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戏曲服装设计是一门个性很强的戏曲舞台美术。戏曲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并显示剧中特定的时代、生活习俗和规定情境等。在中国戏曲中习称“行头”。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生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青衣(正旦)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旦花旦旦行的第二大类叫花旦。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彩旦彩旦俗称丑婆子,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这类角色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半把剪刀》的王婆婆、《西施》里的东施等。有的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老旦老旦(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西厢记》的崔老夫人,花衫花衫是京剧旦行里的一个重要的行当,这是一种集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行,也就是说,她集中了青衣的端庄严肃,花旦的活泼开朗,和武旦的武打工架。早期的京剧里只有青衣和花旦,没有花衫。花衫的创始人是王瑶卿。他创建的花衫行当,在表演时有唱、有念、有做、有打,再加上后来出现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著名的花衫戏,有梅派戏《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廉锦枫》、《花木兰》、《西施》、以及《穆桂英挂帅》等;武旦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如《打焦赞》里的杨排风,刀马旦一类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刀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区别。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刀马旦的戏,有《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里的穆桂英,《三休樊梨花》里的樊梨花,净综述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丑武丑文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雉鸡翎戏曲中的翎子,是用野鸡的尾部最长的羽毛制成的,所以俗称“野鸡翎”或“雉毛翎”。它一般长度可达五六尺,颜色艳丽又光亮,插在头上,确实显得人物英俊潇洒。尤其是武将插了翎子,更加突出其威武雄壮,如《凤仪亭》里的吕布以及《连环套》里的窦尔墩等。头上插翎子,不仅增加装饰性的美,而且有助于动作的表演,加强舞蹈的气氛。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兰,他耍翎子功夫极为深厚。在《群英会》中饰周瑜,他下令打黄盖之后,见诸葛亮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气得他咬牙切齿,甚至拔出宝剑要杀诸葛亮。鲁肃上前阻拦时,他气仍未消,便用掏翎和衔翎的动作来抒发他的怒火三丈。当诸葛亮猜透其心,他极度震惊,头上的翎子立即直竖了起来,并在龙尾梢上惮抖着,从而充分暴露出周瑜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其实,采用翎子来表达舞蹈动作,早在周朝就很流行了,只不过翎子是拿在手中的。据载古代帝王凡祭祀天地、祖先及期贺宴乐时,分别有“文舞”与“武舞”的表演。“文舞”者左手执籥(一种乐器),右手秉翟。翟,就是用野鸡尾毛制作的舞具。之后,才将翎子插在头上。不过,在戏曲中插翎子是很讲究的,并非所有人物都可随便插。凡“正统”人物是不插翎子的,比如三国时刘备这方面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插翎子,这就表明刘备代表“正统”。而曹操和孙权这两方面的人物,有不少头上插有翎子,如张郃、夏侯渊等。但在《四郎探母》之中的杨延辉,为什么在其乌纱帽上要插上两根翎子呢?这是因为他被俘,已属番邦的人了。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的服装,即观众称之为“打旗的”服装。用红色最多,其它有白、绿、蓝、紫、黑。色彩随主将服装使用,以达到敌我分明的效果。服饰介绍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武将的战服。杏黄靠是“三国”戏中黄忠和《闹天宫》中二郎神的专用服装。靠,分为硬靠、大靠和软靠三种,扎靠旗(四个护旗)的为硬靠或大靠,不扎靠旗的为软靠。靠的色彩繁多,有白、红、蓝、紫、黑、香色等。扮演青年将领时,可穿淡色靠如淡粉、淡绿、淡湖等。明黄色为帝王穿的靠。穿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项羽,穿平金黑靠。《古城会》中的关羽穿平金绿靠。《挑滑车》中的岳飞穿白靠,高宠穿蓝靠。《连环计》中的吕布穿粉靠。《破洪州》中的杨宗保穿淡湖靠等。皇帽,戏曲盔帽。也叫“王帽”或“堂帽”。为剧中皇帝专用之礼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金底,上铸金龙,缀黄色绒球,后有朝天翅一对,左右各挂黄色大穗。皇帽是皇帝的专用礼冠,在登基、朝会、谒庙、庆典时戴用。皇帽亦称“九龙冠”,系金底上缀金龙12只,大龙一只、金黄手工真丝绒球、珍珠百余颗,后有朝天翅两根,两耳龙尾垂黄色流苏。戏曲盔帽。也叫“王帽”或“堂帽”。为剧中皇帝专用之礼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金底,上铸金龙,缀黄色绒球,后有朝天翅一对,左右各挂黄色大穗。是传统戏中的服饰之一。戏曲舞台上扮演贵妇、小姐、仙女等常用的一种服装。色彩不限,但以淡雅为宜,戏装局部多绣花草纹样,有的只绣花边、花托领及飘带。穿用人物有《西厢记》中的红娘和崔莺莺。崔莺莺是相国府千金小姐,红娘系相国府的丫鬟,非同小户人家的使女,所以处理这样的人物,要比一般婢仆高雅,因而穿古装衣。《人面桃花》中的村姑少女杜宜春有时也穿古装衣,但在造型上要区别于相国千金。