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说课稿平阴县第二中学周虹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下面我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与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对浮力的认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压力,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础。2、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我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难点: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三、说教法学法: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生活中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探究,边动手边思考本节所采用的教法:设疑,引导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2瓶子里放一个乒乓球,让学生开动脑筋,看看谁不用手碰瓶子能把球拿出来?设计这个问题旨在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进行1、浮力概念的建立(1)让学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谈感受出示各种浮力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浮力的存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2)称重法测浮力(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铝块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根据学生说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铝块、杯子、水)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测力计挂着铝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④对于浮力的方向,可让学生回答。一般学生会说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氢气球放手后能升上高空教师演示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再向其中倒水,球会怎么样?为什么?(2)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3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4)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用石蜡和桥墩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四)老师评价老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学生实验、师生对话、结论汇报,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们及时给予表扬,一方面是对优秀同学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同学的鼓励,能使全体同学都有进步。(五)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五、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一二题(2)拓展延伸:由本节课我们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从中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吗?课后一二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浮力;拓展延伸则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六、板书设计:见多媒体课件七、教学反思: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过程中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认识浮力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6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