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货币银行学第10章中央银行
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页/共21页第十章中央银行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2页/共21页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1.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现代银行出现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没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主要有:⑴银行券统一发行之所必要:⑵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之所必要;⑶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流动性支持之所必要。⑷代表政府意志实施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之所必要。2.中央银行的形成和发展(1)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是英格兰银行。它成立于1694年;成立150年后,才基本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迈出了成为中央银行的决定性的一步;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1872年它开始对其他银行负起“最后贷款者”的责任。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3页/共21页(2)19世纪到一战爆发前的一百多年里,出现了成立中央银行的第一次高潮。(3)一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严重的通胀,1920年的国际经济会议上,要求各国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制和经济稳定,从而推动了央行成立的第二次高潮。(4)二战后,一批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独立后,也纷纷建立本国的中央银行。(5)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3.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1)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传统的认为经济自身能够达到平衡和稳定的观念。(2)在应运而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施以调节的重要工具之一。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4页/共21页(3)控制加强的表现:⑴中央银行的国有化:战后,各国中央银行的私人股份,先后转化为国有;有些新建的中央银行,一开始就由政府出资。总之,各国中央银行实质上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⑵制定新的银行法: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维持货币金融的稳定。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5页/共21页4.中央银行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准中央银行型(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它又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a.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制,我国也是如此。b.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这是带有联邦制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6页/共21页(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二战后,许多地域相邻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内成立参加国共同拥有的统一的中央银行。(4)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7月,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深入的产物。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7页/共21页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央银行本身;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各国中央银行失去其独立性。(5)准中央银行: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新加坡、中国香港属于这种体制。5.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8页/共21页6.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1)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是指最高权力的分配状况。最高权力大致可概括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2)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⑴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⑵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分析的部门;⑶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务的部门。(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⑴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⑵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⑶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9页/共21页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或者说,它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中央银行首先是国家机关。但是,中央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还具有银行的一些形式特征。2.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由于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因而决定了它的基本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3)中央银行处于超然地位。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0页/共21页3.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a.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b.垄断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基础,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干预经济提供了资金力量。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c.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币值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取决于:银行券能否随时兑换为金铸币;存款货币能否保证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d.20世纪以来,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1页/共21页(2)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业务往来关系,而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信用关系。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组织全国的清算和最后贷款者三个方面。(3)国家的银行,亦称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办理政府在金融方面的事务。具体表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发行国家债券,对国家予以信贷支持,代国家持有、管理和经营黄金和外汇储备,代表国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2页/共21页4.中央银行发行的地位和作用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为关键的工具——货币;——中央银行不仅提供货币,而且还承担着为经济运行提供货币稳定环境的职责;——作为“最后贷款人”和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中央银行保障支付体系的顺畅运作,保障支付链条不因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3页/共21页5.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国外资产流通中通货贴现与放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外汇、黄金储备对外负债其他资产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合计合计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4页/共21页6.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外汇等方式,把货币投入市场,形成流通中的货币。每张投入市场的纸币(又称通货)都是中央银行对持有者的负债或说是持有者对中央银行的债权。(2)代理国库:中央银行具有代理国库的职能,在执行这一职能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吸收大量的财政金库存款。这些款项在支出之前,形成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除能形成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外,还可以减少(甚至是完全免去)收付税款的成本,安全地保管资金为国家妥善使用提供方便,而且在国家财政资金短缺时还可以借助中央银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中央银行对财政金库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同时在经办这一业务时,也不收取手续费。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5页/共21页(3)集中存款准备金:为了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清偿能力的要求,同时为了调节信贷规模及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要集中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另一部分是超额准备金。(4)自有资本: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通常都拥有一定的自有资本,以保证正常的业务活动。中央银行的资本金来源按资本所有权划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中央银行全部自有资本由本国政府出具。二是中央银行的自有资本是混合持股的。三是全部股份私有。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6页/共21页7.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再贴现和贷款这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业务。中央银行有责任对后者提供融资支持。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紧缺时,中央银行用再贴现、再抵押方式给予资金融通,目的是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性、灵活性和银行业务的顺利进行。(2)有价证券买卖业务有价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的又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是为了调节货币流通和资金供求,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而不是为了盈利。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7页/共21页(3)金银、外汇储备这是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储备。金银、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集中国际储备职能的具体表现。中央银行开展这种业务是为了代表国家集中储备、调节资金,稳定金融和促进一国国际贸易及对外交往的顺利进行。8.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这一业务与中央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紧密相联。因为中央银行既然接受了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那么商业银行彼此由于交换各种支付凭证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就可通过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划拨,从而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的清算中心。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8页/共21页第三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2.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3.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无论如何,是相对的:——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看,金融终归是一个子系统;——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惟一的;——中央银行的活动总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4.中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在我国,当货币政策开始显示有其重大作用之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也才逐步进入经济金融理论界乃至政府有关部门的视野,并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有所反映。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19页/共21页第四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1.支付清算系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支付的过程从最简单的当面支付,到通过中间人的支付,到超出本地市场的支付,到超出国界的支付;支付的工具从铸币、现钞的支付,到利用票据的支付,到通过中介的账面金额划转的支付,等等。2.支付清算的过程:支付清算的全过程,是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过程——clearing与settlement——组成的:(1)clearing:是指算账过程,即在一定的时点上把彼此之间的应收债权与应付债务进行冲抵并算出应收应付差额;(2)随后是settlement,即以货币收付行为结清应收应付差额的过程。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系第20页/共21页3.常用的清算方式:(1)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立即单独全部进行交割;(2)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轧出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划拨余额清算。4.票据交换所:是最早形成的支付清算组织。世界上第一家票据交换所1773年在伦敦成立。中国最早的票据交换所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上世纪50年代,随着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及“大一统”银行体制的建立,不再需要独立的票据交换所。改革和开放后,重新逐步推行票据交换。重庆理工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第10章中央银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1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