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新版2016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对上美术课都严肃有余,其中一大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快,心中还存有那种爱涂爱画的天性,而同样也有少数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以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去应付,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少年应有的活力。二、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三、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1、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能力。3、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5、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素质。四、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补充、增删及改进意见1、教材内容在编写上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力参考,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2、适当注意了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3、重视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的评价。4、内容注意处理好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教材中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5、重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6、在教材内容的难易上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点。7、在农村的学生应多学习贴近他们生活环境的内容,而文中许多内容离他们太远。五、教学资源的开发1、平时多买一些教学用具,如如意结,印章,教学参考书籍,教育杂志等。2、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贴在黑板上(后墙)供学生评价。3、利用多媒体扫描一些图片资料。4、学生自行买了许多图画书及学具,如刻刀、木板、橡皮泥等。六、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1、克服教师讲述为主,尽量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动手动力。2、从各个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画面的处理能力;3、配备完善的教学器材4、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定期进行优秀作品展览。七、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所需课时1《画布上的阳光》色彩》22《用雕塑记录时光》《色彩与情感》23《画布上的抽象》《素描苹果》24《设计美丽服装》15《小产品,巧创意》设计、制作16《我的网页》1、走近互联网2、简单操作17《走近收藏》1八、总结与反思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第一课画布上的阳光教学目标*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教学过程一、书本作品欣赏一、活动导入展示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的校园景色,请学生感觉照片上的色彩,分析其中各有哪些色彩成分和色彩成分比例。小结:大家的感觉和分析是否完整和准确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作品,看看画家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色彩瞬间的印象的。自拍本校的色彩感觉较强的风景照片。作品欣赏二、作品《日出·印象》欣赏1.画面的瞬间景象的感受和印象:旭日朦胧的光色,船、物、大气、水、阳光交融成一片。2.如何表现画面的光的感受?①光源:橙红色,天空受光照射变成橙色,水面有的直接变成光源色,受影响有的偏黄,有的偏紫。②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银灰色的海面,在光与物的影响下,色彩丰富多彩。③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一点点地排列上去,看上去有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欣赏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活动对比三、色彩分析活动:请再一次感觉校园的照片,分析其中各有哪些色彩成分及色彩成分各占多少。小结:欣赏了作品《日出·印象》后,我们再一次感受照片的色彩成分,同学们对照片的色彩有了更全面、更丰富的分析,同时还发现,绘画色彩绝不是简单的物体固有色的明暗变化。《日出·印象》是19世纪后期,在法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个标新立异的画派——印象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为什么说是标新立异的画派呢?让我们一起来比较几幅作品。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四、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1.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印象派前的作品《石桥》《父亲的肖像》《卖水的人》以棕色调为主,重点欣赏《卖水的人》,分析画家对写生色彩的认识,即固有色的明暗变化。印象派的作品《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色调有的温暖,有的偏冷,色彩丰富,光与色交融,画面具有生命力。2.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和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印象派前的作品《父亲的肖像》和印象派的作品《打阳伞的女人》进行比较。前者像是在永恒不变的光源下描绘的;而后者则让人不得不叹服阳光这个无形的东西,被画家莫奈描绘得具体而具有生命力。3.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画家莫奈的作品《卢昂教堂》与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和《芭蕾舞预演》欣赏。欣赏《石桥》《父亲的肖像》《卖水的人》。欣赏《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父亲的肖像》《打阳伞的女人》欣赏莫奈的作品《卢昂教堂》四幅与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和《芭蕾舞预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布置课后学习活动印象画派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画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等。