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使用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使学生明白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1.师讲汪得净读书不做笔记的故事。2.生听后讨论: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3.引导学生说说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4.教师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二.观看插图,让学生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上的学生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什么意思?(2)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园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要用钢笔做笔记;书写要工整;笔记要做在专用的卡片上等等)(3)第2页下面的2幅图和第3页上面的3幅图,都是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1)摘抄。(精彩词句)(2)编写提纲。(概括主要内容)(3)写读后感受。三.引导学生说说学习收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看图揭题,了解工具书的意义1.出示教学挂图,读读椭圆形框内的两行文字,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以明确该图的主题。2.指名回答。3.教师小结。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常识。1.先观察第4页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教师小结。3.然后观察第5页上部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5.教师小结。6.最后观察第5页中间和下面的两面三刀幅图,说说这两面三刀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用工具书。7.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他不理解“温馨”这个词语的意思,用上了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准确地理解了这信词语的意思,并在课本上摘抄了这个词语的解释。5.总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二.引导学生浓度尝试做读书笔记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2)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3)摘抄重点词句,读后感以三言两语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3.教师巡视指导,多做点拨。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三.教师小结。四.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浩hàn”这个词语,要求查出“hàn”的字形和这个词语的意思。2.出示:“洋溢”这个词语中的“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3.学生动手查工具书。4.总结评比。五.总结全课,勉励鞭策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期中,班级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教学反思:1.师恩难忘一.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三.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3.理解词语: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4.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2)生字词正音念叨炊烟茂盛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事心田滋润身临其境(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第二段(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第三段(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分段读课文。(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1、谈演讲的特点(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三、检查初读理思路1、出示生字词正音。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3、交流分段知大意(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3)填充概括段意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4、引读全文5、质疑留疑四、学字词1、讨论书写要点。2、归类写字:左右结构:演、锻、稳3、比较组词:陶()炼()彼()葡()练()履()4、完成习字册。5、抄写词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二、教学第一问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1)问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3、点拨关键处(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3、填空总结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5、倾吐练习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B、《我也要每天四问》C、陶校长,您听我说……五、作业:填空(课后4)板书:26.陶校长的演讲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每天四问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教学反思:3.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进入诗歌所描述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三)精读课文《石灰吟》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6.小结并尝试背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并背诵。2.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句及词语的意思。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二.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1.指名读题。2.释题:《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看书中插图,从题目和插图中可知这幅梅花图是用什么作颜料画成的呢?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3.简介作者: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而成为诗人。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他的诗画皆负盛名,尤其擅长画梅花。(二)精读课文《梅花》。1.听录音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
本文标题:五年级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4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