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细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细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作为分解者,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的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二、学生分析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菌落的特征、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等,对细菌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细菌是怎样发现的,是从哪里来的,细菌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细菌怎样繁殖,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知道的,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迫切的期望。八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问题,本节课结合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持,安排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推测、观察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2)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对比植物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菌形态结构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课本61页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对科学研究用于探索的精神,意识到讲究个人卫生的必要性。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课堂上使用的信息技术包括了PPT课件、微视频、虚拟实验、图片、文字资料、思维导图等。我在巴斯德实验这一环节使用了虚拟实验,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预期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细菌的结构这一环节采用了对比法,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预期效果:使学生轻松突破重难点;在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这两部分使用了微视频,预期效果: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课堂上我通过构建思维导图,预期效果:使学生理清思路,对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PPT,提出问题:当伤口较结合生活实际PPT展示破伤风深时(如被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这是为什么?怎样预防破伤风?思考杆菌和感染破伤风后的症状文字及图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细菌的发现1、提出学习要求,通过流程图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认识过程。2、播放虚拟实验:巴斯德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3、介绍巴斯德的其他贡献4、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1、自主阅读课本,思考问题:(1)细菌是由谁首先发现的?他是怎样发现细菌的?(2)细菌是怎样产生的?2、观看巴斯德实验,小组合作讨论实验变量及现象分析。3、了解巴斯德为什么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1、PPT展示流程图及相关图文资料,使细菌的发现过程更清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2、播放虚拟实验:巴斯德实验过程。再现经典,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过程。3、演示思维导图结构,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4、初步构建思维导图细菌的形态1、展示头发上和针头上的细菌2、展示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的形态,指导学生尝试分类。3、指导完善思维导图观察,比较,认同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尝试根据细菌的形态进行分类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PPT展示头发上和针头上的细菌,展示细菌的形态,通过比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菌的结构1、出示细菌的结构图,让学生识记填空。2、出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引导学生与细菌结构相比较,找出异同点。3、指导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识记细菌结构,并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找出异同点,掌握细菌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PPT展示细菌结构图,动植物细胞结构图,通过对比,更易理解。细菌的生殖1、利用PPT流程图引导学生推导细菌的营养方式。根据流程图推导出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PPT流程图使学生思路更清晰,2、播放微视频“细菌的生殖”。3、出示技能训练4、播放微视频“芽孢的形成“,并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巩固。5、指导完善思维导图。养。观看微视频“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小组讨论,进一步巩固。完善思维导图。有条理。微视频“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梳理利用完成的PPT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畅谈收获本节的PPT思维导图在这里起到总结梳理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达标检测PPT出示分层检测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完成检测PPT展示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用肉眼根本不能看到,学生虽然知道这种生物,但其实并不十分了解,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直观、形象、逼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虚拟实验“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微视频“细菌的生殖”、“芽孢的形成”等化抽象为具体,使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清晰明了,直观形象,使学生轻松突破重难点。把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比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构建对于学生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标题:细菌信息化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66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