每位画家都有自己关注的题材,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老师提供的有关书目和网站搜集资料,对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进行了解、总结和归纳。色彩教学目标:通过生活、美学中的色彩进行分别介绍,结合讲解、图片、赏析、实例讨论中认识色彩。使学生加强对色彩的理解力、掌握力、判断力。并能有意识的组合色彩,进而运用于平时的美术创作中去。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教学重点:以生活中的色彩作为切入点引出美术中的色彩,着重介绍三原色、间色、补色及色相、明暗度、冷暖度的判别,并结合图片等加深印象且能运用于具体的图片中加以分析。教学难点:对于色彩中的冷暖度、对比、补色、间色的认识,在实际运用中怎样加入色彩知识点加以欣赏。教学过程:一.结合图片引出新课1.发展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世界是多彩的,我们无时不在感受色彩,同时也在不断用色彩装扮自己。课堂活动(1)通过图片的观赏,请列举出我们周围你所熟悉的色彩?你最喜欢的色彩有哪些?(2)列举几组图片,看看其中的色彩有哪些构成?总结归纳:色彩构成正是研究色彩组合、搭配规律的学说,它能够提高我们认识色彩的能力。它是探讨利用色彩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规则、技法的学说。二.揭示课题,讲授新课1.色彩三要素展示(三原色:红黄蓝)(1)色相:颜色面貌,借助色彩名称区别色相(十二色环)(2)明度: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3)纯度: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2.课堂活动(1)首先观察几组色彩,进一步加深色彩印象,结合实例,自主辨别其中的色彩要素(2)学生自主进行颜色调配,观察其中的变化三.深入课题讲解1.在自然界中,色彩不仅仅是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我们用色彩来表达情感2.色彩的三种感受:生理感受:(表现酸甜苦辣的色彩);情绪感受;文化感受在这三种感受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情绪感受。例:现今的电影市场中风靡着商业巨作,再商业电影中,导演十分注重镜头中色彩的变化。如张艺谋的《英雄》的几个场景:无名进宫见秦王;故事一(屠杀、妒忌、仇杀);故事二(怜惜、离别);故事三(浪漫、陪伴)等都是运用了不同的色彩基调加以烘托。其次是文化感受,中国特有的色彩是红与黄,如中国结、灯笼等。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文艺表演则是更多的运用了蓝为主色调。因此,不同的国家会有自己不同的代表色彩。3.课堂活动试举例说明色彩可以分成生理感受、情绪感受、文化感受,其中可例举各方面实例,最好结合自身加以说明。四.课堂练习(1)绘制十二色环,注意色彩的调和以及色彩的三要素(2)自行配置一个物件,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物,除了要突出作品中的色彩配置之外,也需要注意创作品的外观造型。本节课重点知识:1.三原色:红、黄、蓝;次色:是由三原色调出来的色彩,分别是橙、绿、紫;三间色:是由原色和相邻色调和出来的色彩,分别是蓝紫、紫红、橙红、橙黄、黄绿、蓝绿。2.对比:在色环上有三组互补色的对比,分别是蓝橙、红绿、黄紫。冷暖对比则是色彩给人的感受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3.色彩的调和:色彩位置相邻的近似色在家居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它给人有和谐、舒适的感觉;明度调和则是指颜色淡和暗的程度,颜色越接近白色明度越稿,颜色越接近黑色明度越低。五.总结从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出发进而认识美学中的色彩,两者相结合运用于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对美学中的三原色、次色、三间色、互补色、冷暖色、近似色、明暗度等有一大概的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的图片欣赏中去。2课用雕塑记录时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能够了解雕塑的主要形式和创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雕塑艺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通过学习感受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了解雕塑的主要形式和创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感受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魅力。一、对比欣赏电脑显示部分学生课前制作的小泥人展示《说唱俑》人物动态、神态夸张,形象幽默诙谐,生动传神。我们的泥人与这件艺术品有什么差距动态与神态的把握是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关键。二、作品欣赏欣赏分析《足球纪念雕塑群》沈阳这组雕塑表现了什么主题?三、、实践体验请以“清晨”为主题,用陶泥捏塑一个人物动态。塑大形:边推边捏塑注意比例动态变化:人体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请以《清晨》为题,用陶泥捏塑一个人物动态。泥塑工具神态与细节塑造技法分析人物泥塑制作步骤:1、塑大型2、抓动态3、塑神态4、补细节练习2:请在“练习1”的基础上进一步塑造出人物的神态及细节部分,完成作品。四、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五、拓展作业场景组合:课后请根据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特点与同学的作品自由组合成场景,可适当添加景物,并为作品取名,拍成照片,发给授课老师。色彩与情感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表现思想与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用艺术点缀生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色彩情感的认知、运用色彩练习来表达情感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设计和表达情感。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学生唱歌进入课堂。看看教材上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中小姑娘的衣着打扮的特点。(二).导入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导入课题:多变的颜色------色彩的情感(三).新授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火焰、太阳、血液、红旗、春联、窗花……师图片补充。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在哪些时候我们喜欢用红色呢?红色的服装会给我们什么感觉?(结婚或喜庆的日子。热情、奔放、喜庆、热烈、有活力……)1、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新版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3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