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最新高一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第Ⅱ卷
最新高一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第Ⅱ卷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对每个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高一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参考。第Ⅱ卷(120分)四、(23分)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衡阳王认为虞荔有高尚的志向,很钦敬器重他,回到郡中,就征召他为主簿。(2)不久台城被攻陷,哀情孝礼不能表达,从此终身吃素食穿粗衣,不听音乐。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夏日寇准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两首诗都写夏日,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寇诗夏日的显著特点是轻寒;苏诗夏日的显著特点是凉爽、充满生机。(2)寇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情,苏诗主人公听到鸟鸣时是一种舒畅爽悦之情。从寇诗的“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正处于离愁无法排遣的时候,日暮时所闻燕语只会更添愁绪;从苏诗“夏席清”“石榴开”“树阴满地”等词句中可以看出,在诗歌主人公眼里,夏日是一派清凉有生机之景,睡觉醒来时又闻悦耳莺声,所以主人公这时候的心情应该是舒畅爽悦的。(第(1)题考查学生对诗中所描写事物特征的把握。这需要在诗句中找出关键词,找到诗中描写夏日特征的形容词,如寇诗的“轻寒”,苏诗的“清”与“明”,抓住这些词语组织答案即可。第(2)题考查对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的感悟。从寇诗中的“离心”可知友人或者爱人远去,“无人”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感;苏诗中的“石榴开遍”描述了一片生机之景,日当午时的“树阴满地”,透露出主人公对夏日的感觉是清凉、爽快的。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5分)(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2)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5)《孟子》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提倡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人性上提倡的________论思想等,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精华。(6)19世纪30年代开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美文学的主潮,法国作家________的《红与黑》可称为奠基作。【答案】(1)绕树三匝(2)但寒烟衰草凝绿(3)放浪形骸之外(4)凌万顷之茫然(5)性善(6)司汤达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朱成玉(1)立秋了,眼前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夏天的遗骸。它们齐刷刷地排列在你的视野里,令你无力躲闪。比如树上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果实,健康地存活下来,把完美的心一直留到晚年。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它晚节不保吗?深秋的葡萄,像含冤的眼睛,虽然被秋霜凌辱,却依旧鲜亮,晶莹剔透,闪着不肯谢幕的光。(2)阳光不再蹦蹦跳跳,像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少年,一下子就有了心事。阳光开始为那些在秋天里哀愁着的人工作了,为他们摊开伤心的绿,晾晒着寂寞的红。(3)其实天气还没变,一如往昔,艳阳高照,心却不知不觉间有了丝丝凉意。因为叶子落了,曾经的青春不复存在。流行歌曲里照旧挥霍着用之不竭的情感,但任凭沙哑的歌喉怎样声嘶力竭地挽留,青春都不再回头。你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清扫这满地狼藉。(4)也有不知愁的叶儿们,它们调皮地打着旋儿,姿态优雅,把生命的结束当成一次惬意的旅行。(5)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6)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7)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8)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9)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着一本书的里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10)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苦痛。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面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眼泪,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11)不管天气的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12)在那些叶子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她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13)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14)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15)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16)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17)我想,如果祖母是落叶,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18)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作一次旅行。(19)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她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20)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选自2009年《读者》第6期,有删节)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部分,作者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景图,其意图主要是为了表达秋天之美和作者对秋的向往之情。B.“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祖母对落叶的无比珍惜。C.文章第四自然段写“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同时又说“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可见祖母的笑是苦涩而痛楚的。D.文章以抒情为主要手段,赞美祖母如同秋叶一般,“把生命的结束当作一次旅行”。同时也表达了对祖母的怀念之情。E.文章第十七段把祖母喻为“落叶”,把祖父喻为“风”,旨在说明祖父祖母之间浓厚的情感,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答案】B、D(A主要是为了引起下文,为下文写人提供背景。C“可见祖母的笑是苦涩而痛楚的”与文不符。E没有深化主旨。)15.文中两次写到“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起到了抒情线索作用,把景、情、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行文脉络清晰。第一承上启下,由景及人。第二深化对祖母的怀念,情感达到高潮。16.文章把祖母比作“一片不知愁的落叶”,从全文看,祖母与落叶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请具体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落叶上的脉络,如同祖母的皱纹。②祖母总是不停地翻检那些落叶,把中意的珍藏起来。③祖母的书里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④祖母习惯在落叶上写哀婉的宋词,怀念着祖父。⑤一个落叶的秋天,祖母如同秋叶安详离去。17.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你又是如何理解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虽然短暂,也可能充满痛苦与无奈,无论幸与不幸,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优雅的姿态。不气馁,不消沉,以包容之心去对待苦难与不幸,去采撷生活中哪怕是一丝一缕的阳光和快乐。总之,要珍惜现在,热爱生活。六、(15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4分)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1)将下面四个语句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1分)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③经济发展了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使语意连贯,适合填入两处括号中的关联词依次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使语意简明,文中应该删削的是:(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④③①②(2)而,又(3)“彼此息息相关”或“同呼吸、共命运”((1)注意“改革开
本文标题:最新高一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第Ⅱ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1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