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七年级历史第6课_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建立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东周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商业:出现商品交易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牛耕图西周、东周变化的对照表:名称土地兵力财力物力人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东周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二、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的背景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以获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成为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晋楚政治上:改革内政军事上: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军队“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管仲齐桓公称霸经济上:发展生产结果称霸方式:内容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晋楚城濮之战!晋楚VS晋文公称霸称霸方式:称霸原因: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退避三舍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晋楚越吴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多个诸侯国,而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这是历史的趋势!灾难!议一议:你从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身上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坚强)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改革,离不开人才。秦魏赵燕齐楚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同时并存秦魏赵燕齐楚韩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齐魏魏马陵桂陵孙膑秦赵燕楚韩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魏长平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军的进攻了历史必然走向统一的趋势知识结构春秋争霸先赴后继战国兼并同时并存春秋战国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秦楚燕赵魏韩历史发展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有七雄。长平之战秦取胜,封建社会始形成。课堂检测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A、任用管仲为相B、以“尊王攘夷”为旗号C、与楚国争霸D、首先称霸2、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有()A、围魏救赵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3、东周分为和时期,分别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4、公元前7世纪后期大战后,成为中原的霸主。百余年后,又成为中原霸主。5、公元前260年,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的进攻。6、列举春秋时期的三位霸主和战国七雄CC春秋战国城濮晋文公楚庄王秦国和赵国长平秦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楚、秦、燕、赵、魏、韩1、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A秦B燕C楚D齐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桂陵之战B城濮大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AB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晋国4、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A孙膑——围魏救赵B赵括——纸上谈兵C重耳——退避三舍D晋文公——尊王攘夷5、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A伊尹B管仲C姜尚D伍子胥DDB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第6课_春秋战国的纷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5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