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程序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程序一、制定现场检查方案根据检查内容制定可操作的方案。二、通知申请人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通知单》(附件1)的形式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请申请人予以确认。三、实施现场检查依据现场检查方案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业、渔业产品)现场检查实施细则)》(试行(附件2)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现场检查实施细则》(附件3)进行检查。(一)召开首次会议检查组与申请人见面时召开首次会议。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包括检查组全体人员、申请代表和部门负责人等。内容包括:1、介绍参会人员;2、确认检查范围、检查依据、日程安排、检查方法和检查结论的报告方式;3、宣读保密承诺;4、确定陪同人员;5、明确注意事项,说明相关问题;6、确定末次会议的安排。(二)进行实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应按照检查方案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组内部应及时沟通,汇总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不符合项,商定末次会有关事宜。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应请申请人或其代表确认并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单》上签字;双方存在异议及其他需协商的事宜,应通过说明和沟通,达成共识。通过说明和沟通仍不能达成共识的,应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单》上如实记载双方的意见。(三)召开末次会议现场检查结束前召开末次会议。由检查组组长主持,参会人员应包括检查组全体人员、申请人代表和地方有关方面人员等。内容包括:1、简述检查的总体情况(目的、依据、范围等);2、介绍检查过程和发现的主要问题;3、对产地环境状况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情况的有效性评价;4、宣布检查结论、提出改进或整改意见;5、申请人代表讲话;6、宣布末次会议和现场检查结束。四、现场检查报告及后续工作检查组在完成现场检查后10个工作日内,向省级工作机构提交编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2008新版)(附件4),省级工作机构根据现场检查报告和检查组意见负责现场检查的后续工作。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通知单》;附件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业、渔业产品)现场检查实施细则》(试行);附件3:《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现场检查实施细则》;附件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2008新版)》;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一日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通知单:经对你单位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材料初步审查,定于年月日到月日对你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请予于支持和配合。检查组联系人:联系电话: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方案》市承办机构(印章)年月日附件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业、渔业产品)现场检查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根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对种植业、渔业产品所实施现场检查的评定活动,包括现场检查的内容、判定方法和结论等。第三条现场检查包括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初加工等四个方面的检查项目,分关键检查项目(条款号后加※表示)和一般检查项目。其中种植业产品认证现场关键检查项目为8项,一般检查项目为15项,共23条(见附件1);渔业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关键检查项目为9项,一般检查项目为33项,共42条(见附件2)。实施现场检查的具体检查项目,主要依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方案》中的检查依据、检查范围和内容确定。第四条检查项目判定。根据确定的检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逐项做出评定。在“结论”栏中,合格项填“A”;基本合格项填“B”;不合格项填“C”,并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项目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第五条完成现场检查所有项目评定后,应当依据下列原则进行综合判定并做出结论:(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现场检查通过。1、检查项目全部合格;2、关键检查项目合格,一般检查项目不合格数和基本合格数之和不超过本次现场检查一般检查项目总数的20%。(二)符合下列情况现场检查为基本通过,限期整改并报送整改结果。关键检查项目合格,一般检查项目不合格数和基本合格数处于本次现场检查一般检查项目总数的20%—30%之间。(三)有下列情况之一,为现场检查不通过,限期整改并届时派员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1、关键检查项目有1项或1项以上不合格;2、关键检查项目合格,一般检查项目不合格数和基本合格数之和超过本次现场检查一般检查项目总数的3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评定项目表条款检查项目结论备注一、产地环境1※产地区域及周围污染源受控情况。2产地区域范围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相符情况。3环境监测布点的代表性情况。4土壤背景值对产地种植作物的适宜性。5灌溉水源是否达到规定标准。6产地区域及周围空气是否对产品造成污染。二、投入品管理7※是否使用了国家禁止在该种作物上使用的农药。8※农药使用是否符合农药使用准则。9※采收是否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要求。10肥料使用是否合理和规范。11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出入库是否有记录、贮藏是否有专人管理和适宜场所。三、生产过程控制12管理机构(部门)是否健全,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13※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技术规程是否科学、可操作。14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15是否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培训。16产品贮藏场所是否符合要求。17是否建立了产品销售记录档案,包括产品数量、销售地等。四、初加工管理(适用于初加工环节)18※加工厂是否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如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19加工厂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20※生产加工是否符合无公害食品加工技术规程的要求。21工作人员是否通过相关培训。22是否制定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是否有效执行。23※加工原辅料来源是否受控。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评定项目表条款检查项目结论备注一、产地环境1产地区域及周围污染源受控情况。