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战争论》读后感论文作者:罗杰学号:201713113008学员队:一大队五队时间:二〇一八年五月国防科技大学《战争论》读后感虽然本书通篇都在讨论关于战争的问题,但它更像是一本哲学书,蕴涵了大量如何为人处事的智慧。本书不仅对军事工作者和军事迷是难得的好书,对在其他领域的人——无论是从政、经商还是其他——只要想在某个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好好读,书中涉及大量关于做人、做事、识人、用人、斗争、策略、战术、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作者克劳塞维茨就像同时代的黑格尔等普鲁士思想家一样,秉承了德意志民族一贯的科学、客观、严谨、理性的作风,对战争和政治领域里很多问题做了极透彻的分析,这些分析大都从十分客观中立的立场出发,基本没有个人情感和偏见的成分。他对历史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在陈述史实的同时努力从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历史的真相,以及该真相形成的原因,力求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克劳塞维茨对历史及其结果的分析就像庖丁解牛那样,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令人拍案。俾斯麦、列宁、毛泽东、艾森豪威尔等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读后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据说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期间曾勤奋通读此书,并根据书中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从书中似乎依稀可以看到毛泽东有关人民战争、持久战、农村保卫城市等思想的影子。克劳塞维茨说:“人一旦运用了暴力就必要让敌人无力抵抗,因此从概念上讲,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一直有人认为,在暴力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的仁慈一些,不仅可以通过暴力达到使敌人无力抵抗的目的,还可以尽量少的减少人员伤亡。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效益,又能可以不违背本心。但在真正的暴力使用中,战争双方谁仁慈,谁就会输。因为暴力之所以叫做暴力,就是因为它从来都不是仁慈的人的战场。谁悲天悯人谁就会成为战争的失败者。有战争就有占有,有占有就会有损失。为了占有与不失去,人们会不断的强大自己,思考胜利之路。战争促使人类飞速发展,促使人类思维不断更新,人类的智慧一般在动乱的社会现实中更显得伟大,文化在乱世才更显得丰富。比如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就是文化最为繁荣的事情,其中的儒家思想甚至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时期。《战争论》中说:“战争是在社会状态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之中产生的,是由它们决定、限制和缓和的,可是它们并不是属于战争本身的东西,它们在战争发生以前就已存在”。战争的发生原因不是因为国家状态和关系的不同,它发生的本质是敌对意图和敌对感情。为何把敌对意图和情感作为斗争发生的本质了?首先,斗争的产生一定有产生的原因,也就说两者之间发生战争,一定存在敌对的地方,也就说敌对意图。其次,敌对意图是如何产生的了?这与物质形态,意识形态就存在了关系。在野蛮民族中敌对感情占上风,既然是野蛮冲撞,他们本身就不会做一些理智的思考,不会权衡利弊上做过多的考量。文明民族则不同,他们在斗争中会权衡利弊,会趋向于对自己更有利的方面。还有,战争受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越是文明的社会形态发生战争的概率就会越小。因为理智在战争中占的影响更大。以前有人说预测公元2000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具体看今天的世界,小暴乱一直存在但大规模的战争并没有出现。有人说,现在的战争不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商业战争,它比运用武器来战斗更加可怕。但用通俗的话来说,商业战争并不是运用暴力解决问题,它只能算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竞争。今天的社会是由越来越多的文明民族组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大战并不是没有发生的机会,只是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理智占有较多的份额。战争既然称之为战争,就是因为它拥有暴力。一个人再理性也会有出手打人的时候,因为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也是情感的动物。只是越是理智的人就越不容易触碰他们情感的底线。暴力实际上是一种本能情感的宣泄,破坏力是暴力的一种形式,没有任何暴力不造成破坏。野蛮的战争和文明的战争区别在于破坏程度的大小。例如古代野蛮战争中一般胜利者在最后都会屠城。屠城的原因之一有为了宣泄情感。有战争都会有牺牲,有牺牲就会有愤怒,有愤怒就会有宣泄,有宣泄就有破坏。在我国现代历史上很多人都积极踊跃进入杀小日本的行列,究其原因大多是为了报仇,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所以外野蛮战争中敌对情感显现得更加明显。屠城的原因还有资源的掠夺。在生产力并不高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只能养活有限的人口,谁的能力强大谁就成为资源的拥有者,谁就能生存下去。据调查显示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战争的爆发,都是因为大雪使北方的民族无法生存,他们只有通过发动战争来掠夺资源。《战争论》中说:“在战争中抵抗力体现为现有手段的多寡和意志力的强弱,这是在发动战争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两项决定了对手抵抗力的程度高低。手段的多寡体现在经济基础上,意志力体现在群众方面。用孟子的话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同时还得“天时地利人和”。战争取得胜利不仅要让对手毫无还价的余地,还要使对手毫无对抗的意志。只有两点中还有一点留有余地,战争就达到彻底打垮敌人的程度,就不叫做胜利,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席卷而来。暴力,也是一种学问,它不仅是斗争双方的实力战,同时还是双方的心理战。
本文标题:战争论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2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