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古汉语音韵第一节、古音常识第二节、上古音韵第三节、中古音韵第四节、古书中的读音问题文选:非攻;计篇;用间篇第一节、古音常识一、古代语音的历史分期二、音韵学的主要内容三、学习古音知识的意义四、有关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五、考拟古音的资料和方法六、古音研究概况一、古代语音的历史分期一、上古时期:公元二世纪以前,即周秦两汉时期二、中古时期: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时期三、近古时期:公元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即元明清时期四、现代:民国至今二、古汉语音韵学的主要内容音韵学:音韵是汉字声、韵、调的总称。音韵学就是辨析汉字声韵调的发音及类别、研究其古今演变规律的科学。我国传统音韵学由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三部分组成。古音学:古音学是研究上古音的语音系统和分合规律。今音学:是研究中古音的语音系统和分合规律。等韵学:是研究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的。北音学:近年来,有人主张以《中原音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北音学。三、学习古音知识的意义-1一、最直接的目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古书中的读音变化问题,真正深入的读懂古书例:唐太宗李隆基乙夜读《尚书·洪范》:“无偏无颇,尊王之义。无有作好,尊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下令颇字改为陂。二、可以有助于研究语词的训诂、深入了解文字通假问题例:《诗经·硕鼠》:“爰得我直”。“直”字释为“正直、价值”皆误。应为“宜”。宜古读饿,直古读特。音形相近,以直代宜。学习古音知识的意义-2三、古籍的校勘要借助于古音知识例:擅改古籍和一般的到错脱衍有很多可以通过古音知识订正:不知所苦,两乔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灵枢·官能》古音苦下同在鱼韵,阴与禁在侵韵,依韵应为“男阳女阴”。学习古音知识的意义-3四、同源字研究也要借助于古代音韵学知识同源字是音同音近的一类字。王力先生编《同源字典》即用古音知识为线索。他说:“同源字常常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五、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文例:仓庚于飞,熠耀其羽。(虎)之子于归,皇驳其马。(母)亲结其缡,(罗)九十其仪。(饿)其新孔嘉,(哥)其旧如之何?四、有关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纽、声类、声纽)2、字母3、三十六字母4、声调5、双声6、叠韵7、反切8、五音9、七音10、清浊11、韵母12、韵部13、韵目14、韵类15、韵摄16、等呼17、阴声韵18、阳声韵19、入声韵20、阴阳对转21、旁转、声母、韵母和字母声母和韵母:我国古音韵学上的术语。汉字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声母又称纽、声纽或声类。声母就是一个字的发声部分,相当于现代语音上的辅音。韵母:汉字的收声部分叫韵母。韵母大体相当于元音部分。但情况比较复杂。字母:字母就是古代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古代声母的代表字。相传唐末和尚守温创立三十字母,后宋人又增加了六个,就是有名的三十六字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晓影匣喻,来日。由此可上推古音,下推近古音和现代音。古代声母发展变化的阐述也离不开这三十六字母。所以在古代音韵的研究上具有重要作用。双声叠韵;声调:双声叠韵:古人把声纽相同的字称为双声。如琉璃、蜘蛛、叼斗、琳琅。把韵母相同的两个字称为叠韵。如:旦晚、葱茏、萧条、祥殃等。声调:音节的升降高低叫声调。传统音韵学把声调分为四声,即:平、上、去、入。后来,平生声又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字消失,分别派入四声。逐渐形成了今天普通话的四声。反切反切: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是用两个汉字配合起来为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的两个汉字,第一个叫反切上字,第二个叫反切下字。切音时取反切上字的声母作为被切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作为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两字相拼,就得出了被切字的读音。如“攀,普班切。”就是取“普”的声母“P”,取“班”的韵母“ãn”,二者相拼,就得出“攀”字的读音“pan”。反切法优于直音法、譬况法、读若法,在没有注音符号的时期较为科学,是古代采用最多的一种注音方法。但做不到一声一符一韵一符,方音和古今音的变化也较大。清浊清浊:古代把声母分为清浊两大类。清音又分为全清和次清两小类。浊音又分为全浊、次浊两小类。所谓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所谓次清,是指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所谓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所谓次浊,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元音。总之,清音就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就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震动。等呼-1等呼:等呼是音韵学上分析韵母结构的一种方法。音韵学家把韵母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两大类。开口呼是指不带[u]介音的韵母,合口呼是指带介音[u]的韵母。古人又把开合两呼各分四等:韵母中没有介音[i]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最大和舌位较后的称为一等韵;韵母中没有介音[i]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次大和舌位较前的称为二等韵;等呼-2韵母中有介音[i]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较小和舌位在前的称为三等韵;韵母中有介音[i]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最小和舌位最前的称为四等韵。(隋唐时不带介音[i])这样就有了两呼八等。到了明清时期,中古的两呼八等变成了四呼。中古的开口一二等为开口呼;合口一二而等为合口呼;开口三四等为齐齿呼;合口三四等为撮口呼。韵、韵部韵:本义是指和谐的声音。传统音韵学中的韵是指为了声韵和谐诗词入韵字的韵腹和韵尾要相押,而不管有无韵头和韵头如何。因此韵的外延要比韵母大。韵部:韵书中的同韵字归纳在一起,叫韵部。从这个意义上说,韵就是韵部。韵目、韵类韵目:韵部的代表字叫韵目。在语音的不同发展时期,韵的组合和实际读法有所不同。音韵学家沿用了《广韵》的韵目名称。韵类:一个韵部的字,除了韵腹和韵尾相同外,还有韵头的差别。如果在一个韵部里在按韵头分类,就成了韵类。同一韵类中的字,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均相同。