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LTE-Cluster-Optimization(Lesson-Two)
cbing2010@163.com全球LTE部署及使用情况国内运营商网络演进情况在3G在国内开花的时候,三足鼎立,各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划分,TD、W、C三大网络阵营在国内铺开,从这三种网络演进的方式来看:移动的路线:GSM(2G)→TD-SCDMA(3G)→TD-LTE(4G)【3GPP】联通的路线:GSM(2G)→WCDMA(3G)→FDD-LTE(4G)【3GPP】电信的路线:CDMAoneIS95(2G)→CDMA20001xRTT(2.5G)→CDMA20001xEV-DO(3G)→?FDD-LTE/TD-LTE【3GPP2】LTE网络优化概述随着各家运营商LTE规模试验网络的建设,优化及测试,一张具有竞争力的LTE网络将逐渐展开。面对“井喷式”多元的用户需求,网络质量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LTE网络的优化由此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优化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作为一种全新的4G技术,TD-LTE网络优化工作内容与其他标准体系网络优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是,网络优化的工作目的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具体的优化方法,优化对象和优化参数。TD-LTE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LTE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LTE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进行整体优化。整体网络优化的原则包含以下4个方面:*良好的系统覆盖(覆盖)*合理的邻区优化(接续)*系统干扰最小化(质量)*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容量)覆盖是优化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系统的覆盖区域内,通过调整天线,功率等手段使最多地方的信号满足业务所需的最低电平的要求,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功率实现最优的覆盖,减少由于系统弱覆盖带来的用户无法接入网络或掉话、切换失败等。工程建设期可根据无线环境合理规划基站位置、天线参数设置及发射功率设置,后续网络优化中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一步调整天线参数及功率设置,从而优化网络覆盖。1.LTE系统强弱覆盖情况判定通过扫频仪和路测软件可确定网络的覆盖情况,确定弱覆盖区域和过覆盖区域。弱覆盖区域指在规划的小区边缘的RSRP小于-110Bm;过覆盖是在规划的小区边缘RSRP高于-90dBm。2.天线参数调整调整天线参数可有效解决网络中大部分覆盖问题,天线对于网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性能参数和工程参数两方面:天线性能参数:天线增益、天线极化方式、天线波束宽度天线工程参数:天线高度、天线下倾角、天线方位角一般在网络规划设计时已根据组网需求确定选择合适的天线,因此天线性能参数一般不调整,只在后期覆盖无法满足要求,且无法增设基站,通过常规网络优化手段无法解决时,才考虑更换合适的天线,例如选用增益较高的天线以增大网络覆盖。3.天线参数调整方法在单站和簇优化时,需要保证对每个基站的天馈参数都进行现场核实,后续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对天馈的调整,同时也要注意对基站数据资料的更新。同时,随着新加站的开启,仍需要对覆盖的合理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优化调整。邻区过多会影响到终端的测量性能,容易导致终端测量不准确,引起切换不及时、误切换及重选慢等;邻区过少,同样会引起误切换、孤岛效应等;邻区信息错误则直接影响到网络正常的切换。这两类现象都会对网络的接通、掉话和切换指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保证稳定的网络性能,就需要很好地来规划邻区。1.LTE邻区规划原则做好邻区规划可使在小区服务边界的手机能及时切换到信号最佳的邻小区,以保证通话质量和整网的性能。合理制定邻区规划原则是做好邻区规划的基础。TD-LTE与3G邻区规划原理基本一致,规划时需综合考虑各小区的覆盖范围及站间距、方位角等因素。TD-LTE邻区关系配置时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距离原则: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强度原则:对网络做过优化的前提下,信号强度达到了要求的门限,就需要考虑配置为邻小区;#交叠覆盖原则:需要考虑本小区和邻小区的交叠覆盖面积;#互含原则: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注: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需要配置单向邻区。2.系统内外邻区设置原则1)系统内邻区设置宏站系统内邻区设置原则:#添加本站所有小区互为邻区;#添加第一圈小区为邻区;#添加第二圈正打小区为邻区(需根据周围站址密度和站间距来判断);#单小区允许配置最大邻区数量为32条(无限制系统内和系统外)室分系统内邻区设置原则:#添加有交叠区域的室分小区为邻区(比如电梯和各层之间);#将低层小区和宏站小区添加为邻区,保证覆盖连续性;#高层如果窗户边宏站信号很强,可以考虑添加宏站小区到室分小区的单向邻小区。2)异系统邻区设置除TD-LTE系统内部邻区规划,还需做好TD-LTE与TD-SCDMA、GSM等异系统间的邻区规划。由于目前LTE主要针对热点进行覆盖,存在覆盖盲区,添加异系统邻区可保证业务连续,异系统邻区设置时一般优先考虑添加TDS邻区,其次考虑GSM900邻区。宏站异系统邻区设置原则:#添加同站址的同向TDS/GSM小区为邻区;#添加正对TDS/GSM小区为邻区,弥补覆盖盲区;#处于规划区边缘的LTE宏站,可考虑添加相应的TDS/GSM小区为邻区,保证业务连续;#宏站异系统邻区数量建议控制在3条左右。室分异系统邻区设置原则:#建议不添加异系统室分邻区,除非处于高业务量保障点,可以考虑添加同覆盖异系统邻区,达到负荷均衡效果;#建议不添加异系统宏站邻区,除非是孤立室分点,添加周围TDS/GSM小区为邻区,弥补覆盖盲区,保证业务连续。一般干扰分为2大类,一是系统内引起的干扰,例如参数配置不合适,GPS跑偏、RRU工作不正常等等;另一类是系统外干扰。这2类干扰均会直接影响网络质量。通过调整各种业务的功率参数,功率控制参数,算法参数等,尽可能将系统内干扰最小化;通过外部干扰排查定位,尽可能将系统外干扰最小化。1.