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绿野乡村-新型农村规划
宁波市东钱湖镇绿野村规划设计上海同异城市设计有限公司2008.10政府目标引入现代生活理念美化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前景村民目标维持社会网络完善私有空间生活水平提高发展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规划空间布局规划营造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配套建筑及院落细节完善延续村庄肌理背景研究研究框架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总体战略第三章总体规划第四章近期建设第五章规划实施第一章项目概况绿野村地处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东部狭长谷地中,通过韩洋公路与环湖北路连接。距离东钱湖镇中心区约10公里。村西与下水村相接,村庄东侧经由韩洋公路通往太白湖景群。区位规划期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0年—2020年规划范围规划用地范围:村庄建设用地规划范围面积7.4公顷,北起水库,南至韩洋公路,西起中庵西界,东依山脚下。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地形地貌三面临山。村庄呈楔形沿南北方向卧于山坳之中,地势北高南低。村庄北端建有水库,并通过村北溪流与山下水网相连。自然气候绿野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现状现状用地平衡表现状人口:944道路交通现状道路广场用地0.72公顷,占9.0%。绿野村对外以韩洋公路与环湖北路连接,路面红线约8m。村民出行方式可乘坐公交车,出行方便。现状绿野村内道路组织无序,道路等级低,尚未形成通畅的道路网络。南北向主要道路无法满足消防车通行。建设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绿野村现有三个商店沿着南北向主要道路分布,菜市、老年活动室与村医疗站位于村中心部位;射猎殿位于村北,为村民祭祀所用;西北中庵为史诏的功德庵。西部的山林中,现保存有史诏墓道石刻群,为国家级文物。建设现状建筑质量评估村庄整体建筑风格和色彩趋同,大多为近20年间建成,坡屋顶砖混结构,建筑顺地势大多为东西朝向。有数处年代较久远的传统木结构民居穿插在村庄内部,其中一处保存较好的院落形态的民居保留于村中北部。建设现状公用工程设施现状绿野村庄基础设施现状条件落后为:由镇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无排水设施;由镇供电局、用电所接入220V电线;村内现有公共厕所9座;古村的能源供应形式为瓶装煤气,镇上设供气站;村内主要弄堂巷道口设有消防栓。建设现状现状存在问题:自然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三产业有待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周边绿野庄园的开发为村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村庄风貌较为统一,但现状建筑密度过大,存在一定的乱搭乱建现象。古村历史住宅建筑保护力度不够,超负荷使用,缺少维修。绿化空间少,缺少集中的公共绿地空间。市政设施体系不够完善,村庄卫生环境较差。建设现状内部优势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179.84万元增长到1418.67万元。2002-2006年,绿野村人均收入从3724元增长到5363元,年均增长率达14%。SWOT分析千年古村,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史诏墓道石刻群为国家级文物;史诏的功德庵——中庵。传统民居关于南宋史家的种种民间传说及先祖三代为相的辉煌历史依山傍水,风景宜人SWOT分析内部劣势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实力薄弱,未形成规模和体系村庄布局局促,建筑密度过大,配套服务设施落后村庄古建筑保护力度不够GDP(万元)人均GDP(万元)东钱湖镇62016417.77洋山村2664.583.86下水村2874.692.67上水村9839.478.57横街村2867.192.66绿野村1418.671.50外部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契机东钱湖旅游开发之契机外部挑战周边产业结构雷同,竞争优势不明显发展旅游接待业与村民动迁工程、就业等工作的协调SWOT分析第二章总体战略总体发展目标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创意产品加工为主导,以古村休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村庄。总体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发展目标预测绿野村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800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550人,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6.45公顷。人口规模发展目标环境发展目标水环境;河道水质稳定达到II二类地表水标准,污水处理率达100%。固体废弃物处理:采用政策和经济手段,提高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率,最终实现工农业废弃物的零排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能力的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态能源利用:结合新技术研究,拓展农村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推广生态能源利用。环境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目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强化特色,打造高效农业区.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突出、产出率高的乡村工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渠道.美化乡村环境,打造生态旅游接待村,形成绿色生态产业.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循环经济链。产业发展目标人居建设发展目标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构筑合理的村镇网络体系集约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及其他资源,寻求整体联动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美化农村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居社区。人居建设发展目标公共设施发展目标在近期规划内,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拓宽村庄内道路,村庄公共空间、绿化环境进行整治,开辟开放空间,植树植草,修整河道为重点。对村民住宅进行统一的修整装饰。提高村庄环境品质,同时为开展农家乐旅游开发提供保证。公共设施发展目标远期规划中,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立满足公众生活需求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打造村民生活舒适、村貌整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市政公用设施发展目标人均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应达到0.3——1平方米/人,以配套齐全、系统可靠、因地制宜、近远结合为原则,建立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系统。