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18.1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大冶市第二实验中学华先法一、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二、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3、初步体会几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三、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探索和证明。四、教学难点通过连接对角线,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证明平行四边形性质。五、教学过程设计1、观察抽象,形成概念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图形几何性质的方法,本节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问题1观察这些图片,从中能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师生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用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问题2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说明定义的两个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方法。2、概括证明,探索性质问题3回忆我们的学习经历,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思路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可能难以回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得出研究的一般过程:先给出定义,在研究性质和判定。教师进一步指出:性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问题4对于平行四边形,从定义出发,你能得出它的性质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度量,提出猜想。猜想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猜想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追问1: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师生活动:一般地,学生会先考虑分别证明这两个结论。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对角相等,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全等证明对边相等。证后会发现用全等可以证明这两个结论,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或角相对通常采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我们需添加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突破难点,进而总结提炼出化四边形问题为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思路。追问2:通过证明,发现上述两个猜想正确,这样就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能说出这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运用这两个性质进行推理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明确应用性质进行推理的基本模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性质);∠DAB=∠DCB,∠B=∠D(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问题5如图2,在ABCD中,(1)若∠B=40°,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2)若AD=8,其周长为24,求其余三条边的长度.师生活动: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此题解决后进一步复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邻边互补、对角相等。例1如图,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师生活动:师生交流,要证明线段相等,我们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而全等的条件可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追问:DE=BF吗?如图,直线a∥b,A,B为直线a上的任意两点,点A到直线b的距离和点B到直线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师生活动: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例2△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P是底边BC上一动点,PE∥AB,PF∥AC,点E,F分别在AC,AB上.求证:PE+PF=AB.师生活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路,写出证明过程。4、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下面问题回顾总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2)你觉得对一个几何图形的研究通常是怎样进行的?5、布置作业教科书第43页练习第1,2题;习题18.1第1,2,7,8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在ABCD中,∠A=50°,则∠B=°,∠D=°。2、在ABCD中,∠A+∠C=240°,则∠A=°,∠B=°。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cm,BC=cm,CD=cm,AD=cm。4、如图,在ABCD中,AE=CF,求证:AF=CE。5、在四边形ABCD中,AD∥BE,AE∥CD,且AE交BC于点E,BD平分∠ABC。求证:AB=CE。
本文标题:《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9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