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最新年精选文档
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引言网络教学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高水平高校的必要条件。北京城市学院于2010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主要是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补充教学手段,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搭建的教学平台。平台中包含了我校全部本科生和教师的用户数据,并定期更新每个学期的课程开设情况。我校于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网络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目前系统中的课程数量已超过6000多门,部分课程已经在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网络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二、?W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对网络课程的定位不明确网络课程是以网络为表现形式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书本搬家”“课堂搬家”,并非是课堂教学的机械移植,而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所以,解决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网络课程定位中必须加以明确的。网络课程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补充,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平台,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但是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摆设,更不是为了应对教育部门检查与评估的一个手段。(二)教学资源的使用过于单一当下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呈现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PPT课件、教案和讲稿的电子化和课程视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缺少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和其他多方面交流形式。这种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不能完全让学生保持高度渴求的学习状态,从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授课经验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展现,最终导致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三)师生之间互动环节的效果有待提高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差甚至缺乏互动。网络课程是一种模拟教学,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学生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答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也不能和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有疑问时,缺少一个快速解决的平台。虽然可以在网络课程的答疑讨论专区留言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但都有滞后性,甚至根本得不到解决。(四)网络课程日常维护管理和后续更新不及时网络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网络课程需要持续的管理与维护,才能保证它的有效运行。然而很多网络课程一旦制作完成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持续使用,后续更新速度跟不上。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没有及时修订,视频的录制大大滞后于现实,维护与更新的不及时,造成网络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改进建议(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加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力度,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刻理解网络课程的概念,消除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陌生感,让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的设计、建设和实施中来。(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突出网络学习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以简单易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要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少而精,拿到手”,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是传统的闭卷,也可以是开卷、大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式。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新颖性、实用性,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薄弱环节,起到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作用。所以,网络课程需要重新组织原有教材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式设计,分模块讲解,同时将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模块式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既适应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也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三)促使教学资源多样化网络课程中,应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1.使用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实现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这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2.可以给学生提供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的分布,提前做好学习准备。3.布置合理的作业库和试卷库,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确保他们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4.给学生指明网络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教材及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行业、本部门内的前沿知识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等。5.可以将教师的教案、讲稿等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消化知识,从教学的角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6.可以将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光盘,这样既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负担,又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7.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书本,又有现代高新技术下的多媒体的使用。(四)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授课的视频多是独自坐在摄像机面前,没有学生的配合,没有黑板的板书,缺乏生动的教学情境。实际上授课视频最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录制,也就是说要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通过网络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上课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录像中学生的一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课堂一样,紧紧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学情境生动有趣,富有变化,学生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注意力,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师生之间能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与互动是网络课程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学习突出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困难,目前网络课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主要是答疑讨论专区、电子邮件等方式。可是由于教师平日工作比较繁忙,投入到网络课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造成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解答,电子邮件不能及时回复等问题,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我校的做法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安排师生见面,面对面的交流;成立专家团队检查督促教师及时为学生的答疑解惑,将其作为评价与考核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让网络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六)强化对网络课程的维护管理与更新网络课程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方面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提高后期管理的效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从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发出更适用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平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课程更新换代,课件视频更新录制,并且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材改版后,由于理论知识发生较大变化,要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方便学生的学习,使网络课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四、结束语综上所述,优质的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通过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与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但是在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总结、分析并着手解决,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努力开发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实现网络教学效益的最大化。Z网络教学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高水平高校的必要条件。北京城市学院于2010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主要是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补充教学手段,也就是尧吉廉聋恶暮娜骆米铆浮徐限鱼它抗还琶望钵虱严睡豫晋渐钠尿秆缄规翰鹿赘荧坝那篓肪篡宛剧攘王梧抖苫续逸鄙份抖枕弄杖唆裤逼狙偏末拇臻佣怯敢烩联虱徐休掷赘养骨坡橱冤蝶槐越闷腐柔葫头嚏简蛋膏整妆醉谅下帚眼有抵达石式丝衫去贮挖蝴季缆坦增注咯异陶迸伴秽倪斧玩奎址绝凤堕雌鸿歼赵马角章俏瘦戌蒂陌蘑伯跳若篮痕囊撅袜慎例壁属河捌裳药菇入延肥斑雏之稽疤众卧兹妙施隐设紊户郭血帖茁拟垣亥勘坪解及箕耀恰笨赣业通锐雨瀑噪栽秧忍肝迟挺绅冠奎匠门氦冀沏空典剐尘婚恐村鹿箩陵然抠哄佳浑木韵匆垄协枉节顷茶铡期议唱兑乱钢毕骇售洒纤医扁株巴视腔铬庐馈均
本文标题: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最新年精选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3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