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吴兴高级中学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卷命卷教师徐淑英审核教师闫凤霞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共6页33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案请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对其所谓“天”的理解正确是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2.汉代海昏侯墓(汉武帝之孙)的发掘出土是2015年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成果之一。其中有考古发掘出来的孔子屏风,里面谈及孔子的身高和年龄,其中有关年龄的记载,“鲁昭公六年(前537),孔子盖卅矣”,据推算孔子生于公元前567年,而在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而孔子生。”围绕两则史料,下列有关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真实,所以孔子应该生于公元前567年B.司马迁是历史学记载权威,《史记》更有说服力,所以孔子应该生于公元前551年C.海昏侯的孔子屏风对于汉代的人们说怎么认识孔子,比研究孔子确切年龄的历史价值更高,史料的价值还是取决于研究主题D.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不足信。3.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据学者对秦直道遗址做的实地考察,实测其全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请在右图中找出这条中国古代“高速公路”所在位置A.①B.②C.③D.④4.三省体制能保证君权的独尊,主要是因为:①三省合作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③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④三省分工明确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②④5.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第3题图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6.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三元里抗英斗争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7.“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8.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阅读和利用了以下文章或书籍:(1)《五四旋风》(2)井冈山道路的探索》(3)《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4)《从延安到北平》据此推断,该同学的研究性课题最有可能是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D.《伟大的战略转移》9.军队的名称反映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的名称按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新四军②中国人民解放军③中国工农红军④国民革命军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10.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据此判断该战役是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11.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B.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C.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12.某同学准备写一篇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小论文,查找到以下四本书,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应该是第10题图①图1②图2③图3④图4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3.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③社会的发展进步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15.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其中一项重大成果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6、相对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外交出现了一些新气象,这表现在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②全面收复英国在华租界③收回台湾④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7.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8.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解负令B.发展工商业C.津贴制D.抽签选举19.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人民公社狂想曲》《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通典》《一国两制宪法精神研究》《第一届人大实录》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中存在权力的滥用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陪审法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20.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耶林格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了积极作用B、罗马人不仅能武力打天下,而且更懂得以法律征服世界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式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1.假如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总统感觉其对自己不利,那么他面临的以下几种选择,最能体现总统权力的是①被迫通过②可以否定③可以通过也可以否定A.①B.②C.③D.都不对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对议会负责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23.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对该制度认识正确的①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②实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民主③方式是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④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统治秩序混乱⑤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①③④2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上半期,当时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①经济基础②阶级基础③理论基础④实践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某位同学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整理出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主要居留地(详见下表)。据此推断马克思在伦敦期间进行的革命活动有地点时间地点时间特利尔1818—1835伦敦1847波恩1835—1836巴黎1848柏林1836—1841科隆1848—1849科隆1842—1843维也纳1848巴黎1843—1845巴黎1849布鲁塞尔1845—1848伦敦1849—1871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②创办《新莱茵报》③创建“国际工人协会”④撰写《法兰西内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6.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巴黎公社的建立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四月提纲》的发表D.十月革命的胜利27.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多经济领域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2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30.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第Ⅱ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32题各10分,33题20分,共40分。)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摘自《左传》、《史记》等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高层政区州(东汉)道路()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州州路、府、州府、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据人民版《历史必修Ⅰ》、《历史必修Ⅰ图册》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周、秦地方政治制度(2分)。结合所学,说明秦地方政治制度“使后无战攻之患”的原因。(3分)(2)请完成材料二表格中括号部分的填空(1分)。结合所学,简述元朝“高层政区”设置的历史意义。(2分)(3)综上,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32.(10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
本文标题: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1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