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6章-协议验证工具
第6章协议验证工具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2内容提要SPIN概述1PROMELA语言2SPIN应用3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3SPINSPIN(SimplePromelaInterpreter)是一种适用于分布式软件系统的形式化验证的开源软件工具:用C语言开发的模型检查工具SPIN的开发者GerardJ.Holzmann获得了ACM2001年度软件系统奖(SoftwareSystemsAward)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4SPINSPIN特点SPIN对用Promela语言描述的网络协议设计规格说明(Specification)的逻辑一致性进行检验,并报告系统中出现的死锁、无效的循环、未定义的接收和标记不完全等情况SPIN无需构建一个全局的状态图,而可以根据需要生成系统自动机的部分状态进行检验(on-the-fly技术)SPIN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通信方式对于给定的一个使用PROLEMA描述的协议系统,SPIN可以对其执行任意的模拟,也可以生成一个C代码程序,然后对该系统的正确性进行有效的检验适于不同规模的系统的验证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5内容提要SPIN概述1PROMELA语言2SPIN应用3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6PROMELA语言在SPIN中,将描述协议实体间所有交互过程的协议描述称为验证模型(validationmodel),而将描述验证模型的语言称为PROMELA(Protocol/ProcessMetaLanguage)PROMELA是一种类似于C程序设计语言的形式描述语言,它可以方便地描述形式化验证模型中的系统的各种行为。一个用PROMELA描述的协议验证模型由三类对象构成:进程(processes)、报文通道(messagechannels)、状态变量(statevariables)所有进程被定义为全局对象,而报文通道和状态变量则是进程使用的全局或局部数据。实际上,验证模型相当于一个前面所述的有限状态机详细内容见本书第六章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7内容提要SPIN概述1PROMELA语言2SPIN应用3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8SPIN安装Spin验证器有两种版本:windows版和Linux版,且两个版本均有相应的图形框架支持,前者使用jspin或xspin,后者使用ispin实现。jSpin采用基于java开发的可视化框架,可直接运行于windows平台,但其没有图形化的仿真工具,无法直观看到协议运行的过程。XSpin运行于Cygwin平台上,利用类UNIX的命令行方式启动。Xspin启动成功后仍然可以使用图形化的操作方式。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9Windows下安装1.下载相关软件:spin,Xspin,和tcl,,其中tcl区分64位和32位,下载时注意区别,下载的软件是:xspin430.tcl,pc_spin430,ActiveTcl8.5.11.1.295590-win32-ix86-threaded.exetcl下载地址:,spin下载地址:。2.安装ActiveTcl8.5.11.1.295590-win32-ix86-threaded.exe3.配置环境变量首先将下载的spin加入PATH路径再将gcc编译器写入PATH,如果机子上没有gcc,可以安装一个Dev_c++,在Dev_c++的bin目录下有gcc4.查看环境变量是否设置成功5.最后双击xspin525.tcl,即可启动spin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0Windows下安装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1RDT1.0(理想状态下数据链路层协议)验证等待来自上层的调用rdt_send(data)packet=make_pkt(data)udt_send(packet)等待来自上层的调用rdt_rcv(packet)Extract(packet,data)deliver_data(data)A)RDT1.0发送端B)RDT1.0接收端理想状态下,信道无误码,不丢失报文,接收方有无限接收能力。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2RDT1.0验证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3RDT2.0验证等待来自上层的调用等待ACK或NAKrdt_rcv(rcvpkt)&&isACK(rcvpkt)rdt_send(data)sndpkt=make_pkt(data,checksum)udt_send(sndpkt)udt_send(sndpkt)rdt_rcv(rcvpkt)&&isNAK(rcvpkt)A)RDT2.0发送端等待来自下层的调用rdt_rcv(rcvpkt)&&corrupt(rcvpkt)sndpkt=make_pkt(NAK)udt_send(sndpkt)rdt_rcv(rcvpkt)&¬corrupt(rcvpkt)extract(rcvpkt,data)deliver_data(data)sndpkt=make_pkt(ACK)udt_send(sndpkt)B)RDT2.0接收端报文出错但不丢失,应答帧不出错也不丢失,接收方没有无限接收能力。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4RDT2.0验证一般性验证结果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5RDT2.0验证RDT2.0无进展循环验证结果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6RDT3.0验证等待来自上层的调用0等待ACK0等待ACK1等待来自上层的调用1rdt_send(data)sndpkt=make_pkt(0,data,checksum)udt_send(sndpkt)start_timerrdt_rcv(rcvpkt)&&(corrupt(rcvpkt)||isACK(rcvpkt,1))timeoutudt_send(sndpkt)start_timerrdt_rcv(rcvpkt)&¬corrupt(rcvpkt)&&isACK(rcvpkt,0)stop_timerrdt_rcv(rcvpkt)rdt_send(data)sndpkt=make_pkt(1,data,checksum)udt_send(sndpkt)start_timerrdt_rcv(rcvpkt)&&(corrupt(rcvpkt)||isACK(rcvpkt,0))udt_send(sndpkt)start_timertimeoutrdt_rcv(rcvpkt)&¬corrupt(rcvpkt)&&isACK(rcvpkt,1)stop_timerrdt_rcv(rcvpkt)报文应答均会出错,但不丢失,接收方没有无限接收能力。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7RDT3.0验证RDT3.0一般性验证结果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8RDT3.0验证RDT3.0无进展循环验证结果第5章协议验证技术19实验题目题目:6-6(A-B协议)或6-7(GO-BACK-N协议)要求:代码整理成一个目录,目录名为“学号姓名”,压缩后发到我的邮箱xdsjf@163.com,同时在邮件中注明自己的学号和姓名1.提交协议验证的代码2.撰写实验报告•协议验证的设计思路•验证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截止时间:2015年12月6日
本文标题:第6章-协议验证工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53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