《天女散花》中扮演天女角色所穿的古装衣,其所用云肩、飘带等造型要比舞台上人世间的女子更华丽、飘逸。戏曲舞台上扮演皇后、贵妃、公主等的??用服装。明黄、杏黄均属皇家??用色彩,制做时力求富丽堂皇。穿用人物有《二进宫》中的李?F妃、《龙凤呈祥》中的孙尚香、《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等。在《二进宫》中,明穆宗宴驾,太子年幼,李?F妃垂帘听政。其父太师李良欲篡明室江山,将?F妃锁进深宫,断尽水火。虽然李妃自遭不幸,仍不失先王后妃的身份,此时李妃着明黄色彩绣凤凰女帔。《龙凤呈祥》(即《甘露寺》)中的孙尚香是东吴孙权之妹,因是国太之女,公主身份,所以穿凤凰女帔。在《跑车》一场孙尚香穿明黄帔,外罩斗篷。《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在随霸王出征之前,穿明黄绣凤女帔。序曲:全曲以创新性的音乐主题作为引领全剧音乐情绪的基础,情感含蓄而典雅,意境宽和而静远,审美意蕴别具一格。中段音乐吸取了《夜深沉》的元素,显示了戏曲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形式,具有对称均衡的形式美意义。采用小调的调性语言和中庸的速度,以京胡的苍凉独白开始,逐渐转入钢琴陈述,之后加入弦乐和人声,逐层深化织体与配器,赋予了全剧音乐深邃的文化内涵,鲜明地预示了全剧古典戏曲与现代电声音乐有机结合的音乐创作风格。《鼓韵雄风》:这是一段以打击乐为主要陈述手段的音乐,综合了戏曲的武场、文场和急急风等打击乐元素,在象征将领的长号引领下,戏曲武场鼓点急剧地奏响,并巧妙地叠入几个小节的琵琶(有《十面埋伏》的音乐元素),之后戏剧性地变化为威风锣鼓和现代电子打击乐,结合人声的和应,形象地渲染了金戈铁甲、沙场点兵的艺术氛围,有效地塑造了英雄豪杰用血与火锻造着生命;用刀与枪书写着忠诚的艺术形象,显示了阳刚悲壮的美学意义。《云裙水袖》:这是一首充满了细腻阴柔之美的乐曲。全曲以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唱段为元素,并以电声音乐的穿插对比赋予它现代信息和情感,形成时空交错的灵魂对语。全曲大体遵循三段体的音乐结构,在配器上,充分运用了人声的表现力,并将人声器乐化,从空灵的吟唱开始,幽幽怨怨而又含娇带媚。继之以同声合唱予以深化,和声清澈纯净,调性语言也具张力,营造了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意境,寄托了一袭斗蓬,可抵得秋风瑟瑟,落日冷辉的人文关怀。《大羽华裳》是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山东省文化厅和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倾力打造的、我国首部原创性大型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是山东省社科研究创新、舞台艺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的重要成果。《大羽华裳》项目1999年开始搜集、整理、研究,2004年列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经过七年的策划,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升华创意等基础工作,终于在2006年6月山东省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惊艳亮相。《大羽华裳》是一台以瑰丽的戏曲服饰为中心,融诗、乐、歌、舞、技、画于一体的中国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分乐章命名,把场面、片段、技巧、光影、情景,以多媒体等诗意的艺术语汇串珠绣玉、连缀成篇。该演出把生旦净丑戏曲行当囊括在内,汇萃京剧、昆剧、地方戏等全国著名戏种,还有水袖、跷功、帽翅功、翎子功、判官吐火等绝活表演,场面宏大,造型精美,故事、情绪、意境……“仿佛兮如轻云之蔽月,飘飘兮似流风之迥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典雅灵秀,魅力无穷。《大羽华裳》作为国内首部原创性中国古典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大型展演,荟萃了中国戏曲程式美、图案美、写意美的美学特征,显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学术价值。中国戏曲服饰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光芒璀璨的明珠,而且在世界戏曲服饰中占有重要地位。《大羽华裳》是中国戏曲服饰意象艺术的一次首创性探索。中国古典戏曲服饰从远古走来,经岁月别裁精绘,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风韵和气派。《大羽华裳》,取名于唐代的《霓裳羽衣曲》,此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整场节目由演员着戏曲服饰,装扮戏曲人物进行情景表演,其创作、演出坚持以创意为核心,用现代表现形式展现古老的戏曲艺术,实现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大羽华裳》共分为八个篇章,分别是“序”、“鼓韵雄风”、“云裙水袖”、“青衫红袍”、“花翎旗装”、“人鬼神灵”、“世俗民情”和“国色生辉”。“鼓韵雄风”:演员身着大靠、箭衣、抱衣、侉衣,千古英雄,彪炳青史;“云裙水袖”:展现帔、青衣、裙袄和水袖的风采,似水柔情,娇艳芙蓉;“青衫红袍”:褶子、扇子、读书人、苦读悬梁刺股,志在蟾宫折桂;“花翎旗装”:雁翎,骑射的彪悍;旗装,在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冲破宫廷服饰的遮蔽绽显出女性美丽的人体;“人鬼神灵”:图腾、神、祭祀、巫术、传说和故事,映照着人间世界;善与恶、美与丑、形象奇异、说怪也不怪,诡秘又直白,有的可恨,有的可爱;“世俗民情”:戏曲小丑,杂应百宫,旗、罗、伞、报……组成了半幅清明上河图;“国色生辉”:蟒袍玉带,凤冠霞帔,国色天香,紫气腾龙。把历史故事、人物情绪、声音、意境贯穿于内,成功地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戏曲中,让观众不仅在流光溢彩中欣赏到了华美异常的戏曲服饰,更体会到
本文标题:戏曲服饰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3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