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外立面整治工程技术标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三、工程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四、劳动力安排计划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和计划六、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和计划七、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和计划八、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网络计划图九、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及事故应急预案十、季节施工措施十一、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的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十二、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工艺十三、附表(1)附表一(2)附表二(3)附表三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淄博市博山区五岭路立面改造工程采购范围: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所列的仿石涂料、商户牌匾、发光字等全部施工内容。承发包方式:包工包料质量要求:合格2.工程工程所在地环境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淄博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温带湿润大区鲁淮区,为温暖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春秋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据气象台提供的1951年以来的资料。按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湿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和冻土情况简述如下。2.2气温气温七月份最高,一月份最低。年平均气温为24.5℃(1955年7月24日),最低气温为-19.7℃(1953年1月17日)。从每年气温统计值来看,其气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3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669.3mm。年最小降水量为320.70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03.10mm(1973年)。累计年月最大降水量为504.50mm(1962年7月)。一月最大降水量为298.40mm(1962年7月13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90mm。(1971年3月2日)。2.4风速与风向主要以SSW风向为主,累计最大风速为33.3m/s(1951年7月21日)。风向W最大平均风速为26.3m/s,最小月平均风速为1.0m/s。3.施工安排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要求工期和本标书中承诺的工程施工期限,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顺序,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加快施工进程。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以保证施工连续地、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恰当地安排季节施工项目,落实好季节性施工措施,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贯彻“节材、节能、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充分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工程成本。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减少各种临时设施的投入。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做到文明施工。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对分部分项工程设定目标,做好各个环节的检查控制,以每个分项设定目标的逐项实现来保证整个工程目标的落实。与施工项目管理相结合,使管理工作按规划有序地进行,使施工组织设计从仅服务于施工和施工准备发展为服务于经营管理和施工管理。我公司一旦中标,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以敬业求实的工作作风,用一流的工程进度,创一流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达到承诺的质量等级,并按承诺工期顺利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4.总体要求(1)规范管理,强化组织(2)服从业主和驻厂监造的规划管理与组织协调(3)接受监理单位的质量监控(4)诚信加工,铸造精品(5)保证质量及工期目标5.施工部署该工程施工项目多、工期紧,改造翻新施工难度大,施工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工程的施工必须进行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从而达到工期短、质量高的要求。5.1施工组织管理5.1.1组织机构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管理,采用项目管理法,由公司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建造师管理,设立工程项目经理部,配备有多年的施工经验、且能担当起该工程施工任务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负责该工程的全面施工及管理工作。5.1.2质量安全管理系统为了实施质量安全目标,严格进行过程控制,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性控制。5.2目标管理施工过程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甲方要求。5.3作业区施工协调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各作业区根据工程情况组织生产,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过程控制,每天下午5:00书面向项目部汇报施工情况,在每一周上午召开例会,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负责共同协调该工程的相关事宜,周一晚上项目部召开作业区负责人会议,传达监理例会精神,布置安排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方面计划和建议。5.4施工验收各阶段施工验收必须由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共同参加,为了更好的穿插作业,加快工程进度,在施工中可申请增加验收次数。在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首先报项目监理部进行初验,符合质量要求后,报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6.施工准备6.1技术准备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由项目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图,做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准备好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和图集,测量、计量、实验、检测等器具,集中管理,根据需要领用。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严密、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重要的特殊的工程项目,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各分项工程和专业工程项目,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都必须符合规范、规程、设计的要求,有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向施工班组交底,便于指导现场施工和质量检验。各种进场原材料必须按检验批进行审核质量证明及合格证,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6.2现场准备6.2.1施工道路及场地根据工程的分布状况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周围环境,对该建筑工程进行封闭式管理。项目中生活区及办公区计划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部分生活住宿设施需要在场外安排。