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文学史-北宋前期的诗文
宋代文学概论一、宋代历史、政治、文化发展概述1、宋代分期:北南两宋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两个阶段,共计320年北宋:太祖、太宗、真宗(前期)、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中期)、徽宗、钦宗(后期)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前期)、宁宗、理宗(中期)、度宗、恭帝、端宗、帝昺(后期)2、宋朝的基本国策:崇文抑武出发点:防止藩镇势力膨胀——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结果:守内虚外;民族矛盾突出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关系:辽(916—1125)金(1115—1234);西夏(1038—1227)蒙古(1206—1271—1368)3、宋代对知识分子的优待与文化学术的繁荣(1)宋代的科举考试(2)理学之盛行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二程、邵雍、朱熹。(3)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四大书《太平御览》(类书)、《太平广记》(小说总集)、《文苑英华》(诗文总集)、《册府元龟》(类书)及《资冶通鉴》的编纂官学与私学的兴盛。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州庐山),岳麓书院(潭州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石鼓书院(衡阳石鼓山)。4、宋代商业经济的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庐山白鹿洞书院潭州岳麓书院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1、宋词与唐诗并称,为宋代文学标志性成果。宋词主要发展线索: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主要风格流派:婉约、豪放、典雅现存宋词与作者:唐圭璋编《全宋词》(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后孔繁礼补辑。词2万余首,词人1300多家。2、宋诗宋诗发展概况:宋初三体——欧、王、苏——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四灵、江湖派宋诗与唐诗高下之争。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於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缪钺《诗词散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谈艺录》: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全宋诗》的编纂(正编72册,诗人8900余家,总字数4千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散文、骈文、话本小说(1)宋代的散文创作及成就。(2)骈体文和文赋。赋的发展:汉赋——骈赋——律赋——文赋。(3)《全宋文》的编辑与出版:《全宋文》是一部包含两宋所有现存单篇散文、骈文、诗词以外韵文的大型断代总集,也是目前已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分辞赋、诏令、奏议、公牍、书启、赠序、序跋、论说、杂记、箴铭、颂赞、传状、碑志、哀祭、祈谢等15个大类,共360册,总字数逾1亿,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2006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4)宋代的其他文学样式:话本、诸宫调、戏剧(?)等。附:宋代文学部分研习参考书目:程千帆《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2002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2002朱东润《陆游选集》、《陆游传》,上海古籍1979邓文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1993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浙江古籍浙江教育1997《夏承焘集》本吴熊和、蔡义江、陆坚《唐宋诗词探胜》,浙江古籍1997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迟乃鹏《苏轼诗词选》,巴蜀2000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1978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2000北大编《全宋诗》,北大出版社1995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傅璇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第一章北宋前期的诗文第一节宋初文学宋初文学是指宋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朝初期的文学。一、北宋初期诗坛概况诗歌创作基本上承绪中、晚唐诗风,尚未形成独特面貌。此间,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创作流派,即“宋初三体”:一是推重白居易的白体,以王禹偁为代表。二是模仿贾岛、姚合的晚唐体,创作刻意求工,内容多抒写幽远枯寂的隐逸生活,代表诗人有林逋、九僧等。三是效法李商隐的西昆体,雍容典雅,形式华美,多粉饰太平之作,使当时的诗风为之一变,代表作家是杨亿、钱惟演、刘筠。总的看来,此间诗坛除王禹偁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突破之外,总体成就并不甚高。一、王禹偁1、白体诗人是指宋初效仿白居易作诗的诗人,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等。他们主要模仿白居易的闲适诗、“元和体”以及其浅易流畅的诗风,却忽视了白居易讽谕现实的精神,多应酬唱和、流连光景之作,风格浅切闲雅,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2、王禹偁生平:(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太祖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历任右拾遗、礼部员外郎等职。直言敢谏,数被贬谪。