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顾凤秀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ppt-PowerPoint演
常州市天宁区教研室顾凤秀二O一0年九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对教研组建设的新要求•我们研究什么?——关注教学过程的管理•我们怎样研究?——教研活动策划的方法以教师为对象的团队建设以活动为对象的教研模式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区域教研组共同体校际教研组共同体网络教研组共同体基地教研组共同体“多元结构式”教研组共同体的构建教研组共同体教研活动的含义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最终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因此,教研活动不仅仅是组织策划者为参加者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准确回答的活动,而是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参加者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的过程。教研活动的特质主要目的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基本点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切入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长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传统教研活动的合理机制•内容实用,贴近实际,切合教师水平;•现场体验,灵感交流,易于模仿迁移;•角色自由,话语主动,便于真实参与。为什么老师喜欢教研活动?传统教研活动的问题剖析为什么有些教研活动效果平平?•重展示,轻研究,缺乏问题意识;•重预设,轻生成,错失研究时机;•重接受,轻参与,流于单向授递;•重模仿,轻机制,关注表面处理;•重“输血”,轻“造血”,忽略学会学习。即只关注上传下达,忽略实践问题的解决;只关注教学进度与结果,忽略整体综合视野;只关注文本档案,忽略现场活动的策划。还有一些教研活动存在内容空泛分散、缺乏研究主题、管理制度疲软、活动组织极不规范等严重问题。教研活动实效性不高的实例•零打碎敲地读一些从杂志上摘抄下来的理论;•仅让少数几位年轻教师如蜻蜓点水般不痛不痒地评课;•从网上摘抄一些现成的材料进行所谓的教材研讨,因此发言时经常会出现“意见雷同”现象;•一人备课,全体上课,集体备课走形式,把上课当成是完成任务;•教研活动等同于阶段性的集体拉家常活动。开展教研活动的大致形式1.专题式教研:即在教研活动时,教研组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它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特点:深入、规范、科学;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共性问题。2.问题式教研:教师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提出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特点:主要可以解决个性问题。3.随机式教研:在教学中,倡导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研究。4.互动式教研:组内教师上研讨课,上完课之后,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然后,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围绕本节课进行研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研讨中共同提高。5.反思式教研:一般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倡导人人参与。在探讨互动中唤醒教师内在的探究需求。每个单元结束后,大家结合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效果进行理性的分析,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逐渐转变为反思型教师。教研活动是老师成长与进步的“扶手”,我们要建立教研活动的策划意识,提倡教研活动前的充分调研,提高活动的针对性;改进教研活动过程环节的设计,避免活动的程式化;尊重教研活动过程中的自然生成,反对过度预设的“教学秀”;重视活动过程中话语权的调控,重视活动后期研究共识的形成和进一步行为跟进的部署和落实。•为什么要搞这一活动?(缘由)•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这一活动?(意图)•怎样组织效果可能会更好?(过程)•其背后的原因与机制还有什么?……(生成、启示)教研活动案例的一般提纲教研活动的策划1——根据活动目的选择活动形式以观念更新为目的的有组织的理论学习;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任务的教学过程管理;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分析;案例研究:以解决教学实际的困难为目的的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系统化地研究解决教学困难的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共享为目的的资源建设;促进观点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和碰撞的教学沙龙;将交流研讨和资源建设从现场移到网上的网络教研;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目的的竞赛比武。•活动过程的基本结构;•体现主题的研讨引子;•促进互动的参与性作业;•促进“生成”的预案;•承载信息的文本资料;•活动的场所、环境与条件;……。教研活动的策划2——活动过程的准备教研活动的策划3——主持调控的准备唤醒技术;热身技术;传达技术;聚焦技术;对话技术;生成技术。(1)现场点评与小结;(2)有意义的追问与记录;(3)随时思考、随手笔记;(4)记录、整理与再研究。教研活动的策划4——行为跟进围绕研究专题,研究者有目的地观察行动者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者和行动者共同反思课堂教学行为;行动者再次或多次跟进上课。行为跟进为教师的理论素养的提高、教学行为的改善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现实的途径。教研活动的策划5——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一些教研活动的改进形式教师现场备课比赛;自学作业布置与讲评的研讨;后进生转化的经验交流;学科能力的过程性评价设计;提高教师命题能力的系列教研活动。怎样让教研活动走向高效?•诱发内需;•科研引领;•开拓平台;•找准真问题;•选择恰当的组织方式;•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及时反思。[案例1]关于一份教案的研究问题一:这份教案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问题二:如果使用该教案哪个环节可能会有困难?问题三:你会如何对待这个困难?[案例2]应对学生错误的方法研究环节一:两到三位老师分别讲述自己在分析学生错误中改进教学的故事;环节二:其他老师即兴讲述自己的类似故事;环节三:再提供学生错误案例,让大家分组现场分析;环节四:相互交流各组的分析,从中生成如何分析学生错误的思路方法。[案例3]复习课教学的研究第一项:试卷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特点;第二项:备课,撰写针对性的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三项:作业,编拟适合学生的巩固性练习;第四项:交流教学设计与练习,阐述教学设计和练习编拟的依据、思路与意图。[案例4]关于情境教学的滚动研究第一次研究:情境创设的科学性、有效性;第二次研究:提高情境的利用率;第三次研究:如何处理课堂中情境的预设与生成问题。电子信箱:gufengxiu@sina.comQQ号:593400304
本文标题:顾凤秀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ppt-PowerPoint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