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诗经》两首--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23《诗经》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过程与方法: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导入: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的“诗”指什么呢?没错,就是《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诗经》,感受《诗经》的独特魅力吧!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简介《诗经》,资料拓展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师总结: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2、《诗经》三大内容:风(民间歌谣)雅(宫廷正乐)颂(祭祀歌辞)3、《诗经》表现手法:赋(对事物直接陈述)比(比喻)兴(即起兴、联想。以其它东西引出所咏之物。三、诵读诗文,整体感知1、学生听师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检测预习〕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教师提示:本诗为四言诗,四言诗一般读成“二二”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第一章其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第三章中的“逑”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注意重点字词,关键字词的意思。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四、品读诗文,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诗文后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回答。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了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剌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含蓄朦胧。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语中的,对我们仍有启发。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五、赏析全诗,揣摩手法学生细读诗文1.师提问:《关雎》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样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小结:①题目取自于句首。②《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③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2.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多媒体资料显示:《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学生看资料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挚鸟。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的是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请你说出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爱情故事。(如:牛郎织女、《天仙配》中的董永与七仙女等〉2.说出一句有关“爱情”的诗句或名言。(1)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柏拉图七、课堂作业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熟记字词学生熟记注释及译文3分钟,同学再互相抽查,最后老师抽查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学生熟读诗文,试着背诵。二、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根据《蒹葭》改编而成的,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先听《在水一方》这首歌,再一起学习《蒹葭》。三、诵读诗文,整体感知1.师导入: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像,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四、品读诗文,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诗文后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每章前四句都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惆怅之情又有对伊人的深切思念。本诗“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像、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2.让学生找出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明确人物:主人公,伊人。景物:蒹葭、白露、水道、小洲。情节: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与思念。3.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明确: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的——憧憬;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的——执著的情感;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的——失意伤感。4.《蒹葭》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明确:(1)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2〉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和诗人的彷徨失措与执著追求融为一体。5.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6.具体赏析诗歌的美。教师把全班分为三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学生思考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精炼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①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②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③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④“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渺之感。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五、比较阅读,探究异同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明确:(1)都用了“兴”的手法;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都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极富音乐美与感染力。(举例略)(2)不同点:《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总之,《关雎》率真、热烈。《蒹葭》朦胧、凄婉。六、课堂小结一首首诗词,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曲曲乐章,深化了我们的灵魂。回顾《诗经》,我认为《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七、布置作业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关雎》和《蒹葭》在内容、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上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关雎》拟重点讲授引导,《蒹葭》则教师重在设问引导,以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同时,在学习完这两首诗歌后,进行比较阅读,探究异同。在学习《关雎》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相应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识记古代文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上创设优美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氛围,特别是情景赏析中,对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将学生带到优美的诗境中。所选的图画音乐一定要轻柔欢快,让人充满憧憬。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情景尤为重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本文标题:《诗经》两首--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2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