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小畜,《周易正义》:“小畜,寡也。”注:“不足以兼济也。”2、散文创作: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文风平易,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节选):远吞江山,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3、诗歌创作前后期诗风的不同:早年模仿白居易闲适诗,晚年学杜诗。《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对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棠梨,落叶乔木,又称杜梨。二、晚唐体诗人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主要诗人有九僧、潘阆、林逋等人。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好以自然意象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纤小、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晚唐体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学贾、姚苦吟一路的九僧,喜好锤炼字句,大多以精炼的五律写幽情僻景,无论题材、风格皆狭小细碎;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吟,潘诗清丽孤峭,魏诗清淡野逸,都有独到之处;比较特殊的是寇准,他是晚唐体中唯一位至宰辅的达官,也是此派的盟主,诗作意境清寒,含思凄婉。2、林逋(968-1028)生平:早年浪游江淮间,后隐居西湖孤山。不娶不仕,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诗集》。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与九僧诗人相比,气象较开阔。《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暗香疏影孤山梅妻鹤子图三、西昆体诗人1、西昆体是北宋建国半个世纪后在馆阁文人中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真宗景德二年(1005),翰林学士杨亿等奉命编纂名为《历代君臣事迹》的大类书,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诏题作《册府元龟》,参加编书者共18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将他们的唱酬之作编成一集,据《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关于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是为帝王藏书之府的传说,将诗集题作《西昆酬唱集》。共收录17位诗人247首诗。2、西昆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3、主要特征:以李商隐等人为学习对象,题材多为咏物、咏史之作;推重唐诗人李商隐,诗作多整饬、典丽,也有内在气韵不足之失。刘筠《汉武》: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此诗主要特点:词澡华丽、用典繁复,以咏史为名借对现实之讽。注:天台,即通天台(元封二年后建)。桑田句:用《神仙传》麻姑事。瓠子句: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在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决堤,二十余年多次修治无功。元封二年(109),汉武帝亲临瓠子口,“悼功之不成,乃作歌云:‘瓠子决兮将奈何?……’”夏鼎:夏禹曾作象征九州统一的宝鼎九只,至秦时宝鼎沉沦。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在汾水边发现。秦桥:秦始皇筑跨海石桥以寻诸神。第二节欧阳修的诗文欧阳修画像明唐寅画一、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1、理论上的建树对道的理解;反对空谈道,重实用,反对”弃百事而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将儒道、经学和现实百事联系起来。在文道关系上,即重道,强调文的独立性。对韩孟、杨亿等人创作的辨正认识)。2、提倡革新、提拔后学、实践典范。提倡古文,扭转一代文风。在诗歌创作平易畅达,初显宋诗特点。1057年主持进士考试,选拨苏轼、苏辙等大量创作散体文赋,晚年亲编《居士集》50卷。南宋中期编定《欧阳文忠集》,今有四部备要和四部丛刊本。附论:欧阳修的为官和为人欧阳修不仅是坛领袖,而且也是一直关心国家、关心现实勇于进取的政治家。景祐三年(1036),调回京师权知开封府的范仲淹指责当局因循守旧,不能选贤任能,被旧派权相吕夷简诬为“越职言事,离间君臣”,谪贬饶州。左司谏高若讷不尽言责,反对革新派落井下石。欧阳修愤然贻贻书痛责,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上高司谏书》)。庆历五年,庆历年间,欧阳修积极参加庆历改革,革新失败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朋党论》)。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在他即将引退前夕,仍然保持着对事负责、敢于直言的一贯作风。魏泰《东轩笔录》:庆历中,西师未解,晏元献公殊为枢密使,会大雪,欧阳文忠公与陆学士经同往候之,遂置酒于西园。欧阳公即席赋《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其断章曰:“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晏深不平之,尝语人曰:“昔日韩愈亦能作诗词(言语),每赴裴度会,但云‘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清时’,却不曾如此作闹。”二、欧阳修的文1、主要特点欧阳修的散文振衰救弊,在散文史上具有开创性。(1意蕴上沉厚含蓄。史论文《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文《朋党论》,游记文《丰乐亭记》等。(2)章法有回环流荡。如《醉翁亭记》以乐为线索,先交代醉翁与醉翁亭,再写朝暮四时之景,后写太守与客的宴乐,最后写与民同乐。我们看末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语言上平易晓畅之美。《秋声赋》..\素材\秋声赋.htm: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北宋前期的诗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11007 .html