2※产地区域范围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相符情况。3水源是否充足。4进、排水渠道是否分开。5场内卫生是否良好。二、投入品管理6苗种的采购、验收、消毒、放养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文件规定。7苗种是否来自有资质的原良种场。8※是否贮存和使用了违禁药物。9是否按有关规定使用药物。10外购饲料、饲料添加剂、药品是否来自合法的生产厂家。11饲料、饲料添加剂、药品等投入品是否有出入库记录,贮藏是否专人管理和适宜场所。三、生产过程控制12管理机构(部门)是否健全,是否有专人负责质量安全管理。13质量控制措施是否涵盖了产地环境管理、苗种、养成及收获等各个环节。14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的是否科学、适用和可操作。15是否对员工进行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16对养殖用水的水质监控项目和监测频率是否合理。17病害防治是否有专业人员负责。18※是否在休药期后起捕。19收获或起捕方法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20运输工具容器是否清洁卫生、无污染。21记录是否真实准确,字迹是否清晰易于识别,记录人是否签字。22记录是否有人复查。23记录是否按规定时间建档保存。四、初加工管理(适用于初加工环节)24※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是否齐全。25加工车间设备、设施和加工布局是否合理。26加工车间硬件设施及周围环境卫生是否保持良好。27※加工用原辅料来源是否受控:(1)对自产原料的申请人,其原料产地是否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对收购原料加工的申请人,查购货协议,对照养殖户名单抽查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或产品认证证书,看原料是否全部来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对加工原料来自捕捞的申请人,查购货协议、供货商的有效资质证明材料或对原料的批次检验记录,看申请人对原料的安全性是否具有控制能力。28※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受限辅料,对受限辅料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29※原料运输过程中是否添加了禁用药物或添加剂。30※加工用水质检验报告是否合格。31是否制定有效的卫生管理和消毒管理制度,是否受控。32有毒化合物的标识、贮存和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3对与加工产品接触的工器具等是否有清洁计划。34员工是否有健康证,员工是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5岗前是否对员工进行了食品卫生及加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36包装材料供应商生是否有生产食品包装的生产许可证。37包装材料库是否通风干燥,是否有霉菌。38产品出厂前是否进行了合格检查。※39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型式检验,检验结果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40加工过程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人是否签字。41记录是否有人复查。42记录是否按规定时间建档保存。附件3: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现场检查实施细则一、根据NY/T5343-2006《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规范》和《无公害畜产品管理实施办法》等标准和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二、本细则适用于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过程中实施现场检查,包括现场检查的项目、评定方法和结果判定。三、检查项目现场检查包括“产地环境与场区布局”、“投入品的选择和使用”、“防疫和消毒”、“畜禽及产品生产管理”四个方面,共25项。分为关键项目(加※表示)和一般项目,其中关键项目7项,一般项目18项。四、评定方法在检查结论栏中,合格填“A”,基本合格填“B”,不合格填“C”。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要在检查记录中注明原因。五、结果判定依据下列原则进行综合判定并做出结论。1、检查项目全部合格,或关键项目全部合格但一般项目不合格(基本合格)总计不超过3项,结论为“现场检查通过”。2、关键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不合格(基本合格)总计不超过6项,结论为“现场检查有条件通过”。3、关键项目中出现不合格,或关键项目全部合格但一般项目不合格(基本合格)总计超过6项,结论为“现场检查不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现场检查评定项目表条款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记录检查结论一、产地环境与场区布局(5)1产地区域及周围环境无外源性污染。场区距离交通干线、居民区不少于1000米,距其他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厂、活畜禽交易市场不少于2000米。实地察看2※产地区域实际范围应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产地区域或产地规模相符。实地察看3厂区布局合理,办公区与饲养区之间有防疫隔离带(墙),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实地察看4净道、污道分开。人、车、料、畜、粪污等出入通道应合理分设。场区内无污染物堆积,整洁卫生。实地察看5畜禽饮用水应符合国家无公害畜禽饮用水的标准要求。查验报告二、投入品的选择和使用(5)6外购畜禽应来源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购进后要进行隔离饲养,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场饲养。查验证明实地察看7应有所用疫苗、消毒剂、兽药、药物添加剂、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产品中无国家禁用物质的保证等资质和证明资料。查验证明条款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记录检查结论8有畜禽疾病发生、诊断、治疗及用药记录。查验记录9※畜禽应用兽药要严格遵守其休药期的规定。未过休药期的不得出栏屠宰,休药期内所产禽蛋或奶品不得供人食用。座谈了解查验记录10※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疫苗、消毒剂、兽药、药物添加剂、饲料、饲料添加剂。有限制或限量使用要求的应严格遵守。不得使用禁用物质。实地察看查验记录三、防疫和消毒(6)11在饲养区入口处应设有消毒设施。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应实施消毒并穿戴专用工作服。实地察看12有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颁发的有效期内的动物防疫合格证。查验证书13有适当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使用适宜的疫苗,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序和免疫实施记录。检查制度查验记录14根据国家规定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有常规疫病监测方案,接受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疫病监测,有监测记录。检查制度查验记录15※按规定对禽只、设施和环境实施消毒,并有消毒记录。实地察看查验记录16有病畜隔离圈,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并有处理记录。实地察看查验记录四、畜禽及产品生产管理(9)条款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记录检查结论17生产规模应达到:存栏蛋禽3000羽以上、奶牛60头以上、羊18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肉禽6000羽以上、生猪600头以上、肉兔1000只以上。实地察看查验记录18畜禽饲养密度适中,禽舍温湿度适宜
本文标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