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粤海珠区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
项目背景BACKGROUND01南华西地块草芳围地块广州市海珠区海珠区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保护项目与草芳围地块的“三旧”改造项目捆绑进行的。南华西二期地块北临海珠区南华西街,南接同福西路,是极具保护价值的旧城历史街区,是“南华西”历史保护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芳围地块位于海珠区滨江高层楼盘中海名都和朗晴居之间。通过草芳围地块的改造平衡在南华西历史保护项目的支出。本项目历史保护规划旨在对南华西二期地块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历史遗迹进行整理修缮,对历史街区风貌进行恢复整治,提升环境质量与城市品质。挖掘历史资料,谨慎复建少量历史建筑,以期恢复昔日繁盛的岭南风情。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概况南华西历史南华西现状历史文化价值分析022.1.1区位概况南华西街得名于1926年,民国政府拆去龙溪西约、中约、福麟街、紫来街、冼涌、跃龙东街等后所建成的街道,取“河南繁华发达”之意。南华西街开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距今已两百多年。那时,以潘振承为首的一批商贾,在今海珠区乌龙岗西面置地开村建宅,并筑漱珠、环珠、跃龙三桥以利交通。潘氏远祖层为官居福建泉州同安县龙溪乡。属“龙溪潘族”,为了纪念祖宗,乃取地名为“龙溪”。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街道经济逐步走向正轨,南华西街工业迅猛发展。南华西街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被赋予了“中华第一街”荣誉称号,成为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学习榜样。可以说,这里有着巨大的昔日声威,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变化,该街道已经显示出“疲态”,遭遇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如何走出困局,促进社区建设不断发展,是现阶段最需要认真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规划用地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主要涉及福安社区和敬和社区。规划用地范围北起南华西路,南至同福西路,东起漱珠涌,西至龙溪新街和公所直街。总面积约6.47ha。2.1南华西概况南华西二期地块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2.1.2地块核查(1)“三旧”建库图斑信息规划地块所处“三旧”规划中的图斑编号为44010500320,该图斑用地面积为6.29公顷,规划地块用地面积为6.47公顷,如右图所示。本次规划范围与图斑范围基本符合。(2)现状土地权属信息图斑编号改造类型计划改造年份用地面积其中国有面积其中集体面积其中农用地面积其中合法用地面积座落单位名称权属单位名称现土地用途土地规划用途拟改造土地用途44010500320旧城镇201094.494.40.00.094.4南华西路南华西二期地块城市城镇用地城镇住宅用地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规划区内常住总人口5855人,共1961户,户均人口2.98人。人口总体年龄偏大,多为中老年人。当地中青年人多从事批发零售生意及服务业。原先的居民大多另谋生路以后迁到城市新区居住,把祖屋出租给小商贩或做仓储用房,取得租金作为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原住民由于经济、就业等原因无力迁出,以中老年阶层为主。他们从事零售、街区服务业或靠退休金为生。居民调查问卷显示,当地原住居民基本上住在自家祖屋,以长期、融洽的街坊邻居间的关系结成了稳定的居住区社会网络,因此对区位、社区等非形态要素认同感非常强,但对历史街道、传统街屋等形态要素的自豪感并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向往现代化小区的生活。该区原住居民是对该地区最具有归属感的群体,对该地段内的治安状况、邻里关系、社区文化活动、生活设施等满意度较高。住户的现状居住面积多为10-30㎡。住户期望居住面积多为50-70㎡,因此可得出结论——本地居民可接受较为密集的居住形态。居民对于现状居住条件基本能接受,没有到非改不可的状态,同时存在私房业主自出资金修缮的可能性。因此,在合适的前提条件下,可考虑以修缮为主,适当改建的策略。(这也跟他们是低收入群体,对居住条件要求不高、改变现状的要求不强烈有关)。该地区外来人口所占比例约为27%,基本上是从事批发生意的打工者。外来打工者是这里流动人口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居住时间长短视商业形势而定。这些人多为单身的年轻打工者,住在出租房屋里,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更加简单,是居住时间最短、流动性最大的一个群体。由于南华西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较为稳定,因此家庭结构也属于传统类型,约2/3的家庭为三代同堂,一般规模为一个三口之家加上1-2个老人;另有约30%的家庭为两代居住,只有极少数单身未婚家庭和孤寡老人单独居住。外来打工者和相当比例的老年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受教育程度不高。该地区教育程度较高者(大专以上)主要为国营和集体单位职工。2.1.3现状居民情况居住形态适应性调查居民对区位、社区等非形态要素认同感非常强。居民对历史街道、传统街屋等形态要素的自豪感并不强。一定程度上比较向往现代化小区的生活。居住满意度调查居民对现状居住条件基本接受,没有到非改不可的状态。因此,可考虑以修缮为主,适当改建的策略。存在私房自出资金修缮的可能性。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2.2.1历史区位南华西片区位于广州河南,毗邻珠江,历史上是广州商业文化的典范,是昔日商贸繁盛之地。明末清初,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河南成为民间土特产集散地。