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河南省公路自然区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我省大致划分为四区,即东北部温湿季冻区(Ⅱ)、西北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Ⅲ)、东南湿热区(Ⅳ)及西南潮暖区(Ⅴ)。我省大部(东及东南部)为Ⅱ区、Ⅳ区,西北及西部为Ⅲ、Ⅴ区。一.东北区—即东部温湿季冻区(Ⅱ)之鲁豫轻冻区(Ⅱ5)包括平顶山、叶县、舞阳、西平、汝南、沈丘(安徽临泉)以北,宝丰、临汝、登封、巩县、堰师、沁阳、博爱、济源、焦作、淇县、鹤壁、安阳以东地区。我省大部范围为该区分布。包括安阳、濮阳、新乡、郑州中部及东部(郑州市区、新密市东部、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开封、商丘、许昌、漯河、周口大部地区。二.东南区—即东南湿热区(Ⅳ)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Ⅳ2)包括平顶山、叶县、舞阳、西平、汝南、沈丘(安徽临泉)以南,平顶山、南召、西峡、淅川以东地区。该区包括驻马店、信阳、南阳大部地带。三.西北区—即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Ⅲ)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区(Ⅲ4)包括平顶山、鲁山、滦川、卢氏以北,宝丰、临汝、登封、巩义、新密西部、堰师、沁阳、博爱、济源、焦作、淇县、鹤壁、安阳以西地区。该区包括郑州市西部(登封、巩义、新密西部)、嵩县、卢氏、汝阳等洛阳地区、三门峡及济源、焦作以北、鹤壁以西局部地带。四.西南区—即属于西南潮暖区(Ⅴ)之秦巴山地润湿区(Ⅴ1)包括平顶山、南召、西峡、淅川以西,平顶山、鲁山、滦川、卢氏以南地区。该区仅分布我省南召、西峡、淅川、西坪等局部地地带。郑州地区包括两个自然区,即Ⅱ5、Ⅲ4区。郑州市区、新密市东部、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为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Ⅱ5);郑州西部的巩义市、新密市西部、登封市全境为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区(Ⅲ4)。河南省二级区划的特征与指标区名水热状态地表情况潮湿系数K年降雨量mm雨型冻深(cm)最高地温,℃地下水埋深,m地貌地表切割深度,m土质岩性Ⅱ5区鲁豫轻冻区0.5-1.0600-800夏、秋雨10-4030-32.5一般2-3冲积平原平原冲积土Ⅲ4区黄渭剑山地盆地轻冻区0.5-1.0600-800夏、秋雨15-4030-32.5一般3河谷1.5湿润重丘,低山和中山,其中分布黄土梁和冲积平原边缘山地500-1000,部分渭平原黄土状土和黄土粗粒岩Ⅳ2区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1.0-1.51000-1600夏、秋雨,梅雨最高K值1.5-2.530-35一般3丘陵盆地1.5-2.0冲平阶地,润湿丘陵,重丘低山为主大部≤200或200-500,局部500-1000黄棕粘性土和粗粒岩Ⅴ1区秦巴山地润湿区1.0-1.5800-1400夏、秋雨最高K值2.0-3.025-32.5埋深不定湿润中山,局部高山大部500-1000,局200土质和岩性注:潮湿系数K=R/Z,R:年降雨量,mm;Z:年蒸发量,mm。一级区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注:具体内容按二级区描述)代号一级区名称公路工程的自然条件特点主要自然病害及对公路影响路基路面的设计要求Ⅱ东部温湿季冻区鲁豫轻冻区冻结程度及对路基强度影响向南减小,除黑粘性土、软土、粉土外,土基强度较好。不利是冬冻胀,春翻浆,夏秋水毁,地形以平原和丘陵渭主,局部低山,修建公路条件不困难。差异下降雪害、冻胀、翻浆、水毁雪害及水毁是公路交通的威胁。路基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中,路基填土高度符合要求,结合当地条件采取隔温、排水、截断毛细水上升,防冻胀翻浆,应用水、冻稳性好的材料作路面基层,在水文土质不良路段,可设排水垫层,提高路基路面整体强度。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黄渭剑山地、盆地轻冻区为东部温湿季冻区向西北干旱区和西南潮暖区的过渡区,集中分布黄土和黄土状土为特点。