~0.30,M=Zr、Hf、Ti、Ni等金属原子。1)概述:2)Sm2Co17永磁合金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稀土元素Co3)R2TM17型稀土永磁合金的磁性能在稀土永磁材料中,Sm2Co17永磁体的磁稳定性是最好的一种。在25–1000C中,它的可逆温度系数Br比SmCo5小一个数量级。在25-4000C,Br仅有-0.34%/0C,Hc=-0.148%/0C,也相当低。2:17型的永磁体的抗氧化能力是稀土永磁中最好的,磁性的不可逆损失及长期稳定性也相当好。目前普遍认为2:17型合金的高矫顽力都是沉淀相对畴壁运动的钉扎决定的。Sm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对合金的矫顽力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退磁曲线的方形度。Fe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随Fe含量的增加,合金的Bs迅速提高;同时Fe有促进胞状组织形成的作用,随Fe含量的增加,Hcj也提高。Cu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随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Hcj迅速提高;而Br和K下降。Zr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提高Hcj和退磁曲线方形度起关键作用。同时含Zr的合金的矫顽力对热处理工艺十分敏感;Zr加入,可使合金中Fe含量增加,而使Cu和Sm含量减少。4)合金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5)Sm(Co、Cu、Fe、Zr)Z永磁合金的热处理(Z=7-8.5%)1.液相烧结:在1190~1220℃/烧结1~2小时,以便得到致密的磁体;2.1130~1175℃/固溶处理0.5~2h后快冷,以得到单相的固溶体;3.750~850℃/等温时效0.5~10h4.分级时效或控速冷却:对于低Zr含量合金的时效处理,一般为:7000C/1h6000C/2h5000C/4h4000C/8~10h;对于高Zr含量合金,采用控速冷却:一般以0.3C–1.5C/min控速冷却至4000C再时效适当时间。分级时效处理过程中磁性能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步骤:6)分级时效处理过程中磁性能的变化7)Sm2Co17永磁的退磁曲线4.第三代永磁合金:R-Fe-B系合金4.1.概述4.2.Nd-Fe-B永磁的成分和结构4.3.Nd-Fe-B永磁体的微观结构特点;4.4.Nd-Fe-B的制备:烧结和热处理4.5.矫顽力机理4.6.Nd-Fe-B的磁性能及稳定性4.1.概述:R-Fe-B永磁不含战略物质Co和Ni;自1983年开发以来,已由R-Fe-B三元系发展到(Nd、HR)-FeM1M2-B七元系合金;生产工艺多种多样,如烧结法、熔体快淬法、粘结法、机械合金化法等。它能吸起相当于自重640倍的重物,而铁氧体只能吸起自重的120倍;居里温度不高,稳定性差。烧结和热处理采用二级回火处理矫顽力机理认为普遍由于畴壁位移机理引起的。但到底是成核型硬化还是钉扎型硬化目前尚有争论。稳定性目前,R-Fe-B系合金的缺点是磁稳定性差,Nd-Fe-B三元系永磁材料在20~100范围内,磁感温度系数为Sm-Co合金的3~5倍,矫顽力温度系数为Sm-Co合金的2~3倍。原因合金的居里温度不高Nd和Fe都比较易氧化和腐蚀1)成分Nd11.76+xFe82.35-x-yB5.88+y,大约为Nd15Fe77B8,以Nd2Fe14B化合物为基,并富B和富Nd。2)结构Nd2Fe14B四方相、富Nd相和富B相Nd2Fe14B化合物一个单胞中由4个分子组成,有68个原子;它们构成四方结构,易磁化轴为c轴;铁磁性。富Nd相,沿晶粒边界分布,其作用为:能助熔促进烧结,使磁体致密化,Br提高沿晶界分布,有利于矫顽力的提高易氧化,抗蚀性差。富B相,大部分沿晶界分布。B为四方相形成的关键,但过多会使合金的Br下降。4.2.Nd-Fe-B永磁的成分和结构R-Fe-B系的显微结构特点(1)基体相为Nd2Fe14B相,它的晶粒呈多边形,具有四方结构,是唯一的永磁相,它的体积百分比决定了它的磁性能。