类似于现代汉语里的韵母。一个韵部里往往包含几个韵类。韵摄韵摄:中古以后等韵学上的一个概念。宋元的等韵学家把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划分为一个韵摄。这样,就把《广韵》中的二百零六韵合并成了十六韵摄。《广韵》十六韵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流、深、咸、曾五音、七音五音七音: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就是按照发音部位把声纽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舌音又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宋元以后,音韵学家又在五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半舌音和半齿音,成为七音。五七音的分类虽然不尽科学,但传统音韵学已经袭用成俗,所以也很重要。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传统音韵学对韵尾的分析。古代音韵学家按韵尾的不同把古韵分为三大类:开韵尾和元音韵尾合称阴声韵;鼻音韵尾的称阳声韵;古鼻韵尾除[n]\[η]还有[m]。把以塞音韵尾,即以清辅音[p]、[t]、[k]结尾的叫入声韵。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韵。这里所说的阴阳和声调的阴阳毫无关系。只是指音韵中的韵尾。阴阳对转阴阳对转:传统语言学中对韵尾变化规律的分析。在语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阴声韵可以转化为阳声韵,阳声韵可以转化为阴声韵,入声韵可以转化为阴声韵或阳声韵,阴声韵阳声韵也可以转化为入声韵。古人就把着种转变叫做阴阳对转。阴阳对转的条件是,只有同类才能对转,亦即二者的韵腹必须相同。转变的方式是:主要元音不变,韵尾变为同一发音部位的另一尾音或失去尾音。如果本来就没有尾音,就要在主要元音后面加一个尾音。旁转旁转就是在语音的历史发展中,从某一个阴声韵转入另一个阴声韵,或者从某一个阳声韵转入另一个阳声韵,入声韵也是如此。旁转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旁转的方式是韵尾不变,主要元音向邻近的元音转移。三、考拟古音的资料和方法(一)、考拟古音的资料1、韵文:《诗经》《楚词》唐诗、宋词元曲古代歌谣2、韵书《广韵》《集韵》《切韵指掌图》《礼部韵略》等3、古籍异读伏羲—庖羲、虑羲4、形声字5、方言广州话保留古音6、外语朝鲜、日本(二)、考拟古音的方法1、以韵文考拟古音-1通过韵脚的比较,求出同韵的古音。例1:《诗经》中“马”读如“母”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与归,言秣其马。《诗经汉广》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郑风大叔于田》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与归,皇驳其马。《豳风东山》吉日庚舞,既差我马。《鲁颂吉日》古公潭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其下。《大雅绵》以韵文考拟古音例-1娟娟者渚,曾在桑下。敦彼独宿,亦在车下。《豳风东山》于以奠之,宗师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小雅采苹》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北风凯风》第一首:楚,马第二首:马,组,舞第三首:羽,马第四首:父,马,浒,下第五首:虫蜀,野,宿,下第六首:下,女第七首:下,苦马如母;羽下如虎;以韵文考拟古音例-2修我甲兵,与子同行。《邶风.北风》洒扫厅内,唯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大雅.抑》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邶风北风》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髻彼两髦,实为我仪。《邶风柏舟》青青者莪,在彼中阿。即见君子,乐且有仪。《小雅青青者莪》其告唯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大雅既醉》以韵文考拟古音例-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小雅何草不黄》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大雅公刘》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久野。《小雅小明》兵读如邦;仪读如俄;野读如粟;以韵文考拟古音例-4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敦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驰,夜皎皎兮既明。《楚辞东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娟兮即留,灿昭昭兮未央。謇将谵兮寿宫,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逍遥兮周章。《楚辞云中君》以韵文楚词考拟古音例-5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楚辞.涉江》与女游兮九河,冲飙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唏女发兮阳之阿。《楚辞.少司命》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楚辞离骚》明当为盲;英当为央;池当如沱;他当如拖;化当如讹;2、以韵书考拟古音韵书:一种按韵分类编排的字书。是考拟古音的珍贵材料。《广韵》206韵,可据以区分当时的韵母。有在同一韵部中以声母为别分成许多小类,这又可以区分声母的异同。根据声母韵母的异同就可以考拟出某字当时的读音或近似的读音。如:初、书属鱼韵,初楚同声母,书与舒同声母,可知当时初当读如“chu”阳平,书当读如“chu”阴平。3、以形声字假借字考拟古音利用形声字中的声旁可以考拟古音。如江,从水,工声。故知“江”古可读如“工”。例1: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楚辞九章》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晋书.元帝纪》假借字往往音同音近,故可推拟古音:匍匐:又为蒲伏、扶伏、扶服,可知古葡、蒲、扶同音。例2: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经邶风》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13年》扶伏而击之。《左传.昭公21年》凡民有丧,扶服救之。《礼记.檀弓引诗》4、以旁证考证古音(1)、异籍旁证把从一种典籍中考拟出的古音以其他典籍、验证,如果一致,那么正确的可能性就大,否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证“降”古读如“洪”凫(水众)在鸥,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诗经大雅凫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楚辞离骚》天气
本文标题:7:古音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3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