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4、《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5、《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bì,低洼),所以进退为评(评,指犁评,是长方形的木框,位于犁箭之上)”。该工具是:()6、《广州日报》文章《官窑瓷器最具有收藏价值》指出: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最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官营工匠有较高的积极性B.官营产品工艺精美C.官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D.民营产品质量低劣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8、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59、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10、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指出:“中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作者高度评价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有学者说:“汉武帝时期,食盐奢侈,僭于民生,淡食常态。铁器奇货,市场衰闭,耒耜徒手稼耕已少鲜矣。”这主要是因为()A.西汉政府推行官营专卖政策B.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C.经济产权附于政治特权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12、“牙行”是清代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居间经纪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向买卖双方抽取牙佣(佣金),牙行种类很多,如米行、豆行、布行、丝行等约有三百余种。“牙行”的出现()A.是手工业分工的细化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避免了同行业间的竞争13、“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14、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15、下图为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3/5C.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的有力推动16、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先后担任过清王室江宁制造,下列对江宁制造局这一类型手工业特色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金充足,垄断经营B.技术先进,原料上乘C.不计成本,用途专一D.面向市场,物美价廉17、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18、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的商品、资本输出的刺激,中国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发生诸多变化,近代化企业相继出现。下列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所谓近代化企业就是利用大机器生产B.所谓近代化企业必须是资本主义性质C.先后次序是洋务、外商、民资和官资企业D.这些市场均面向市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19、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一些商贾“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下列解析有误的是()A.力农致富,弃农经商B.仍受农本意识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经商致富,回归本业D.使手工业和商业缺乏资金而规模受限20、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位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道B、穿越三大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C、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的海上航路D、发现美洲打开了西欧的海外市场21、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世界市场的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C.贸易中心的转移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22、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23、下图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海上霸主地位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英国取得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4/524、《共产党宣言》说:(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它们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这反映了()A.环球航行的探索B.工业革命的扩展C.殖民扩张的开始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25、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不包括()A.侧重在重工业领域B.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C.大企业时代到来D.工厂制度的建立26、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和荷兰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27、某个历史时期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创新的源泉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来源更为多样:工业部门建立研究和开发机构,使寻求技术变化机会的拿薪俸的工程师、科学家阶层的人数增加,而使个体发明家、小企业家人数减少。”从材料可以看出()A.西欧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B.科学研究完全受控于垄断组织C.科技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因素D.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个体发明家28、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出现了巨大飞跃C.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业生产结构29、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A.技术支持B.市场支持C.劳动力支持D.资本支持30、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5/5材料二:《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三: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逐渐成长起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四: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中国近代经济史》(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分)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2分)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对其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材料三中的“初步发展”具体是哪段时间?(2分)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4)通过材料四我们可以得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32、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9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