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松阳生态县建设规划(2009-2020)松阳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八月《松阳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责任表编制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编制协作单位:松阳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负责人:王飞儿参加人员:李文红杨晓春金婧靓叶根基田平戴露莹阙勇东边金云占夏欢杨佳王利军审核:赵云升王飞儿审定:周才用目录第一章总论......................................................11.1规划修编背景..............................................11.2规划编制依据..............................................11.3规划指导思想..............................................21.4规划原则..................................................31.5规划范围与期限............................................3第二章规划区域现状..............................................52.1自然环境概况..............................................52.2社会经济概况..............................................62.3生态资源概况..............................................82.4环境质量..................................................10第三章生态县建设回顾...........................................123.1生态县建设工作及成效.....................................123.2生态县建设指标完成情况...................................163.3生态县建设主要困难及问题..................................17第四章规划目标和建设指标体系...................................204.1规划总体目标.............................................204.2规划阶段目标.............................................204.3规划指标体系.............................................214.4生态县建设可达性分析.....................................22第五章生态功能区划.............................................285.1生态功能区划.............................................285.2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95.3生态建设区域导向及要求...................................31第六章生态县建设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386.1构建高效低碳的生态产业...................................386.2建设安全洁净的生态屏障...................................506.3构筑和谐宜居的生态人居...................................666.4培育文明进步的生态文化...................................77第七章重点工程及效益分析.......................................837.1重点工程.................................................837.2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84第八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898.1政策法规保障.............................................898.2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908.3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928.4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93附表松阳县重点工程及责任分解表................................97第一章总论1.1规划修编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创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提出了创建生态省,希望通过20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并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作为浙江省的生态屏障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丽水市生态创建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近几年来在认真落实《浙江生态省建设纲要》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丽水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丽水市出台了《丽水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县市进一点加快生态创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在生态创建的热潮中,松阳县自2003年也开展了生态县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松阳县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生态产业迅速发展,绿色经济蓬勃兴起,自然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出现了一批“双赢”或“多赢”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一批精品亮点工程。为进一步巩固松阳生态县建设成效,提升松阳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松阳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着手修编生态县建设规划,并将其作为下一阶段松阳生态县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1.2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7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7)《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0)《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2008年)11)《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12)《浙江省农村环境保护规划》(2009年)13)《丽水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年);14)《丽水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工程的意见》丽委[2008]10号;15)《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16)《松阳县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思路》(2010年)17)《松阳县2010-2020产业集聚平台(工业)建设规划方案》(2010年)18)《松阳县城乡一体化规划》(2005)19)松阳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其他相关资料1.3规划指导思想立足松阳生态县建设成效,吸收国内成功经验,紧紧围绕“和谐”主题,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规划思想,构建松阳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构架: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指引,勾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人居体系;以人与社会和谐为宗旨,构建生态文明指引下的生产行为文明、生活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以人与人和谐为内涵,培育平和友善的意识心态文明。通过转变意识认识、革新执政理念、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方式、优化人居环境,推动松阳生态县建设进程。1.4规划原则1.4.1坚持和谐发展原则松阳县社会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着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要与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相互协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生态功能健康有效地发挥作用,生态经济稳步协调发展。1.4.2坚持整体协调原则生态县建设是一项浩大、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成果上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少数与多数利益;需要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1.4.3坚持科技创新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发挥自身机制优势,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切实增强生态县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和机制活力。1.4.4坚持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原则发挥政府在生态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着重做好科学宏观调控,强化监管,加大公共领域、基础性和导向性的重点项目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同时充分依靠全县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1.4.5坚持规划与设计的可操作性原则生态县建设规划修编需要有全新的理念,同时作为一个建设规划与设计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使规划落实到实际建设中。1.5规划范围与期限1.5.1规划范围松阳县所辖5镇15乡:西屏镇、古市镇、玉岩镇、大东坝镇、象溪镇、赤寿乡、新兴乡、望松乡、四都乡、谢村乡、樟溪乡、三都乡、新处乡、斋坛乡、板桥畲族乡、叶村乡、竹源乡、枫坪乡、裕溪乡、安民乡。总面积为1406平方公里。1.5.2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2008年;规划近期:2009~2015年,中远期:2016~2020年。第二章规划区域现状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9°10′-119°42′,北纬28°14′-28°36′之间,东邻丽水市,南接云和县、龙泉市,西和西北接遂昌县,东北毗武义县。东西最宽处53.7公里,南北最长40.2公里,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2.1.2地形地貌松阳县地处浙南山地,全境以中、低山丘陵地带为主,四面环山,中部盆地以其开阔平坦称“松古平原”,又称“松古盆地”,为县内主要产粮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中,山地占76%,耕地占8%,水域及其他占16%,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瓯江支流松阴溪从西北向东南,斜贯松古平原,境内流长66.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3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2.6%。仙霞岭山脉逶迤松南、松北、松中和松西。主要山峰有箬寮岘、包山头、留明尖、高济尖分布在松南、松北、松中和松西。2.1.3气候特点松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北风和西北风。热量丰富、降雨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4.2~17.7°C,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1°C,极端最高气温41.8°C;最低出现在1月份,平均气温-6.3°C。气温随海
本文标题:松阳生态建设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4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