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冯涛陈伟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10期(安徽三联学院,合肥230601)[摘要]本文以合肥市经开区大学城为例,分析目前合肥市大学城区域内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高校快递营业点设置不合理,校门口自提服务安全性低、满意度差,配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提供借鉴。[关键词]高校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方案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0.055[中图分类号]F2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021背景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年均增长率超过30%。同时,随着我国各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日趋成熟,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CNNIC第37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20~29岁人群在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占比达29.90%,为各年龄段中最高占比人群;在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占比达25.20%。可见,大学生是网购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网购服务学生的校园快递末端配送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最后一公里”是指运输货物到达终点站,将货物从快递员配送给收件人的最后一段路程。据2014年《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物流成本所占GDP比重虽然从2007年的18.4%降至17.8%,但这一比重仍然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成本占比在整个配送成本中达30%以上。高校校园快递末端配送特点主要是配送节点整体密集但个体分散,且收件时间相对不固定。此外,由于各高校对进出入其区域内的车辆进行严格管理,使各大快递无法准确、高效、安全地将包裹送达客户手中,这直接导致末端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本文以合肥市经开区大学城为例,对目前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校园快递末端配送模式提出一体化综合解决的优化方案,降低快递企业物流成本,同时提升高校广大师生的满意度。2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分析龙源期刊网本文主要针对合肥市经开区大学城内高校师生对校园快递的需求度、满意度和便捷性等方面进行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各快递公司针对校园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进行了多种配送方案的尝试。目前,各大快递公司对大学城区域内高校“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主要有四种模式,如图1所示。虽然各大快递公司针对末端配送模式进行了尝试,但不论是校内快递营业厅还是校门口快递员电话通知取件,这种临时配送方式仍然存在诸多弊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大学城内高校320名学生进行“快递最后一公里综合满意度”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2份,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数据可知,高校学生使用快递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但多数学生对目前校园快递的满意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末配送仍存在较多问题。2.1高校快递营业点设置不合理由于高校校园占地面积较大,且住宿区与商业区一般相隔较远。而各大快递公司各自为政,互不配合,选址随意性较大,一般离学生住宿生活区较远,未考虑快递包裹收派件的距离合理性。此外,高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明文规定,不允许私有车辆随便进出校园,这也间接导致学校的快递代理点分布不合理。2.2校门口自提服务安全性低,满意度差当前,快递员一般在校门口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通知客户自提快递,且快递员在校门口等待取件的时间具有较大限制(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高校学生上课时间弹性较大,经常出现没有合适的时间去领取快递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二次配送的成本,而且降低了客户对快递服务的满意度。此外,当前,各快递普遍采用“地摊式”的快递派件模式,即把快递散开摊放在地上由学生自提,这种派件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节约时间,快递员一般只通过报手机号码和姓名来确定收件人,而不询问快件单号,签收机制缺乏规范,容易出现错领、冒领等现象。2.3配送服务水平低无论是校门口自提,还是校内快递营业厅实行门到门服务,都没有真正做到快递“最后一公里”门到门配送。通过调研发现,无校内代理点的快递不会上门配送,而具有校内营业点的,若客户需要快递进行上门服务,营业点一般会等到大多数快件都自提完之后,才会处理需要上门配送的快件。而这大大降低了末端配送的质量,同时会降低客户对快递服务的满意度。2.4快递代理点的服务单一化龙源期刊网通过调查大学城区域内高校快递营业点可知,这些营业点只提供单纯的寄存与收件服务,而其他多样化的快递服务,如上门揽收,快递废弃包裹的回收等服务较少涉及。可见,快递代理点的服务存在单一化问题。3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对策研究3.1高校校园快递末端配送一体化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调研与数据分析可知,合肥市经开区大学城高校快递服务总市场需求量大且存在改进空间。为彻底解决高校校园末端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充分整合现有快递公司高校末端配送资源与模式,建立第三方高校校园快递收发中心,如表2所示结构体系。通过整合高校现有分散的快递代理营业点,集中快递公司的优质资源,在大学城各高校建立一个中心化、高效化、面向客户化的综合性快递服务中心,以提升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质量,减少快递公司末端配送成本。3.2采取共同配送的策略根据目前各大高校对学生宿舍实行封闭化管理的特点及快递公司实现配送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要求,在快递配送模式上采取参与性收货模式,即以快递综合服务大厅为中心,配送人员在规定配送时间段内在公共约定的配送地点与客户交接,让客户与配送人员共同参与配送,实现配送成本最小化。同时,可以第三方的名义与高校合作,使用高校物流实训实验室,或者参与高校的物流实训实验室建设。这种方式不仅能合理使用学校设备对快递进行分配管理,也可以为高校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实训机会,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3.4拓展业务的服务范围为满足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快递服务现实需求,各快递公司要进行自我服务升级。在做好自身基础业务即收发件的同时,拓展服务范围,如承接代寄、代存、上门取件等业务,合理承包个性化服务。此外,还要以各高校的快递综合服务大厅为依托,切实做到服务的精确化、个性化。4结语高校学生作为当代网购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前行。而“最后一公里”配送是联系电商与终端消费者并保证其体验满意度的最后一环,配送运作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但目前,高校校园快递配送需求与快递公司“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存在较大冲突。当前,高校校园快递配送仍处在发展初期,进行校园快递配送的优化升级将有效改变终端快递配送现状。本文通过将校园外的快递公司配送整合到封闭的校园中以丰富末端配送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并通过快递公司与学校和第三方末端配送的合作,达到“1+1+1=N”的效果。由于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整个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龙源期刊网主要参考文献[1]丛迪悦,胡松筠.校园快递自提网点运营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8).[2]邓旭宇,谢永梅,张西林等.高校校园快递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
本文标题: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2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