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近期,安置集中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设置垃圾收集,中转站。提倡使用水冲式公共厕所,提高村庄居住质量。市政公用设施发展目标第三章总体规划设计理念保护古村风貌,展现人文魅力。多功能复合适应产业发展要求营建生态型村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空间布局空间布局规划结构规划结合绿野村现状和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一心、两带、四片区”的整体布局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图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总平面规划图1.第一产业:•绿野村拥有70%的山林,可形成360亩山林种植区,•结合农夫果园的建设500亩农副果品区,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稀缺性产品,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实验区250亩,种源农业基地。•通过设施农田建设精品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2.第二产业:在村西端,规划生产建筑用地1.17公顷,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18.1%,人均用地面积21.3㎡。主要经营竹质家具的设计生产。•礼品文具制作加工:利用天然的资源和“史家文化”的特质,进行礼品文具及高档竹制家具等家居用品的研发生产。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3.第三产业:•乡村旅游:利用乡村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乡村度假:面向城市中事业有为的企业精英、热爱生命的艺术家及渴望回归自然的银发群体。•青少年课余素质拓展基地:建立青少年课余活动基地,积极开展文化、自然科学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促进村庄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流。•自行车爱好者基地:为自行车旅行爱好者提供一个休息停留的驿站,促进村庄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居建设居住区规划遵循“集约发展,统一布局”的原则,规划居住建筑用地3.62公顷,占总用地的56.9%,人均66.7平方米/人。规划规划拆除建筑质量差的三类四类住宅,用于疏通道路往、布置绿地及公共设施,以提升旧村内的居住空间品质并满足消防要求。社会事业社会事业规划公共建筑用地0.55公顷,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8.5%,人均用地面积10.0平方米/人。公共设施配置一览表道路交通设施规划道路网根据建筑布局,村落肌理,主要采用自由式布局;村庄内部道路分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级,车行道红线宽4米,连接村落各主要部分,结合绿化小广场设置回车场,满足居民日常出行、消防和人防的需求。对原有村落巷道进行梳理,结合沿路绿化和公共院落空间形成步行为主的生活巷道,路道宽度控制在1.5-2.5米。基础设施规划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排水工程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电力、电讯工程规划环卫环保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整治环境整治规划按照100米服务半径设置公厕6处,结合公厕设置垃圾收集点,每50米设置一处垃圾箱。通过在旧院落和沿路见缝插针的植树,增加绿化面积,绿化美化环境,达到整治村容村貌的效果。在村西北山脚设置小游园,通过自然式的造景手段,为居民和游客创造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保护原则真实性、整体性、延续性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改善生活原则古村保护古村整体风貌分区风貌协调区风貌保护区古村保护古村保护建筑单体分级保护对古村内的每一幢建筑通过对其建造年代、建筑层数、保存质量、风貌状况等条件的综合评价,结合旅游开发建设的合理需求,确定建筑的保护更新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保护类建筑、整修类建筑、拆除类建筑),并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旅游主题定位以“千年古村、风水绿野”为形象标志,推出以生态休闲度假,历史文化探索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旅游发展旅游发展设施景点分布历史人文景点:史诏墓道石刻群、中庵、射猎殿、波罗庵自然山水景点:岙里根水库农家体验景点:绿野农庄疗养居重点地段详细设计重点地段详细设计别墅度假区重点地段详细设计公共活动中心第四章近期建设分期建设规划近期规划平面图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实际状况,分阶段进行,近期(2007-2010)。绿野村基础条件薄弱,为迅速改善村庄面貌,安排在近期重点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工程,同时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近期土地利用图分期规划建设分期规划建设路面改造桥梁改造市政设施建设水系泊岸改造新村建设分期规划建设建筑外观改造保护:对地方风貌特色鲜明,形态较为完整的老民宅,应通过规划划定保护区,确定保护内容及措施。整修:依据建筑形式的特点,选择明确的整治意向,对村落建筑的整修进行引导,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落。拆除:对于影响整体规划布局的建筑以及质量较差建筑应予以拆除。近期拆除建筑示意近期新建建筑示意分期规划建设远期(2010–2020)根据近期古村旅游景区建设发展状况,结合区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趋势,用弹性控制的方式,有目标有计划地调整、充实原有项目。规划确定规划控制区、规划引导区以及规划发展区,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使规划能够在具备科学性、前瞻清的同时,对村庄建设进行切实可行的引导和管理。第五章规划实施实施建设资源控制通过对生态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统筹规划,实现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同时通过剩余劳动力安置突破镇域界限和高产出区域与农田保护互补实现区域联动,寻求新农村自然发展之道。政策保障与实施机制把握机遇,提高认识,真抓实干理顺体制,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鲜明的村庄形象多渠道筹资,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开发建设和宣传经费注重人才培养突出重点,滚动发展强化规划管理意识,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加强规划管理监督和公众参与汇报完毕敬请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绿野乡村-新型农村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8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