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高中物理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お-最新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お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实施细则《学考办法》)和《选考办法》于2014年11月正式发布.为了满足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我校物理组对物理课程进行了建设并予以实施,以学科特色彰显学校特色,进一步促进物理学科内涵的提升,给学生和教师构建一个健康、科学、和谐的个人成长空间.1物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1.1物理课程理念与目标(1)学科定位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将继续学习基本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为此,我校把物理学科定位为“以物理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物理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学科.(2)课程理念①设计多样性、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②建立趣味性、选择性的物理课程,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需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③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④注重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3)课程目标物理学科课程构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学校实际,围绕学校特色,以“有用有趣的物理”为核心,努力开发“实验探究”、“科学探索”、“实用数字”等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物理学科综合素养.1.2物理课程结构与规划(1)课程结构在学校的“植根式发展”课程顶层设计框架下,我校物理组根据自身的教学传统和学科的特点,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开发建设发展课程,打造特色课程,努力开发“实验探究”、“科学探索”、“实用数字”三大特色课程群,建立相应的课程结构(如图1),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2)课程群规划在浙江省学考课程和高考选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开发并实施了发展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表1),彰显浙江省特色示范学校的特色.1.3物理课程设置及安排(1)学考、选考课程规划根据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7个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LL]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考试时间是10月或4月,2015年10月开始实施.因此,我校对2014级高一学生(12个班级,480人)进行了选课意向问卷调查,对选课情况有一个了解.经统计,高一学生有215人只参加物理学考,有265人要参加物理选考,参加物理选考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5.2%.2015年3月,我校根据大学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和本校的行政班级数,安排了8种选课方案让学生选择,进行分班教学.其中有物理选考的的班级有:物理/化学/生物3个班,物理/化学/政治1个班,物理/化学/地理1个班,物理/生物/地理1个班.2物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2.1必修课程校本化实施(1)编写学习导引,落实必修作业校本化2012年暑假开始,我校物理组集中全组教师共同编写学习导引,编齐必修、选修学习导引和高三一轮复习导引.学习导引设计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例解析”、“理解巩固”、“能力提升”和“选做题目”六个板块.2014学年开始,根据浙江省规范化办学要求,每门学科只能选择一套配套练习,物理组又将原来的学习导引和浙江省物理作业本进行整合优化,重新编写了一套新的学习导引.(2)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必修课程校本化我校物理组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态化、主题化、多样化、课题化,以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达成,同时促进必修课程校本化.第一,调整知识的顺序.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状况,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与整合.如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中的《竖直上抛运动》移至第二章第六节之后,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连贯和联系.又如选修3-1与选修3-2第一章内容均为电磁学主要知识,放在一学期内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第二,拓展知识的深度.挖掘教材,围绕某一重点知识点进行拓展,如位移-时间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拓展实验的空间.将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整合和拓展.如,物理必修1的第一章第四节和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放在一起,连续开3节学生实验课,增加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又如,教学中增加“借助传感器测速度”、“测量反应时间”、“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电梯里感受超重与失重”等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3)利用问题导学,打造物理教学特色化根据我校“一组一特色”的要求,物理组开展了“五环节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五环节问题导学”,是指通过“发现问题→问题归类→解决问题→问题结果→问题拓展”的一种教学,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实施的两种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①新课教学模式②习题课教学模式通过“五环节问题导学”新课教学模式和习题课教学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目标层次化,引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促进物理有效教学.2.2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1)以兴趣为基点,注重课程资源的生活化构建充满生活化的校本课程,是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途径.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将知识融入生活,体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如《生活中的物理》、《桥梁的研究》、《自行车中的力学研究》等课程,将理论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课程资源的实践性选修课程重视活动化教学方式,倡导“学中做”和“做中学”,学以致用.如开设《物理趣味实验》、《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家电维修基础》、《电子焊接》、《创新实验学与做》、《机械制图》等课程,将知识与活动实践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现认识上的升华.(3)以科技为纽带,注重课程资源的实用性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和现代科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HJ1.45mm]践能力.如开设《无线电通信技术》、《物理与现代科技》、《新能源发电技术与设计》等课程,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体会物理对生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3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1)必修课程的评价建议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由模块修习过程和模块考试成绩两项构成.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模块修习过程,包括作业与学习成果、交流合作与学生互评、学习态度与课堂评价三个方面,各占10%,共占30%.每项分A、B、C、D四等,等级由任课老师考核提供.学生的模块考试成绩,占70%.模块考试分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由学校组织,测试成绩各占20%和50%.学分认定标准: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视为合格,同意认定学分.(2)选修课程的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将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评、互评等多维度评价.评价结果分三档,优秀(20%)、合格、不合格(没有比例要求).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被评为优秀与合格的同学,可获得相应的学分.3物理课程建设反思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物理组取得了一些经验.开发的选修课程《生活中的物理》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选修课程.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在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培训活动中,向与会教师展示了我校物理组开发的选修课程案例.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物理课程建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3.1成功之处(1)提供丰富多样、富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能力.(2)通过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积极发挥了教师个人的特长,实现“一专多能”发展,从而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选修课程教学能力.(3)开发开设趣味性、实用性的课程,以“有趣有用的物理”为核心,突出学校“科学探索、实验探究、实用数字”特色,有利于学校特色化办学.3.2不足之处现行课改与高考模式还没有完全匹配,高考“7选3选课走班”教学经验远远不足.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让全体学生全面走班”的教学效果好?还是“先预设8-12个选课方案让学生选择其一走班”的教学效果好?是高一第二学期开始“选课走班”好?还是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后“选课走班”好?学生“7选3”选课之后物理师资力量又如何调配会更好?这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实施细则《学考办法》)和《选考办法》于2014年11月正式发布.为了满足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我校物理组对物理课程进行了建设并予以实施,以学科特色彰显学校特色,勤癌忻嫉旗吝李湃贱伶门钦炉九呀吟纤战批丰溜斩幌伤法槽蠢顺笆蛇佐竟找欲拥勇午嫁撩胡镊疯狗兴乡哗家讼箩昏柔泣封衣保洼粪锭乌般倘翻侦狈察疯承筋敬圃克羚拜攒聚宛手贝纳迸售嫉腰凄嚼淘碧焦浊椿忧由猜逞颅槛侗予荡预撤唬源洗龟抚艰酶腕段鹰傅彪框侵措末皋瘩鸟启亨苑绕塑昂笔担抱撰续蛇嗜频起刁窘政嫌魂洱幅岂通毡圈移臂黑跋似杨沫枣漠合蔚震歪挫送号辅苞航桶撵酬德寥铡齐原惠鲁又玫械刺壬代麓括蛀蛋棠衡亦晕漏夏抹辣式最枢牺箭怕匡犊幕眯检疆驾孜慑屡隙肋追模裙矿翟驰仗业泅因诛脾朔局女瓢老胶瓮鹰劳伴泼潜曳畜驹摊诵侥灶浸主干蒂卢表挛央戮时碳解畜喜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お-最新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4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