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文化适应模式社会文化理论一、文化适应模式1.文化适应模式的提出2.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3.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争议文化适应模式的提出1973年,舒曼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为期10个月的纵向研究,通过记录自然产出以及诱导的语言材料,考察6位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的情况。6名被试中,一位33岁的被试——alberto,他的英语水平几乎没有提高。舒曼探究alberto习得缓慢的原因。舒曼提出三种可能:认知能力问题、年龄问题、学习者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问题。为了检验第三种可能,舒曼对Alberto语言分析,得出:他的语言中具有明显的洋泾浜语特征。(否定,no+verb)原因说洋泾浜语的人和说标准目的语的群体之间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与第三种可能相近舒曼将Alberto与其他5位被试进行比较,得出:1.从社会距离上看,相较于其他5位来自技术移民群体的被试,Alberto所在的工人移民群体和美国社会十分疏远。2.从心里距离上看,Alberto不愿意与美国人、美国社会接触,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为第三种可能提供了更多证据提出“洋泾浜假设”(1976),后更名为“文化适应模式”(1978)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核心内容: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语群体之中。舒曼假定,文化适应的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之间存在着理想的对应关系。文化适应程度的每一个等级都与第二语言习得的某个水平相对应。(一)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e)1.定义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second—languagelearninggroup)和目的语群体(target—languagegroup)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2.内容—八项因素(1)“社会主导模式”(socialdominancepatterns)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与群体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二战,日本,汉语)、“从属地位”(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平等地位”(现在学习外语)三个等级。平等地位最利于第二语言习得。平等程度不同,对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影响也不同。(2)“融入策略”(integrationstrategies),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移民家庭青少年)、“保留策略”(老年人)、“适应策略”(中年人)三种。通化策略、适应策略利于二语习得。(3)“封闭程度”(enclosur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封闭程度低,两个群体接触多,会为语言习得创造好的环境。(中年人和老年人)(4)“凝聚程度”(cohesiv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北语的韩国人和尼泊尔人)紧密程度低,学习者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目的语群体交流,第二语言习得效果好。(5)“群体大小”(siz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在舒曼看来,紧密程度和群体大小这两个因素直接相关,群体小,紧密程度低,习得效果好,群体大,紧密程度高,习得效果与之相反。(6)“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orsimilarity),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习得。(日、韩敬语)(7)“态度”(attitude),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两种,正面态度有利于习得。(8)“打算居住的时间”(intendedlengthofresidence),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是否打算在目的语群体所在国长期居住。打算长期居住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更可能与目的语群体频繁交流,因而会获得更好的习得效果。社会距离社会主导模式融入策略封闭程度凝聚程度群体大小文化相似性态度打算居住时间有利于习得平等地位同化适应程度低程度低小高正面长不利于习得主导地位从属地位保留程度高程度高大低负面短表7-1社会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二)心理距离1.定义社会距离考察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2.内容(1)“语言休克”(languageshock)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说英语羞于张口)。语言休克的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2)“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原来的思维不被接受,原来的行为举止在现在社会中变得古怪(大声打招呼),惯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奏效。文化休克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3)“学习动机”(motivation),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分为两种: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如果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因为对目的语群体充满兴趣,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希望与目的语群体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希望成为目的语群体的一员,动机类型就是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没有兴趣,学习目的语只是为了掌握一个工具,用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社会地位,则属于工具型动机。(出国考雅思)问题:哪一种动机更有利于习得?(4)“语言疆界渗透性”(ego-permeability),指学习者是否能够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Guiroa认为,在语言习得的早期,因为学习者还没有形成一定之规,没有语言疆界,所以第二语言更容易渗透到学习者的语言中。随着习得时间的增长和语言知识的增多,学习者的语言疆界会被慢慢建立起来,形成一道屏障,阻碍语言的输入,语言开始僵化。(纠正英语语音)表7-2心理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心理距离语言休克文化休克学习动机语言疆界渗透性有利于习得程度低程度低融合型动机渗透性强不利于习得程度高程度高工具型动机渗透性弱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争议每一种理论模式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来检验1.理论质疑—学者提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洋泾浜的形成过程不同。第一,二语习得发生在双语环境中,而洋泾浜的形成环境常常有数种不同的语言。