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进行调研访谈(依据网络资料整理)访谈即访谈者直接向受访者提问让其回答的的资料收集方式。访谈可面对面进行,也可通过电话进行。既可个别进行亦可群体进行。一、访谈的类型按结构的差异特点访谈可分为三类:1.封闭型访谈。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2.开放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访谈在田野考察的初期使用得较多。3.半开放型访谈。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这种访谈在教育研究的田野考察中使用得比较多。研究者事先备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据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依具体情况对访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具体采用哪种访谈结构视研究的问题以及需要访谈的内容和研究时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而言,教育类的访谈调查多为半开放型访谈。二、访谈的准备重点一: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尽量以被调查者方便为主。这样,一方面对其表示尊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被调查者者在自己选择的地点和时间里感到轻松、安全、可以比较自如地表现自己。比如,教师对家长进行访谈时不适合让家长到教师办公室进行采访,否则会影响到家长的情绪,从而影响访谈的进程和效果;同样校长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时亦不适合将老师叫到校长办公室进行访谈,否则也会给访谈带来不好的效果。因此,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以被调查者的感受为考虑的重点,以其方便和保持轻松愉快为前提,双方协商解决。重点二:协商访谈相关事宜。一般来说,访谈者在开始之前就应该向被调查者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并且就语言的使用、交谈规则、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和录音等问题与对方进行协商。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关联着访谈是否能获得成功。特别是保密原则的交代以及是否录音等问题的商议是两个重点,如果被调查者心存疑虑或访谈者只顾记录被调查者的谈话,而不能对其所说话语进一步加以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往下访谈都会影响到访谈的效果。因此,在联系访谈时便商议好相关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重点三:设计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应粗线条,列出访谈者认为在访谈中应了解和询问的主要问题及应覆盖的内容范围。访谈提纲应尽量简洁明了,最好一页纸,一眼就能看得到,作为访谈的一个重要提示蓝本。重点四:确定访谈记录的方式。访谈调查的目的特别强调捕捉被调查者自己的语言,了解他们建构世界的本土方式,这时,被调查者的谈话最好能一字不漏地被记录下来。如果可能,访谈者应尽量对访谈进行现场录音或录象。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访谈者应该对访谈内容进行详细的笔录。现场笔录时采取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内容型记录:重点记录被调查者访谈的说话内容,此种记录在无法录音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观察型记录:重点记录访谈者所看到的东西,如访谈场地和周围的环境、被调查者的衣着以及神情等。方法型记录:重点记录访谈者自己使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被调查者访谈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诸种影响。内省型记录:重点记录访谈者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职业、相貌、衣着、言谈举止、态度等。这些因素对访谈的顺利进行以及访谈能否到达多大的深度有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访谈中应密切关注的问题。亦是访谈过程中应考虑尽量加以消除的影响因素。对这些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对最终访谈研究结果的呈现以及研究的反思等皆有意义。重点五:注意非言语行为对访谈的影响。访谈从某种意义上是访谈者与被调查者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过程,研究者运用访谈的调查手段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得到对方的通力合作,真的能将对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挖掘出来或者对方能就研究者关心的问题畅所欲言地谈出自己的想法,若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则有可能使这种希望落空。研究中诸多因素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合作意愿,其中,访谈者与被调查者的非言语行为皆会对访谈的进程构成影响。有时,双方的非言语行为比言语行为更能说明两者的态度、关系以及互动的状况,从而最终影响调查的结果。三、访谈中的提问访谈是访谈者向被调查者直接提问,让对方回答自己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访谈者向被调查者提出什么问题最为重要,直接决定着访谈结果的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问题是访谈的核心,问题不到位,整个访谈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对研究结果的最后呈现以及问题的解决不会起有价值的作用。访谈问题的类型:一般而言,访谈时多采用开放式问题、具体型问题和清晰型的问题。访谈时注意提问问题的顺序:访谈时问题提问一般应从对研究来说非指导性的问题开始问起,使访谈从开放型结构逐步过渡到半开放型结构,一步步对关注问题进行聚焦。同时,访谈开始是交谈双方相互试探、了解对方最为重要的时刻,一旦谈话基调定下来之后,便很难作较大的调整。故此,访谈者对被调查者所做的第一次回应十分重要,对后者了解访谈的预期形式有导向作用。如果访谈者一开始便不断打断受访者谈话,执意追问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能会误导被调查者的想法。因为这时访谈者的打断行为容易留给被调查者一个印象,以为简短的回答是对方所希望的谈话方式,否则对方不会频繁打断自己的谈话,于是决定采取与访谈者合作的态度。因此他们可能会立刻改变自己的谈话方式或放弃长谈的打算,在后面的谈话中选择提供比较简短的回答。而当访谈者意识到是自己的提问方式影响到对方的反应,希望改变访谈风格时,最佳时机可能已经过去,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可能已被固定,无法改变了。其次,访谈的问题应由浅(开放、简单)入深(加大难度和复杂性),由简入繁。难度和复杂性不一定指内容上的艰深或语句上的复杂,更多的是指对被调查者来说难于启齿的诸种事情,如个人的隐私、政治敏感性话题、有违社会规范的行为和想法等。访谈提问时注意问题间的过渡:访谈是访谈者与被调查者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访谈伊始,访谈者向被调查者提问,被调查者回答;而后访谈者据被调查者的回答进行再提问,被调查者再回答;如此循环往复。故提问时问题与问题间的过渡对访谈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决定着访谈能否顺畅地进行下去。访谈中问题间的过渡应尽量自然、流畅。比如我们对一位家长了解其家庭教育状况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个母亲对自己的丈夫有所不满,可能在谈论自己孩子教育问题时,便忍不住抱怨起自己的丈夫完全不管孩子的教育,甚至对家庭也置若罔闻,家中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完成,这时你希望转换话题到预期的方向,可用过渡性问题自然达成话题转换的结果。比如,你可说:“是啊,你看你的丈夫完全不管孩子。你自己一个人还是把孩子管得不错呢,你是如何做的呢?”过渡性问题可以用铺垫的方式与被调查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与希望其转换回去的话题间建立一个联系,这样才会显得自然,不会让被调查者感觉突兀,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并进而影响访谈的进程。四、访谈过程中的追问访谈过程中,访谈者提问被调查者回答后,有时访谈者可能会对某个回答内容感兴趣,希望就此了解更多的状况,这时便会使用追问,让被调查者就主题进行更多的表述。所以追问也是访谈中使用的重要提问策略。然而,访谈中的追问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追问的时机与度的把握在访谈中显得尤为重要,可能会影响到访谈的效果及访谈的进程。五、访谈中的倾听以什么方式倾听?在行为层面上指听的态度,可能表现为表面的听、消极的听、积极关注的听三种状态。在认知层面上可分为: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和建构的听。在情感层面上可分为: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六、访谈中的回应在访谈过程中,有的时候使用一些回应方式,会让访谈进行得更加顺利或者增加访谈的效果。一般来说,比较有效的回应方式如下:u认可(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u重复、重组和总结。u自我暴露u鼓励对方无论访谈中遇到什么样的被调查者,也无论访谈中遇到何种状况,访谈者均应避免以下两种回应方式:论说型回应: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自己充当谈话的人,就被调查者说到的自己感兴趣或自己有感受的话题进行长篇大论的回应,完全忘记了访谈的目的是要被调查者打开话匣子,而非自己充当论说者。评价型回应:即访谈者的谈话过程中,就被调查者所说的内容进行评价。六、访谈的结束访谈应在良好的氛围中结束。应尽量轻松、自然地结束。
本文标题:如何进行访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8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