它是十三行的延伸,也是广州城市向南发展最早的发源地。2.2南华西历史南华西1930年广州地图1900-1998年广州发展作为河南一角的南华西街,在清代是番禺县茭塘司河南堡的一个地段。南华西开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那时以潘振承为首的潘氏家族和一批商贾,在今海珠区乌龙岗西面置地开村建宅,并建漱珠、还珠、跃龙三桥以利交通。此处商贾云集,十三行富商在“河北”做生意,在“河南”建房子,大宅门、宗祠比比皆是,水陆交通发达。十三行四大行商均在此地置业、建别墅、起豪宅。南华西与十三行有密切的关系,南华西片区反映了昔日粤商的发展历史。珠江南岸岸线从南向北扩展。位于珠江南岸的南华西片区,河涌与台地结合。沿江河道的肌理以东西向为主,台地街道以南北向为主。南华西历史街道肌理(曾昭璇教授作)广州河南河岸变迁图(曾昭璇教授作)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南华西是昔日潘氏家族的聚居地,旧称龙溪乡。潘振承选在今南华西片区购置约20公顷土地,修第宅、建祠堂。落籍广东番禺的潘振承,念念不忘自己的先祖乃福建漳州龙溪乡人,将建筑群落一带亦命名为“龙溪乡”。今天仍然保留了潘家祠、潘家祠道等历史遗迹。其后,又有另一家十三行富商伍秉镛兄弟于1803年在漱珠涌以东建伍家花园。再往后,更有不少富绅富户以及海外侨商在附近建宅,如江孔殷。使漱珠涌一时成了“富者多居之”的地方。龙溪潘氏:十三行商掌舵人在十三行独揽对外贸易的85年间,潘家作为十三行首领长达39年,叱诧商界风云,影响遍及全球。与卢家、伍家、叶家,四大行商位列清代广州四大首富。潘振承,又名潘启。出生在福建龙溪县栖栅社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给人当船工,壮年时由闽入粤,曾经去过三次吕宋。后在十三行开设自己的第一家商行:同文行。潘家一家财产富于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翻开潘氏的族谱,潘家从第四代开始,家族再无行商,后共出过4位翰林、5位举人,曾经的商人家庭后来反而成为文人世家。其后人对岭南画派、岭南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2.2历史名人胜地潘振承潘有度潘正炜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江孔殷(1864年-1952年)字少荃,别号“霞公”,人称“江虾”,广东南海人。14岁就在西樵山拜康有为为师,之后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的时候,江孔殷仍是他的学生。江孔殷是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进士,曾进翰林院,又被称为“江太史”。他是清末、民国年间乃至解放前,在省港地区最活跃的一位大绅商。江孔殷在辛亥革命前后一度为广州之重要政治人物。民国建立后退出政坛。江孔殷是著名美食家,曾有“百粤美食第一人”之美誉。其广州大宅位于河南同德里,称为太史第,别称“江兰斋”,经常食客满座。今海珠区党校发,原是“太史第”后花园。由太史第流传下来的食谱包括有太史五蛇羹、太史鸡等。其子江誉,粤剧编曲名家,即南海十三郎者。江孔殷江孔殷子江誉南海十三郎江孔殷孙女江端仪漱珠涌与漱珠桥:清代旅游胜地漱珠涌因近珠江石,江潮涌出直向海珠石,故名“漱珠涌”。漱珠桥位于今南华中路与南华西路交界处,横跨漱珠涌,故得此名。漱珠桥一带风光秀丽,漱珠涌直通珠江,紧靠广州闹市中心,沿岸酒肆鳞次栉比,画艇有如过江之鲫,是清代显贵富商寻欢作乐之所,也是骚人墨客吟咏消闲之地,曾留下不少风情画般的诗篇。后来十三行兴起,外国商人不能进城,南华西一带便是他们其中一处休闲娱乐之地。附近又有海幢寺。因此,漱珠桥是广州清代的旅游胜地。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十三行行商园林乾隆年间,潘振承在南华西片区建造极其豪华的潘氏家园“能敬堂”。该园占地宽广,园中极尽亭台水榭、奇花异卉、宝木珍禽之胜。此外,园子里还养着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潘正炜家族子子孙孙在河南龙溪一带各自建筑的庭院、别墅、书斋,多不胜举。有记载的有六松园漱石山房南塾、黎斋等。潘家祠建国后四方大鱼塘形势仍在,后填塘建为小学。行商园林南华西路骑楼街始建于1926年,民国政府拆去龙溪西约、中约、福麟街、紫来街、冼涌、跃龙东街。因地处市区南部,取名“河南繁华发达之意”。南华西路宽11米,沥青路面,路两旁修建骑楼,始广州市开建较早的新式马路之一。今天南华西路和两侧的骑楼依然保存完好。修建南华西路历史施工图02南华西历史风貌HISTORICFEATURESOFNANHUAXI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ProtectionplanningofNanhuaxihistoricalDistrict(phase2)2.2.3历史定性定性1:广州建筑种类最丰富的历史街区南华西片区是广州历史街区中建筑类型最为丰富的街区,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在一个片区内并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至抗战前逐渐发展成为华侨、官员、富商的别墅区。由此,南华西街一带保留了大量从明、清到民国、现代多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尤以清末到民国初年的建筑为多,堪称“清末民初广州建筑博物馆”。其中包括四类主要建筑类型:行商府邸、洋房、竹筒屋、骑楼。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巷都很好的反映广州的城市文化,城市风俗习惯,民居模式等,对保留岭南文化很有价值。定性2:广州唯一保留的行商府邸区行商府邸不同于城市中心密集型的西关大屋或从政官员的东山洋房,行商府邸有自己的特色,既带有商人的使用作风,又蕴涵文人气质。南华西是广州唯一保留了行商府邸的街区,这些历史信息很好地反映了广州历史上的商贾文化。建议策略:1、在规划保护和再利用中强调和重塑南华西片区昔日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重塑漱珠涌和两岸的商业气氛。2、由于潘家昔日的影响力和作为行商的意义,再规划保护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复原潘家大院、潘家祠,以及与潘家昔日有
本文标题:粤海珠区南华西二期地块历史街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6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