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学设计
1欧洲西部与德国教学设计长治县五中郭艳霞一、教学内容分析与构思“欧洲西部”即是初中学段的必学章节,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德国因其鲁尔区作为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分的教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在初中的基础非常薄弱,甚至初中根本没有开设地理课,这次的复习实质上等同于上新课,但又不能等同于初中的新授课。要把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首先在内容上,这部分内容容量很大,如何在一个课时能顺利完成,必须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才能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就必须进行大胆的剪裁,删除一些细枝末节,而留取重要的信息。其次,在要求的层次上要达成的目标应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双重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注重欧洲西部和德国的位置、范围和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的复习巩固,更要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虽说应该是学生在初中应该学过的内容,但由于学生基础的问题,还有需要提升到高考的备考高度,需要扩充、挖掘的内容非常多,怎么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既能补充初中基础,又能提升地理高考考试能力,是本节课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在区域地图上找出并识记欧洲西部地区和德国的位置、范围;找到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22.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原因。4.进一步掌握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完成地图填充,让学生知道并识记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单元等,掌握借助读图和绘图技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探究欧洲西部气候的成因,学会从地理的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地理环境要素角度,论证气候的形成原因、形成方法、和思路。3、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4、运用工业区位分析方法去分析鲁尔区的兴衰,并探究对我国传统工业的借鉴意义,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以上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得以借鉴。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的气候成因。2.德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鲁尔区的工业发展。(二)难点欧洲西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形成原因。3四、教学方法读图绘图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填充地图六、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区域地理学习中,都学过了哪些区域?(学生回答略)那么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基本上我们都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的,一是自然地理特征,二是社会经济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哪些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哪些因素?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部分:欧洲西部承转:那么我们这节课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复习“欧洲西部”这一世界经济发达的区域。组织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给大家的欧洲西部填充地图,在地图上填出欧洲西部主要的临海、半岛、山脉、平原、河流等地理事物。学生讨论完成。教师观察学生完成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学生说出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河流的特征。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地图,解决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不足的问题,帮学生构建空间模型,培养学生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并且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屏幕展示:欧洲西部的气候分布图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完成手中的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我们一起来探究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思考:欧洲西部气候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出温带海洋性特征突出后,继续追问:导致欧洲西部气候温带海洋性特征突出的原因是什么?4大屏幕展示:影响欧洲西部气候海洋性特征突出的原因表格。交流探讨:学生思考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共识。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可以给以引导讲解,在大屏幕上用展示经过欧洲西部的洋流和控制欧洲西部的西风带,并同过观察这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差别,分析出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欧洲气候成因的分析,掌握气候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在”必修一”所学的原理知识运用于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中。这样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就达到了感知、理解和巩固的层次;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承转: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分布的区域,经济发达,社会文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状况。讲解:欧洲西部的经济我们从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个方面来掌握。大屏幕展示:欧洲经济特征提问:欧洲西部农业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影响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优势条件,使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结合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发展。承转:欧洲西部不仅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提问:欧洲西部的工业以什么为主?学生回答略本区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设计意图;这部分的重点在欧洲气候的成因,经济特征方面了解就行,所以做了比较简单的处理。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图略)5第二部分:德国大屏幕展示:奔驰、宝马等名车图片,导出德国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出德国发达的工业。大屏幕展示:德国的工业区的分布图思考分析:1、德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2、发展工业的优势有哪些?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交流发言: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略)承转:德国的鲁尔区作为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它的兴衰和综合整治的措施,一直被奉为世界的典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鲁尔区的兴衰历程。大屏幕展示问题: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小组讨论:学生回忆必修3的内容,讨论发言。知识迁移:大屏幕上给出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材料,让学生探究我国东北老工业区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对鲁尔区的整治,让学生回答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的整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懂得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经济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课堂小结:这节课第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的欧洲西部,了解了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重点分析了它海洋性气候的成因;第二部分重点复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衰,借鉴了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希望我们的东北老工业也能早日重新崛起,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早日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就寄希望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有志青年,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6大屏幕展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选段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心。板书设计:(略)
本文标题:欧洲西部与德国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9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