系统内干扰相对异频组网,同频组网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可以高频率效率的利用频率资源,但小区之间的干扰造成小区载干比环境恶化,使得LTE覆盖范围收缩,边缘用户速率下降,控制信令无法正确接收等。对此,可采用ICIC,功率控制,波束赋形及IRC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系统内同频干扰问题。另外,通过GPS跑偏检测工具以及网元设备操作维护管理平台(OMC),可对网元设备运行状态和告警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网元运行出现异常,可第一时间通知操作维护人员进行排障,确保将网元故障引起的系统内干扰降到最低。2.系统外干扰对于系统外引的干扰,一旦发现后,应该及时通知客户协调解决。在无法明确干扰源的情况下,在网络初期优化的过程中,可先通过逐个关闭受干扰基站附近1~2圈的站点,逐个进行排查。外部干扰可通过使用八目天线,进行测试位置选取,天线方向,以及极化方向进行定位,过程周期较长,需要优化人员的细心耐心排查。通过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合理控制基站的负荷,使其负荷尽量均匀。LTE网络优化总体流程开始参数核查簇优化区域优化边界优化全网优化覆盖优化业务优化优化验收进入下一流程分阶段输出优化报告优化准备LTE总体优化流程如下:下面我们将主要就LTE簇优化进行详细讲解!LTE簇优化概述簇优化是衔接初期建设阶段和后期区域优化的必要工作阶段。通俗来讲,就是把一个网络的内部划分成几个连续的小区域,每个区域内的所有基站组成一个簇,然后对一定范围内的数个独立基站进行具体条目的优化(每个簇包含15~30个基站)。基站簇划分的主要依据:地形地貌、业务分布、相同的MME和TAC区域等信息。每个基站簇所包含的基站数目不宜过多,并且基站簇之间的覆盖区域要有重叠。由于建设区域和规模比较大,为了测试和分析方便,需要将区域分成多个簇,使测试、分析和调整同时进行。簇划分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优先级别从高到低描述):行政区域划分原则:当优化网络覆盖区域属于多个行政区域时,按照不同行政区域划分簇是一种容易被接受的做法。地形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形地势对信号的传播会造成影响。山脉会阻碍信号传播,是簇划分时的天然边界。河流会导致无线信号传播的更远,对簇划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河流较窄,需要考虑河流两岸信号的相互影响,如果交通条件许可,应当将河流两岸的站点划在同一簇中;如果河流较宽,更关注河流上下游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这种情况下通常两岸交通不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河道为界划分簇。不同簇间信号影响最小原则:由于优化调整是基于簇进行的,某一簇中站点天线的调整可能对其他簇中的信号分布造成影响,需要在簇划分时尽可能减少簇间的相互影响,希望簇间的边界越短越好,通常按蜂窝形状划分簇比长条状的簇更为常见。不同簇话务分布考虑:通过对现有网络话务密度的分析,尽量使基站分簇避开用户密集区,尽量使单个话务密集区在一个分簇中。簇划分的核心网考虑:每个簇应尽量在一个核心网设备之内。路测工作量因素影响:在划分簇时,需要考虑每一簇中的路测可以在一天内完成。LTE簇优化目的检查并解决硬件故障核查并优化现网工参检查并优化网络参数提升网络的质量及用户体验◦覆盖◦吞吐量◦时延◦移动性◦可靠性发现现网异常问题簇优化主要有以下5个目的:LTE簇优化目标簇优化的目标-覆盖与吞吐率(适用于BJCU)区域类型公共参考信号指标要求(≥)小区边缘速率(≥)小区平均吞吐率(≥)RSRPRS-SINRdBmdBMbpsMbpsFDD密集城区≥-100≥090%DL/UL:4/1DL/UL:35/25一般城区≥-100≥090%DL/UL:4/1DL/UL:35/25旅游景区≥-105≥090%DL/UL:4/1DL/UL:30/20机场高速、高铁(车内)≥-110≥090%DL/UL:2/0.512DL/UL:25/15TDD密集城区≥-105≥-590%DL/UL:1/0.128DL/UL:25/5一般城区≥-105≥-590%DL/UL:1/0.128DL/UL:25/5旅游景区≥-110≥-590%DL/UL:1/0.128DL/UL:20/5(1)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2)RSRP与RS-SINR指标要求为独立要求,非联合要求。(3)除高铁场景外,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4)TDLTE时隙配比与其他运营商保持一致,暂按DL:UL=3:1,特殊时隙10:2:2进行配置。(5)各分公司可根据用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簇优化的目标-性能指标(适用于BJCU)指标项基线值指标定义FDDTDDDT连接建立成功率≥98%≥98%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掉线率≤0.5%≤0.5%掉线率=掉线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LTE同频切换成功率≥99%≥99%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切换时延(控制面时延)≤50ms≤50ms指切换控制面时延:从Measurementreport后的第一个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到UE向目标小区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的时延基于X2接口切换时延(用户面时延)≤85ms≤85ms下行从UE接收到原服务小区最后一个数据包到UE接收到目标小区第一个数据包时间;上行从原小区接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包到从目标小区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时间。最后一个数据包指L3最后一个序号的数据包。基于S1接口切换时延(用户面时延)≤85ms≤85msCSFB建立成功率≥98%≥98%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CSFB建立时延≤6.8s≤6.8s时延定义:UE在LTE侧发起ExtendSeviceRequest消息开始,到UE在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评价要求:路测所有呼叫的平均时延满足目标值要求。LTE至WCDMAPS切换≥98%≥98%成功率(切出)=成功次数/尝试次数×100%TDLTE-LTEFDD间切换
本文标题:LTE-Cluster-Optimization(Lesson-Two)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2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