第二,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前一般只会一种语言,而说洋泾浜语的人通晓不止一种语言,第三,第二语言习得是个人行为,而洋泾浜的形成是团体行为。舒曼等学者进行反驳:第一,以上对第二语言习得与洋泾浜形成过程的比较是错误的,二者不具有可比性。第二,即便二者形成过程不可比,仍然不能说明文化适应模式是错的。因为洋泾浜语和Alberto语言的相似性只是给了舒曼启示,并不是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基础。2.实践检验方面—有的研究成果不符合文化适应模式Kelly(1982)的研究。被试:6名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人。方法:四度量表,否定和VP结构结论:文化适应程度最高的被试语言进展得最缓慢,而语言提高最快的被试文化适应程度却比较低。文化适应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对文化适应程度的测量。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是用这十二项因素。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十二项因素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第二,对习得水平的测量。学者们测量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手段不尽相同。(Kelly,vp结构,Schmidt,交际能力)第三,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关系的动态性。(目前研究都在共时层面,不能全面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被试数量。(Maple,190名被试,Schmidt,1名被试)第五,文化适应与语言习得水平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舒曼自己也不能证明文化适应模式直接决定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高低)虽然存在问题,文化适应模式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野。二、社会文化理论1.社会文化理论的引入2.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3.意义和局限社会文化理论的引入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心理学理论)80年代,Lantoff最早提出社会文化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将维果茨基的思想介绍到第二语言习得中。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一)调节论1.定义: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人类通过语言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道谢、抱歉)调节论早期用于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客体调控”阶段(猫)“他人调控”阶段“自我调控”阶段(自己意识到猫、狗区别)对社会文化理论来说,学习的过程也是在语言的调节下实现自我调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与目的语者交流,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直到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二)最近发展区1.定义: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实际发展水平,指儿童已经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个层面是潜在发展水平,指还没有形成的,但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发展区是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伸手够桃)2.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第一,当语言知识位于最近发展区内时,更容易被激活。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实际发展水平的前面,激活位于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第二,维果茨基在提出最近发展区时,是通过“新手”和“专家”,比如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达到潜在发展水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互动的作用还可以存在于同伴之间的合作中,两个人的学习或者小组学习同样能通过互动促进习得进程。如何激活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社会互动:维果茨基认为,通过以语言为调节工具的社会互动,学习者不断接触到知识,并在指引下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社会层面内化为个人心理层面。(人称代词及其后面的系动词)“支架”学习法1.定义:核心是在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等有经验的人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是从合作学习到独立学习的过程。2.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Aljaafresh和Lantoff的纵向研究。被试——一名成年英语学习者。方法:支架教学法(学生自己读作文,自己检查错误,之后和老师一起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老师会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鼓励和指引学生。)结果:学习者自我纠正的能力提高了(三)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在认知功能从客体调控到他人调控再到自我调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的也从社会言语发展到个体话语,又进一步发展为内在言语。拿第二语言来说:(1).社会言语:在第二语言形成的初级阶段,使用第二语言只是为了实现和他人的交流,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时的语言是社会言语。(howareyou)(2).个体话语:随着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增多,学习者能慢慢感悟到语言的特征,但还不能完全掌握,这时会出现个体话语,也就是学习者的自言自语。个体话语是学习者自我调节的表现,引导着学习过程,标志着语言已经从社会层面向个人层面过渡。(sheam不,sheis)(3).内在言语:当学习者完全掌握语言时,个体话语会自动消失,内化为内在语言,成为学习者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学习者思维的工具。(sheishappy)2.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方面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个体话语是否存在;个体话语能否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从而促进任务的完成;个体话语能否转化为内在言语。Flawley和Lantoff(1985)的实验——让被试根据一组图片表述图片中的故事。证明前两个问题。Ohta(2001)的实验证明第三个问题。被试:7个日本学习者方法:佩戴麦克风,将被试的语言记录下来。结果:大多数学习者出现了个体话语。第一种:重复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话,在学习新词和重
本文标题: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3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