它的体积百分比可由Nd2Fe14B化合物的磁化强度Ms与合金的磁化强度Ms的比值来估算。富B相以孤立块状或颗粒状存在,它是硼化物Nd1+0.1Fe4B4,大部分富B相多边形颗粒存在于晶界交隅处或Nd2Fe14B晶界上,常常是不同变态的亚稳定相,居里温度=13K。在NdFeB合金中,富B相的数量介于0-8%之间,希望它的体积百分比愈小愈好。富Nd相沿晶界或晶界交隅处分布,呈约200Å厚的薄层状和少量块状,把基体相晶粒包围住。极少数成颗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相晶粒内部。沿晶界分布的薄层状富Nd相,对Nd-Fe-B合金的磁硬化起重要的作用。4.3.Nd-Fe-B永磁体的微观结构特点1)概述R-Fe-B系的显微结构特点(2)大量的实验表明,富Nd相的成分很不均匀,可能存在富Nd2FeB3富Nd相、共晶富Nd相以及其它尚不知道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富Nd相。富Nd相极易氧化,氧对这些富Nd相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富Nd相在Nd-Fe-B合金中的作用是:1.能助熔促进烧结,使磁体致密化,合金Br提高;2.富Nd相沿晶界分布,起到交换作用,分割和隔离铁磁相,有力于Hc提高;3.易氧化,抗腐蚀性能差,对磁稳定性不利。2)R-Fe-B系永磁合金的显微结构气孔3)理想的NdFeB微观结构4)其它类型的微观结构纳米复合增强效应:纳米尺寸软磁相与永磁相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使剩磁和最大磁能积明显增大。纳米复合磁体:NdFeB/α-Fe、SmFeN/α-Fe磁体4.4.Nd-Fe-B的制备:烧结和热处理1)工艺流程2)烧结NdFeB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1.制粉:制粉的目的是将大块合金锭破碎至一定尺寸的粉末。拥有良好取向度的磁体,对磁粉的要求是:粉末颗粒尺寸小(3~4m),尺寸分布要窄即3~4m颗粒占80%~90%,尽量保证粉末颗粒呈单畴结构;由于机械制粉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粉末颗粒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应变、含氧量高,影响磁性能等。所以要制造高牌号的烧结NFdeB永磁体,就必须引入吸氢破碎技术,尤其是配合快凝甩带工艺;2.烧结:取向压型后的粉末压结体仍然不具备高永磁性能的显微组织,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度,改进粉末颗粒之间的接触性质,提高强度,使磁体具有高永磁性能的显微组织特征,需要将压坯加热到粉末基体相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热处理一段时间,这一过程就是烧结。烧结温度下,由固态的主相和熔化了的富Nd相组成,即液相烧结。烧结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既是液相生成与液相的流动;溶解与析出和固相烧结。主要烧结温度大约在1030℃~1080℃之间,此时磁畴基本形成,富Nd液相流动,使得富Nd相均匀包围磁畴,达到磁体微观结构要求。3.烧结态的合金磁性能很低,还需要进行两次回火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磁性能尤其是矫顽力。第一级回火温度视工艺不同,约在0℃~1000℃;第二级回火温度约在550℃~700℃;两次回火时间视工艺和成分的不同而不同。经过两次回火处理后,磁体矫顽力Hci基本达到要求,合金磁性稳定性也大大增强。目前,对于R-Fe-B系永磁的矫顽力机理有两种不同看法:1.部分人认为是有畴壁的钉扎场来控制;2.但多数人认为Hc决定于反磁化畴的形核扩张场,且与温度范围有关;3.对于烧结Nd-Fe-B来说,370K以下,Hc起源于反磁化畴的形核场,而370K以上则决定于畴壁的钉扎场。对于快淬Nd-Fe-B永磁,520K以下为反磁化畴的形
本文标题:永磁材料-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7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