6.2.2施工用水采用施工用水,生活和消防合一的供水方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点,各作业区内铺设DN25—50的软管分送到各用水点,保证正常施工。6.3临时设施准备根据工程工期、安全文明工地建设要求和工程量作业任务的要求,施工前,应建设好所需的临时设施,以满足施工需要。6.4岗位培训与工人入场教育6.4.1管理人员培训施工管理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培训,明确施工任务,施工目标,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具备省级培训合格的岗位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懂得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掌握建筑法律法规。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前的交底,对整个工程施工做到心中有数。6.4.2劳动操作层的培训教育抓好职工入场教育,对落实岗位责任制,实现质量目标,工期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职工队伍素质差,我们十分重视职工入场和上岗前的教育工作,一是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学习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结合建设市场形势进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教育,树立质量信誉意识。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提高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和岗位技术,做到“三懂四会”,确保工程质量。三是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时时处处讲安全,永远把安全摆在首位,从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认真把握,杜绝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四是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练好按操作规程操作的基本功,具备保护自己不干扰别人的能力。五是进行遵纪守法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使职工学法、懂法、守法,不做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事情。六是进行文明做人,文明做事的教育,树立企业文明形象,通过这些教育,使职工建立良好的思想基础,配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7.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和与做法按施工流程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使各专业工种之间互不干扰。生活区、办公区实行分离,进行区域管理。生活区不足部分与甲方协商调剂。充分利用场区正式工程占地,作为材料设备堆放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合理规划交通道路,使运输畅通。场区内材料设备尽量一次到位,遵循平面布置要求,确定其位置。现场布置满足上级有关规定对施工安全、防火的要求,达到安全文明施工。临设利用施工现场空闲地。7.2施工用电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计的规定,须由电气工程师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设计。本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系统采用380/220伏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以保证安全用电。施工电源由建设单位提供,直接引入施工临时配电室。在临时配电室处设一组接地电阻4欧姆的发电机保护接地装置,专用接零保护线和发电机、配电柜外壳接地应与发电机保护接地连接在一起。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要接地,接地电阻≤10欧姆。配电室低压配柜分2个回路(V1—V2)控制施工现场各用电设备。7.3临时设施的布置在进行生产临时设施规划时,尽量将它与生活临时设施分开设置,以免生活、生产相互干扰。根据本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情况,为了减少噪音,将生活区和生产区隔离,其余临时设施,材料堆放加工制作,仓库工均在现场布置。7.4现场管理措施7.4.1安全防护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并配备合格的安全员,制定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生产。(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率达到100%。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3)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应按《脚手架及防护施工方案》执行。7.4.2临时用电管理措施(1)加强施工用电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2)现场各种电气设备未经检查合格不准使用,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严禁带故障运行。(3)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搭设防雨罩,凡被雨淋水淹的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干燥处理,经检测绝缘合格后方可使用。(4)配电箱必须坚固、完整、严密并加锁,箱门上涂红色危险标志,箱内不能有杂物并编号。(5)落地配电箱的地面应夹带,防止水淹、土埋,配电箱附近不准堆放杂物。(6)施工现场的照明线路的敷设,除护套线外分开设置或穿管敷设,办公室照明灯设开关控制,工作棚、场地分路控制,灯泡距地面2.5m。(7)凡使用或操作电动机械专业人员,必须进项安全用电的技术教育,了解电器常识,懂得其性能、正确掌握操作方法。(8)必须安排身体健康、精神正常、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用电工作,操作机械设备必须有操作证。(9)使用电器设备之前,有电工进行接线运转,正常后交给操作人员使用。(10)用电人员应该按规定穿绝缘鞋和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绝缘保护用品或工具。(11)工作结束或停工一小时以上,要将开关箱断电、上锁、保护好电源线和工具。(12)值班电工持证上岗。7.5消防保卫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们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当地人民政府、公司、消防局对消防工作的指示精神,逐级落实防火责任制,利用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做到人人重视消防工作。(2)现场严禁支撑易燃建筑,乙炔氧气瓶必须分别入库存放。(3)现场架设的照明线路,安装各种电器设备必须由正式电工操作,严禁使用电炉做饭、烧水。(4)加强现场明火作业管理,严格用火审批制度,现场用火证统一由保卫负责人签发,并有书面安全防火技术交底,电气焊工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能操作,明火作业必须派专人看管并备有充足的灭火器材。在施工现场设有吸烟室,现场内禁止吸烟,禁止擅自明火作业。(5)现场高大机械、电气设备、高层建筑,雨季要有防雷措施,防止雷击着火。(6)施工现场备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同时备用一定数量的水龙带、水枪和水桶等灭火工具,统一由保卫人员检查、维修。保证灭火器材完好有效,不准他人擅自乱移、乱用。(7)消防保卫工作必须纳入生产管理议事日程,要与生产同计划、同布置、同落实、同评比。(8)现场消防保卫人员有权制止一切违反规定的行为,对违反治安消防规定的人员,保卫干部有权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直至停止施工。(9)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严格进行摸底审查,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对重点人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注册登记。(10)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入场前都要进行“四防”教育,学习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法规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1)对现场的要害部位及成品保护工作
本文标题:外立面整治工程技术标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0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