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川教版
登科后作者:孟郊(唐)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导入新课■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影响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这一特点,它不仅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而且对以后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隋朝文官俑一、科举制度的创立(一)、创立的背景1、隋朝建立初期,急需大量真才实学人才。2、传统的九品中正制选拔的人才已无法满足其需要。3、中小地主经济实力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二)、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以“分科举人”为基本特征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炀帝杨广二、科举制度的发展(一)、唐朝对科举制的发展科举制度常科进士科(诗赋和时务策写作)明经科(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制举非常之人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且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隋朝初创科举制度,唐朝得到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二)、唐朝科举制度的程序初试(州府组织)省试(尚书省组织)殿试(皇帝组织)录用(吏部组织,量才录用)“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唐朝官员唐代为什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30岁考上明经就算老了,50岁能考上进士还算年轻。即“明经”好考,“进士”难考。)“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在我掌握之中。)(国家选才,效法隋朝,进士科为国家选拔了众多人才。)读一读三、科举制度的影响*1、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查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2、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3、要参加科举就必须读书,所以刺激了教育的发展;4、科举考试看中诗赋文章,刺激了唐代文学的繁荣,为唐代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一、选择题1.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2.明经科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的()。A.选择题B.填空题C.问答题D.作文题3.在下列人物中,首创武举的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自我测评】二、读句子,找答案下列句子中,哪些与科举制有关?请把它们找出来。①“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②“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⑦“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⑨“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三、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答:打破了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缓和了阶级矛盾;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有利于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国家掌握了选官的权力,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科举取士小知识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新科进士要在曲江聚会。聚会后,新科进士们相互邀约,共游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他们登上寺内的大雁塔遥望长安美景。乘兴在塔壁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为永久的纪念。雁塔进士题名帖大雁塔题名科举考试非常严格,考生入场时,官吏一一点名、搜身,为防止夹带,除文具外只允许食物、饮水和三根蜡烛进场,而且每个考生之间是分开的。科举考试时的考场!科举:中国古代国家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587年,隋文帝开始设科取士,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成为制度。唐代增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武则天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明代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备。行省每三年举行乡试,中者称举人。京城每三年举行举人会试,中者称贡士。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分三甲取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第三名分称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分别授翰林院修撰、编修、庶吉士等官。清沿明制。1905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同学们再见
本文标题: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川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1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