地下水位深,土基强度较好,边坡能直立稳定。不利是湿陷和冲蚀。因湿度而翻浆,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减轻,新构造为小的上升及局部沉降,病害增多。冲沟、湿陷、局部泥石流次生黄土广,地基强度低。路面结构组合的特点,必须选择不透水的面层或上封闭层。以防雨水下渗而湿陷,潮湿地段注意排水以保护路基。路肩要迅速排水。在石料基层下砂砾底基层。Ⅳ东南湿热区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梅雨及夏雨季节为不利季节。地温过高,沥青路面泛油;加大水泥路面翘曲应力,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路基条件好,公路通过条件尚好。大部上升,局部下降。水毁、滑坡开挖边坡易形成滑坡。宜选用标号较高的沥青材料,保证其垫层的稳定性。渣油路面提高抗滑性并注意封闭表面,提高公路的水稳性,设计中加强排水系统,软土,潮湿路段应处理,或选用低塑砂砾料,或泥灰结碎石作底基层或垫层。Ⅴ西南潮暖区秦巴山地润湿区为东南湿热区向青藏高寒区的过渡区。一些地区因季风而雨期较长,加之地势较高,蒸发较少,渗透较大,土基较湿,一般土基强度较高。中等上升,强弱不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高差大,谷岭多,病害发生较多。设计要保持路基路面的湿稳性或干稳性,过湿地区为保证道路强度一般宜采用路堤,并使边坡符合要求。土结构稳定,强度较好。山地多石料,宜就地取材。但应注意岩溶发育情况,保证公路整体稳定性。摘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摘选说明:省内区划地域范围是按区划图的大致界线而定;两个表为摘选者编制,其内容是综合区划说明表2.0.3、3.0.2及附录一、三,附表1、3.2、3.3。关于《河南省路基路面设计参数调查表》郑州地区的土类分布的填表说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我省大致划分为四区,即东北部温湿季冻区(Ⅱ)、西北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Ⅲ)、东南湿热区(Ⅳ)及西南潮暖区(Ⅴ)。我省大部(东及东南部)为Ⅱ区、Ⅳ区,西北及西部为Ⅲ、Ⅴ区。郑州地区包括两个自然区,即Ⅱ5、Ⅲ4区。郑州市区、新密市东部、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为江淮丘陵、山地润湿区(Ⅱ5);郑州西部的巩义市、新密市西部、登封市全境为黄渭间山地、盆地轻冻区(Ⅲ4)。郑州地区公路土质分类从总体而言较为复杂,即按工程分类的四大土类均有分布,但不同地段土类分布不尽一致,而有较大的差异。按全区土类分布状态大致为:巨粒土即漂卵石(含二级三类土-漂卵石、漂卵石夹土及漂卵石质土,包括三级六类土)占5-10%(三级类土分别为少量或各占1-3%);粗粒土即砂砾石土(含二级二类土-砾类土及砂类土,包括三级十类土)占10-20%(三级类土分别为少量或各占3-5%);细粒土(含二级二类土-粉质土及粘质土,包括三级八类土)占40-50%(三级类土分别为少量[高液限土]或各占5-10%);特殊土分别有黄土及膨胀土:分别占10-20%及10%,红粘土少量,未发现盐渍土。按不同地段及不同路线而言大致为:属Ⅲ4区的登封、巩义境内的S237(豫31)、G207:巨粒土占30-40%,粗粒土为40%,细粒土为20-30%,黄土仅局部分布,占5%,少量膨胀土。巩义境内巨粒土占10-20%,粗粒土为30%,细粒土为40%,黄土分布较为广泛,占10-20%,少量膨胀土。新密境内的S323、郑少路、S321、S316:巨粒土占5-10%,粗粒土为10-20%,细粒土为20-30%,黄土分布较为广泛,占20-30%,膨胀土仅局部分布,占20%。膨胀土多为具中等膨胀性,分布于地表下1-5米及基岩以上,其厚度一般为1-3米局部可达5-7米,地表很少出露。属Ⅱ5区的郑州市区、中牟、新郑境内的G107、G310东段、G220、S223、S102:无巨粒土及粗粒土之砾类土,砂类土占5-10(仅分布于中牟境内),细粒土占80-90%,黄土分布多集中于西部及西北部,占10%(分布于郑州西部及西北部,中牟无黄土分布)。其中细粒土高液限土极少见。注:表中的数据为日常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估计,均未进行具体的调查统计。
本文标题:河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9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