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小学语文教学中音乐的运用
1小学语文教学中音乐的运用摘要:将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立足实践,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音乐运用的作用与语文教学中音乐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趣味性;情感体验性;美育性;德育性;高效性。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同时,“音乐给人以智慧,悦耳的音乐对神经系统起良好的刺激作用。”将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相对稳定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在无意识记状态下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自如、适当地运用音乐,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增强记忆力,减轻学生的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倍添课堂教学的魅力与风采,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天地。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爱跳,音乐的合理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中得到训练,同时也可以从中学到有关的知识。I、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的作用一、趣味性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听、爱唱,他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缺乏2有意性和目的性,其学习动机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歌唱更是儿童的天性。以优美的韵律、明快欢乐或抒情的节奏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让一个个优美的词句在美妙的歌曲、轻快的节奏中进入孩子们的头脑。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愉快的环境,设计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教学声母韵母时,从网络上下载《声母韵母歌》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节奏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与区别,并组织学生比比看,谁的发音更准确。学生对歌曲本身感兴趣,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就能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了。二、情感体验性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阐释了情感体验对与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美国人大卫.库伯编著的《体验学习》一书,标志着情感体验教学法正式诞生。情感体验,从心理角度讲,就是个体通过情感体验,多感官学习,不断感受与思考,达到感性和和理性、实践与认知的协调提升,对理论知识不断领悟和内化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播放音乐,学生在这种体验状态中,获得思考和领悟,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船长》一课时,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来学习“船长哈威尔徐徐沉入大海”一段文字呢?固然可以通过咬文嚼字来体会船长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但这样的学习活动显得情感单薄,感染力欠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于是,教3师作了这样的调整: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哈威尔船长巍然屹立舰桥的画面,并以稍大的音量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相应的文字段落慢慢从下往上升起,同时,教师用深情的话语朗诵这段文字。稍后,让学生思考、自由表达:哈威尔船长如果能够跟大家说一段话,他会怎样说呢?获救的人们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相信,在这样震撼人心的情境之下,师生在互动中就会由衷地生情,还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触动。三、美育性音乐是一门艺术,中华文字也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培养美感。如以音乐为听力材料的背景,或者教师对录音带进行重新制作,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再灌录进合适的背景音乐,甚至教师可以边读课文边播放音乐,把音乐的美和语言的美结合在一起。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在指导学生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挂出挂图,进行描述“漓江有许多小船在等着我们乘坐,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摇动双浆,荡舟漓江。”接着播放事先录播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的伴奏,学生在声画的作用下有感情的朗读了这一段。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4接着我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字读得响亮而饱满)。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美的感知能力。四、德育性音乐不仅仅是审美教育的培养,更是德育教育的熏陶,通过音乐的美感结合语文教学,以启迪学生的道德情感,更是将德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和演绎;使学生在美文和音乐的旋律中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加深印象,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提高。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学生看到的是一位低头踩缝纫机的、瘦弱的、贫苦的母亲,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愿儿子学不到知识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的母亲,教师随即播放《母亲》这首歌,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文中的母亲、歌曲中的母亲、自己的母亲联系起来,自然也就能感受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紧接着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几句话,既积累了语言素材,又深化了感情,体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五、高效性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里,包含了大量的诗歌教学。而利用歌曲、5音乐游戏等多种音乐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诗歌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加速巩固所学的知识。将诗歌中一些较难记忆、理解的语言材料有感情的朗读,并配上动听的音乐,不但对学生的朗读感悟和诗歌节奏感的培养很有效果,而且增加了趣味性。音乐和歌曲的意境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逐渐活跃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Ⅱ语文教学中音乐运用应注意的问题1、收集资料教师应大量收集有关的材料,如歌曲、录音带及有关的计算机软件,以便在教学中随时提取。利用学生熟悉的曲调,配上所学的课文内容辅助教学。2、难易适度选择歌曲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应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注意难易适中。3、运用适时利用音乐乐曲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音乐组织、调节、配合课文朗读教学,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4、运用适量一节课中乐曲的总量、乐曲的长短等都要服从教学的需要。不一定要节节课有乐曲、堂堂课有歌声,随意运用音乐,“多则滥”,6那样造成过量,反而会偏离主题,成了一节音乐课。5、内容适宜选用乐曲、歌曲时,注意思想内容的健康、旋律的优美;注意主题要适宜学生,不应“成人化”。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享受音乐的同时,培养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结论总之,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恰当、合理的使用,会使整堂课增色许多。音乐给人以快乐。这种融音乐与语文教学为一体的方法既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J].2012,1.[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刘公绰主编.[J].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8.[3]《教育心理学》.闵卫国,傅淳主编.[J].云南人民出版社.[4]《情境教学与实践》.李吉林主编,[J].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1.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中音乐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5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